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郎朗到李云迪,从黄蒙拉到秦立巍,中国青年一代独奏家在国际乐坛上已赢得无数鲜花和掌声,可一但涉及室内乐演奏,专业表现不仅难与独奏人才的鼎盛成正比,甚至可用“乏善可陈”来形容。近年来许多国际比赛在第二轮都设置了室内乐比赛,拥有骄人独奏成绩的中国学子往往就此败下阵来。
很多乐迷至今惦记着上世纪80年代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起飞的“上海四重奏”,他们远赴重洋后在美国站住脚跟,有了很高的国际知名度。难道中国音乐土壤就那么不适合室内乐发展吗?对于室内乐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的“战略”,乃至中国室内乐的发展,是否已经成为国内音乐院校专业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对此,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方蕾没有掩饰她的忧虑。在全国九大音乐院校聚首的第二届巴洛克室内乐大师班开幕当天的校长论坛上,她大声疾呼:“如果我们始终陶醉在以往独奏人才音乐技巧培养的成功中,那么中国的音乐教育将固步自封,音乐人才将难以登上世界艺术的最高殿堂。”
舶来品水土不服吗
国际大赛和个人成绩无疑是目前中国音乐教育的重要立足点。不少音乐院校在独奏人才的培养上倾注心力而有意无意地将室内乐学习置于脑后。然而孰知,做着独奏家美梦的青年才俊们走出学校步入现实时,乐团往往才是大多数人的归宿,此时室内乐经验便成了他们的短板,也成为乐团难以跻身国际一流水平的软肋。
起源于欧洲宫廷的室内乐是一种在室内演奏的家庭式音乐,渐而引申为较小场所演奏的音乐,主要指重奏曲和小型器乐合奏曲。“西方室内乐具有自身的文化传承,数百年的积淀使乐团成员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上显得顺其自然;对于重视个人独奏才能的中国学生来说,这种颇具‘社交’性质的‘舶来品’,对音乐教育传统意义上的‘独生子女’(独奏培养方向)的学生,带来严重的不适应。”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室内乐学科带头人李捷教授这样认为,“室内乐需要演奏者相互聆听、相互配合,国内的学生从小主攻独奏,长期以来的教学也以一对一模式为主。一碰到室内乐,问题就暴露了,把握不到整体的节奏,不懂得倾听、合作,常常只顾自己,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另外,欧美国家室内乐的民间土壤丰厚,兄弟姐妹便可以组成三重奏音乐会,这令他们的室内乐更容易被习乐者所接受。室内乐在中国则属于阳春白雪,几乎很少有“家庭乐团”的概念,室内乐组合更是未曾在中小学普及。
四川音乐学院附中校长蔡宇提出室内乐“水土不服”源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室内乐教学,我们‘家底’太薄了。现有室内乐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开设室内乐课程实在‘有心无力’。”李捷对此有相同的忧虑:“国内室内乐土壤贫瘠,室内乐教学却又强调重奏经验,如果教师本身就从零开始,那么即便教也教不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