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那些年 那座学校——罗中立与川美的难了情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5-15 16:38:49 | 文章来源: 99艺术网

川美77、78级校友三十年聚会合影



艰苦而诗意的年代

当年,川美为了让学生能安心备战青年美展,把十余间小宿舍借给学生搞创作,两个人一间。罗中立说,那时,全国就只有一本艺术杂志、一个展览。“每个画画的人都想去参加青年美展,那是大家心中最神圣的艺术殿堂,能进入这个展览,就意味着接近成功。”

没有风扇,更别提空调,入夜,画室里面就非常的炎热,在做画时罗中立就光着膀子画,由于《父亲》的尺幅比较大,让本来不大的空间就显得更小了,每画一个阶段为了能从远处看下效果,罗中立只能用望远镜反过来看。条件虽艰苦,但罗中立形容那是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疯狂无比,大家在竞争式的环境里学习画画,同学间的年龄差距比较大。年龄大的有创作经验,有生活经验,小同学的基本功好,画静物、模特画得非常漂亮。两代人取长补短,相互切磋碰撞,充满诗意和乐趣。”

父亲背后的故事

“对我来讲当时只是希望参加全国青年美展,都不太敢奢望,而且想只要能参加到省里面就够了,没想到到后来是这样的结果,这个是超出我意料之外的。”罗中立当初参加美展完全没有预料到会有今天的成就,他当初只是为了赌气,为了证明自己。

“当时我油画画得不好,在参加“野草”展览时画了带有表现性的抽象作品,所以就有同学取笑我,说我基础不好才去装怪。那个时候大家都着一股劲儿嘛,我记得小高也画了一张非常写实的东西,因为我们两个都是班上基础不好的,后来我就想,我要画一个最细的给你们看一下。”

罗中立在创作父亲的时候当时,还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有对他进行批评,也有人给他一些忠告,但他顶住了压力一定要把它画出来,“越是这样,我越是觉得想把它画出来,因为我自己知道这是我内心的呼声,对社会的一种认识、看法和一种态度。我就是要把那个普通农民的形象用领袖的尺寸把它转换过来,也就是“神”这样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人时代的真正开始,这个意义在我当时来看也是要有一定的勇气,因为有不同的声音,因为有的人在忠告我,我是知道的。我觉得越是有这样的声音,越是让我觉得一定要把它画出来。其实我觉得它的意义更多是在这个上面。”

但是现在回过头去看一下,《父亲》三方面的转折,首先是当代艺术的转折,或者是艺术史重要转折点的一幅重要作品。这个主要体现在作品的观念性上;其次是开启当代艺术创作的大头像符号模式。第三是开启了一个新的写实概念。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