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追忆一代宗师庞薰琹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9-16 15:51:12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专稿

 

“决澜社”是中国现代美术运动中第一个真正的以研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成果为手段以呼唤中国新艺术精神为目的学术性社团,而庞薰琹先生正是这个社团的重要精神领袖。愈是沉寂的空气中狂飙的精神就愈显珍贵。早在1930年庞先生回国不久就应汪荻浪之邀与周汰、屠乙和胡道之组织了一个“苔蒙画会”(法文“两个世界”的音译)并开始招收学生,但很快被国民党政府查封。艺术家们没有妥协,他们开始酝酿新的画会。经过一年的准备,1932年庞先生和倪贻德、王济远、周多、周真太、段平右、张弦、阳太阳、杨秋人、丘堤(其中王济远于第二回展后退出,丘堤却于1933年日本回国后加入)正式成立了“决澜社”并且发表了由倪贻德撰写,经庞薰琹、王济远同意的《决澜社宣言》。宣言文字激越、振聋发聩,今天读来依然使人热血沸腾。在九.一八事变和一 .二八事变的硝烟中,“决澜社”先后进行了四次展览,虽然参与的艺术家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展开而在1935年第四次展览之后终结。多年以后,庞先生在自传中曾客观地评价了“决澜社”的成败与得失,然而无论如何,庞薰琹先生及其发起的 “决澜社”毕竟第一个拉开了中国现代美术运动的序幕进而影响到后来其它美术组织的产生发展。庞先生在此期间画出了《人生的哑谜》《如此上海》和《如此巴黎》等带有西方现代主义味道的作品,而在“决澜社”第三次展览中展出并引起一系列风波的《地之子》则是这一时期庞先生最重要的作品。庞先生在谈到此画时认为从《地之子》开始他的艺术思想有了一些变化。在我看来,庞先生的《地之子》尽管依然受到他喜爱的画家毕加索的影响,但是其中形式主义的技术已经被悲天悯人的生命情怀取代,每每阅读此画,总感觉它几乎就是那个内忧外患时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

从1937年抗日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庞薰琹先生和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一样日复一日地颠沛流离在中国的西南。他从北平到江西到湖南到云南到贵州到四川到广东再到上海,并且先后在北平艺专、中央博物院、四川省立艺专、华西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广东省立艺专、中山大学等单位工作。庞先生曾在他的自传中淡淡地讲述这段居无定所的历史,同时他一批又一批美轮美奂的作品也恰恰产生在这个烽火连天的黑暗时期。在中央博物院工作期间,庞先生不仅研究中国历代装饰纹样绘制《中国图案集》,而且开始研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艺术传统,在困难重重的考察中,他发现了民间工艺美术的美。或许工艺美术、美术和艺术设计在庞先生看来从来都是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这段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工作成为他日后在成都陋室完成的著名的《工艺美术集》(1982年改名《工艺美术设计》)和《贵州山民图》以及《背篓》等一系列绘画的基础。在成都,庞先生还绘制了大量白描,其中《带舞》系列虽被他认为是谋生之作并且之后不想再画却依然因其气韵生动、清新自然的线的表现力屡屡引人注目。1947年夏,庞薰琹先生离沪赴粤途径庐山避暑牯岭期间创作了一系列《庐山风景》。正是通过这些作品,庞先生将西方近现代绘画的色彩、构图和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意境结合在其独特的诗性品格中,为中西融合的艺术探索开辟出一条新路。这一系列作品共十二幅(小幅十幅、大幅二幅),其中前后十天完成的《庐山》(又名《密林》)一幅尤其精彩,密密匝匝的树叶和姿态万千的树枝氤氲不分、浑沌一体,其间“灵气往来”、“精力弥满”。关于《庐山风景》系列,庞先生总结经验认为绘画应该是“涤除玄鉴”的自然流露,所谓兴象正是“心斋”、“坐忘”、“画从于心”的结果。迄今为止在我心目中《庐山风景》系列依然是20世纪中国风景画的一个巅峰,无人超越。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