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陈丹青:创意是一句废话 真正的创新取决于自由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9-28 14:36:04 | 文章来源: 搜狐读书频道

所以我今天在拼命想,就是我不能回避这个问题,艺术里是有这回事情,就是有一个时期,有一路风格,或者有一个阶段,甚至有一个人的时候,他真的让整个艺术史忽悠了,一个新的艺术出来了,是有这件事情的,我们把它叫成创意,或者创新,或者是原创。那这个是什么呢?我今天想了一想,我想,涉及到这样的艺术,让大家吃惊,然后让历史重新改变,然后从此对后来发生影响,这样的事情其实跟艺术家个人无关,而是跟一个上帝指定的一个时间段有关。在这个时间段里出现了一些事物,这个事物后来被称为是创造性的。我只能在艺术的范围里讲,因为在其他范围,经济领域、政治领域也会出现这样的时刻,忽然一件新的事情发生了,从此这个世界改变了,又过了多少年,更新的事情出现了,这个世界又变了,我们把它叫做在艺术范围里面,真正起作用的创意第一个是工具和媒介的发明。这才谈得上创意。

工具和媒介很广,诗经出现的前提必须有语言文字,在前语言时代,前文字时代,人类其实已经有歌唱的冲动,有叫的冲动,而且是悲哀的,快乐的、狂喜的,恐惧的,情绪都有了,但是诗这个词没有出现,文字都没出现。有了文字,我们在无可考证的情况下,出现诗经,出现四言或者三个字,或者7行,或者9行,或者14行这是最早的,可是绝对没有创意这个词。这些词都很晚见,而且是从日本翻译过来的,中国没有创新、没有创意这个词,这是很晚的。

文字是一个媒介,出现了诗。此外非常重要的是最早的雕塑,是从石头里来,或者从木头里来,你们看非洲雕刻,非洲雕刻人类忽然发现这个木头是可以雕来雕去的,雕出一个东西来,这是一大发明。

我们在巫术当中,礼仪当中这个木头有用。大家看到非洲木雕就可以看出来。中国最早用的工具不是石头、木头,而是中国的玉,玉文化非常非常早,公元前3000年,后来的玉无法超越。像毕加索那样的人,这么一个创新的人他不说创造这个词,他说我发现,发现这个字要比创造重要,最早的人类就西方人发现了石头,中国人发现了玉,非洲人发现了木头,这个可以被称为创造。

再有就是绘画,我今年一月份去了罗马,重新看了罗马和一部分希腊时期的壁画,我在找一个材料,什么材料呢?在文艺复兴初期,就是十三世纪出现诗壁画,大家在美术学院待过就知道,现在有一个课叫材料课,不知道什么时候设立材料课,里面教坦培拉,知道坦培拉的同学举手,你们比我幸福,我从来没有机会上过这样的课,我上课的时候都没有这样的技术,后来有人带回来这样的技术,我到目前不知道湿壁画是怎么回事,我只知道趁墙湿的时候就得画。

我们现在大约回溯了一个在绘画上,西方绘画上一个工具发明,和媒介的发明,但是另一个盲点又出现了,咱们中国是用墨和毛笔开始写书法和画画的,有所为书画同源说,我一半同意,另外一半不同意。现在讲的是谁知道中国最早是在什么朝代中国人发明了墨和毛笔?纸是后来的事情。如果告诉我,我们就解决了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人的原创,在工具上的原创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做的。

观众:相传,只不过是像传说的意思,是在伏羲的时候。

陈丹青:那不得了。比三皇五帝都要早。这很骄傲的一件事情,中国人还是牛B。所以我只承认能发明这种工具的人是原创,是创新,咱们千万别以为这个我今天画出一张画,风格跟上一个人不太一样,这个就叫创造,我很尊敬这个创这个字,不能随便要求别人、要求自己去创造,真正创造古人早就做好了,没有几个幸运的时刻,人类可以说我创造了一件东西,发生的事情都是这个媒介出现以后,一代一代人使用它,其中出现一些天才,我们误以为那也是一种创造。我这个说法可能不对,但是啊,我先把它第一个定义放在工具和媒介的创造。

第二个,我觉得进一步了,就是题材的发明。还是用中国的诗来举例子,像诗经那个时代,还没有那么明确的说法,所谓四言、五言、七言,那是后来的事情,但是的格律已经出现了,你可以称它为题材.诗经就是中国诗歌的摇篮,最早的题材就从诗经具备了。

后来到魏晋开始延续一部分汉赋,慢慢发展到隋唐,这七律,七绝,五律,五绝慢慢出现了,题材就越来越多。这都是阶段性的发明,但是比不上最早的诗经,奠定了一个诗的最早的形式。

雕刻、绘画也是这样的。最早的绘画,意大利的绘画,出现在教堂里面。你没有教堂,不能设想后来会有这么多绘画。单幅绘画,风景、肖像,很晚的事情。出现在梁上、天花板上,墙上,地上,绘画摇篮是在教堂里面。在中国是在庙堂,一样的,你们今天看两汉的话,古墓,中国有一个庞大的绘画的摇篮就是坟墓,今天到西安去看,最伟大的画跟坟墓有关,没有坟墓就没有绘画。这是一种原创。

音乐也是这样,中国最早是礼乐,皇帝登基的时候,祭祀的时候,需要音乐,可惜这样的音乐失传了,我们只看到编钟,但是音乐是怎么样的,其实不很可靠了。在西方比较有脉络可寻,最早就是颂歌,基督教过来的,颂歌慢慢发展到清唱剧,管风琴,然后在慢慢发展到我们后来知道的格局,这里面又要提到乐器的发明,乐器越来越多的时候,慢慢出现了所谓分成室内乐和交响乐两个部分,这都是决定性的改变。这个里面你其实找不到哪一个著名音乐家的名字,你找到一些无名的人,没有被历史记住的人,当时没有考据的工作,是这些人创造了后来我们知道这么伟大的一个音乐题材,音乐类型。

好,工具、媒介、类型、格式,我认为这是取决于有没有创意,取决于艺术有没有创意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