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艺考“退烧” 教育投机应先“退烧”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3-15 13:14:51 | 文章来源: 99艺术网
 艺考已经到了“高烧”不退的程度,一点也不过分。考生和家长不止追崇,不惜变卖家当和花光积蓄,他们就像倾泻而下的洪流,奔向全国各地,趋之若骜以图在纷繁火热的艺考中分得一“羹”,实现理想。艺考的火热和受关注程度一点也不亚于高考,只是它针对特定的人群罢了。 

2012年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依然火爆,报名之处人头攒动,考试现场摩肩接踵,有的挤歪了铁门,有的堵塞了交通……许多家长陪着考生南征北战,半年之内走过大半个中国。

艺考已经到了“高烧”不退的程度,一点也不过分。考生和家长不止追崇,不惜变卖家当和花光积蓄,他们就像倾泻而下的洪流,奔向全国各地,趋之若骜以图在纷繁火热的艺考中分得一“羹”,实现理想。艺考的火热和受关注程度一点也不亚于高考,只是它针对特定的人群罢了。

还有一则新闻值得关注且耐人寻味。同样是2012年的艺考,在某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面试中,部分考生文化基础差得令人很意外,更不可思议的是,有考生甚至不知航空母舰为何物,“无才可示”的考生向评委提出唱国歌,但没唱几句就唱错了。

不难看出,这支涌动着的艺考“大军”,很的程度上是一群“乌合之众”:近半数的人在几乎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去“碰碰运气”,五音不全的去报考声乐专业,误以为素描用油画颜料的去参加美术学院的初试大有人在。甚至一些经常旷课,屡屡违纪,没有任何艺术基础的高二学生也一起扑向北京,依仗着爹妈的腰包到京城“感受气氛”。这等排场大有非艺考不“嫁”之势头,用“疯狂”二字来形容艺考一点也不过分。

缺乏谋划,没有准备,盲从跟风,存在侥幸,甚至孤注一掷,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教育投机行为。

教育投机向来有之,且大有越演越烈之势。从小学一二年级的家长以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为由,不管三七二十一硬把自己的孩子塞进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到如今北约华约高校自主招生联盟大战开始,无数考生为高校“掐尖”推波助澜,疲于奔命,影响了正常的学习,都是教育投机惹的祸。而近十年来,艺考的不断“升温”则把教育投机演绎到了极致。

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参加终结性和选拔性的检测或考试,获得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实乃无可厚非。这种按正常“出牌”的行为叫教育投资,不叫教育投机,因为这是一种“长线”投资行为,是积累已久的的具有稳定性的教育投入,甚至说是可以预见的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行为。这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也是一直支撑着中国无数读书人顽强拼搏的精神动力。相反,以艺考为代表的教育投机则热衷“短线”,不惜代价,拔苗助长,妄想着一夜成名,最后大多只落个身心疲惫,耽误学业,两手空空的下场。

这种教育投机最大特点的是脱离实际,表现为盲目和从众。你去参加艺考,我也参加艺考,反正也是一个机会,不试白不试。很多考生和家长在过高高考的期望值的支配下,视艺考为“救命稻草”,背水“多”战,最后弹尽粮绝、溃不成军,反而误了孩子的升学大事。教育投机的另一个特点是追逐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对于高三学生而言,最大的一件事莫过于夏季高考,明智的考生和家长会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到这场考试中去。而热衷于教育投机的考生和家长一会参加艺考,一会奔波于各高校自主考试考场,最后得不偿失。

君说,教育投机不“高烧”?

艺考“高烧”是教育投机“高烧”的必然结果。这种“高烧”状态,对考生、高校都不是好事。对于高校来说,虚浮膨胀的招生规模和遍地开花的招生专业脱离了学校的教学的实际,也不符合就业的实际,以“利”当头的高校具有不可饶恕的责任。甚至一些工科高校也“挂羊头卖狗肉”办起了艺术学院,“艺术”的成分有多重,大家不说也该心知肚明了。

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是最直接的受害者,脱离学习兴趣和学习基础,为考而考,为高考而艺考,有损身心,不利终身发展。即使侥幸能在艺考中“高中”,也是“书童陪孩子读书”,没有实质意义,贻害自己。

教育投机心理作祟,全民教育投机“高烧”,此“烧”不退,此投机心理一日不除,艺考亦难“退烧”。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