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事件拷问社会道德 公民教育从“举孝廉”开始?
不久前发生的佛山女童小悦悦被碾压事件引发各界反思。有学者将悲剧事件的根源归结为公民教育的缺失,认为学校应增加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
事实上,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已写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但在具体实施层面,却没有政策和配套措施的支持,很难落到实处。
北大成为第一所对学生道德品质提出明确要求的名校。该校在2012年自主招生遴选条件中,明确规定“不孝敬父母,不关心他人,从未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不良诚信记录,考试作弊、受到处分或有其他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学生不得被推荐。
这种类似于古代“举孝廉”的招生政策受到各界密切关注,其中,第一项“不孝敬父母”更是引发诸多争议。网上形成了两股针锋相对的意见。有网友为新规叫好,认为百善孝为先,此举应该大力推广。也有网友对此质疑,认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考核缺乏实际可操作性,最终会流于形式,达不到什么实际效果。
事实上,在当前公民教育存在欠缺的情况下,高校招生“重德行”,其指向性意义尤为重要。成千上万的中学生可以在这些看似生硬的标准面前躬身自省、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从长远来看,亦有助于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
高校自主招生渐呈“抱团”之势 能否改变“一考定终身”?
高考制度曾长期最大限度地保障着人才的公平选拔,但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业已不断凸显。“一考定终身”的机制和“大一统”的模式广受诟病。
自主招生则成为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权的重要措施。自2003年开始,中国就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
八年来,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亦逐渐由各校分别举行演变成“抱团”进行,实行“联考”,形成四大联盟,即“华约”派、“北约”派、“工科”派和“京都”派。这四大联盟一共有34所高校,其中大部分都是“985”高校。
针对自主招生联考的几大门派,舆论反映不一。支持者认为,自主招生联盟为探索一年多次高考作了有益尝试,是今后多层次、多批次高考的雏形。反对者则认为,现在的自主招生联考,只是为了抢夺“尖子生”的竞争手段,没有什么意义,并且还变成了大面积的“小高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明确提出,要“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因此,自主招生联盟不啻为高校招生改革的有益尝试。对于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而言,未来应致力于促进这一招生新模式的发展完善,不断优化人才选拔机制,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公平合理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