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纽约美术馆小记——古根海姆、MOMA、惠特尼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3-12 10:41:44 | 文章来源: 王志亮博客

MOMA:徐冰、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

3月5日到MOMA,在六层的一个特别展“Printmaking”中,展出了徐冰的《五个复数系列》的一部分。

MOMA的六层在展出舍曼的个展,比重之大可想而知,因为一般公众都需要从六楼往下开始参观,也就是一般观众最佳的展览时间和最饱满的精神都会花费在开始的这几个展厅里。存储在解说机中的舍曼的作品介绍特别丰富,并且不是只有一个解说员解说,而是不同的策展人、批评家和艺术家交叉解说作品,这样,观众可以有更加自由的判断空间。很显然,MOMA就是一个艺术史制造机器,它的建立者巴尔(Barr)一早就为今天MOMA的地位打下了结实的基础。现在MOMA正在向全世界输送着一批接一批“伟大”的艺术家,而美国艺术家始终是他们的首选。

舍曼的作品还是很有力度。我本人平时仅从网络的一点点图片,没有感受舍曼作品中强大的批判性,但是到了现场后,一种对时尚的反讽、挖苦、丑化的感觉扑面而来,所有时尚杂志、街头广告给大众制造的幻象,在舍曼的作品里被剥离得体无完肤。另外,舍曼一批针对美国80年代艾滋病历史创作的作品非常震撼人心,可以看出,除了现实主义,批判性作品还有很多出路。其次,通过舍曼和John Chamberlain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西方一大部分艺术家创作作品时往往不以用尽昂贵的材料为能事,相反,他们选用的材料都很廉价。舍曼摄影中的大部分装饰品都是从跳蚤市场淘来的,非常便宜,但是丝毫不影响作品的质量,恰恰是这种廉价的二手饰品和它们要妆扮的华丽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张力。

最出色的是表演艺术:2012年惠特尼双年展

在面积上来说,惠特尼美术馆无法与MOMA甚至是古根海姆美术馆相比,五层的展厅,每层的展出面积相对狭小。惠特尼美术馆的袖珍空间注定了它的双年展规模,整个双年展艺术家仅50余位,实际展出面积仅有美术馆的一到三层,四层开辟为一个临时剧场,供每天表演艺术演出使用,第五层陈列了部分馆藏作品。

今年的惠特尼双年展没有体量特别大的作品,第一是因为他们展出空间的限制,另外想必与资金投入量也有关。所有出现在展览中的作品,给人第一感觉就是非常“简陋”。可能由于先前对这个展览期望太高,到了才发现,这次双年展没有什么鲜明的主题,作品甚为嘈杂,没有各个小单元的划分。很多作品使用的还是摄影拼贴和现成品等形式,让人想起美国60-70年代的当代艺术创作状况。二楼的作品大部分与社会题材有关,比如Latoya Ruly Frazier在2011年创作的“Campaign for Braddock Hospital”,就用文字、照片和拼贴的方式强调了匹兹堡大学医学院(UPMC)的医疗权力平等问题。女艺术家K8 Hardy则使用彩色照片的方式,在关注女性与商品化社会的关系问题。三楼的一系列作品更多关注作品本身的材料、形式等问题,所以有些作品显得颇为“古老”,比如Andrew Masullode 的抽象作品就是在关注画面本身的形式问题,解说词中虽然说她关注了创作过程本身,但是,这里的创作过程完全无法与中国当代的极多主义相比。摄影艺术家Liz Deschenes展出了两个黑方块和几片几何形钢板,意在通过灯光和观众的互动,还原照片之前的状态。而雕塑艺术家Vincent Fecteau 在展厅中间展出了一系列有机形状的雕塑,颜色各异,这些作品除了形式之外,很难给人进一步启示。

当然,在材料使用方面,西方艺术家还是显得游刃有余,Tom Thayer的综合性作品就囊括了动画、综合材料绘画和装置等形式。他选用的都是一些廉价材料,比如废弃的纸板。艺术家用纸板做成各种各样的木偶,拍成动画,做成综合材料绘画等,让纸板获得了另外一种生命力。

年轻艺术家在这次展览中占有巨大的比例,但是他们的作品和国内艺术家作品比起来绝对显得粗糙和“小家子气”,让我个人感觉到西方年轻艺术家生活的贫困和艰难的处境,这与那些出现在国内大型展览中的年轻艺术家作品的精致、阔气形成鲜明对。

这次惠特尼双年展的主要亮点是他们四楼的表演,每天一场,展期三个月内会有不同的表演在现场演出。主办方并没有将这些艺术定义为行为艺术,更多地使用“舞蹈(dance)”来形容这类表演。3月7日下午4点到5点30分表演的是一场名为“Devotion”舞蹈。舞蹈形式很简单,但是又十分触发观众的感官联想。开篇是一男一女的背景对白,大体意思是关于生命与日常生活的对话,并附带很多肮脏的词语。对话同时,舞台上出现第一位舞者,在舞台空间中重复做逆时针圆圈运动,背景声音为机械钟表走动的“咔嚓”声,随着时间的推进,舞者逐渐增多至六位。整个过程虽然单调,但又有细微的变化,包括舞者的服装和性别,在座的近百位观众鲜有离场。像这样的现场表演,在国内的双年展中实属少见。

在数家博物馆中,讲解机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能够直接引导观众去理解作品,惠特尼美术馆的讲解机是纽约市中心几家博物馆中最先进的,像是由智能手机改装而来,可以随时收听作品介绍,观看艺术家采访视频,了解策展人想法等,并且免费提供给观众,像这样的辅助机器无疑在作品和观众交流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