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邱志杰:扩招、成功学诱惑和蚁民化危机1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8-18 11:00:05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大学扩招是教育产业化政策的直接后果。当学费成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招生数量直接影响大学的基础设施、师资建设,各校管理层不得不企业化,以提高“产量”作为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教学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和就业、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大学原有的目标不得不让位于教育资本投入的回报目标。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各家美术学院和其它专业的大学一样进入急剧扩招时期,虽然主要集中在设计专业,纯艺术专业亦受波及。

大学扩招是教育产业化政策的直接后果。当学费成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招生数量直接影响大学的基础设施、师资建设,各校管理层不得不企业化,以提高“产量”作为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教学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和就业、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大学原有的目标不得不让位于教育资本投入的回报目标。教育产业化作为九十年代中国政府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拉动内需、缓解就业压力的手段,今天已经引发激烈争论。扩大教育机会,变精英教育为大众教育、教育与社会需求挂钩的初始动机并没能实现,带来的却是教学质量的下降、上学成本的高昂和大学企业化之后滋生的腐败。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加剧了贫富分化,更透支了中国人传统上对教育的信任。如今反思已经开始,扩招的高峰期也初步过去,但当年教育产业化的短期行为的苦果,中国社会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慢慢承受消化。

就艺术教育而言,扩招的影响也是极为严重的。过去的美术学院每届招生百人以内,全校学生不过二三百人的局面就此改变。和当年需要多年奋斗尝试才能考入美术学院不同了,扩招后有的学生在高考前临时学画几个月就得以进入美院,不少学生的学习能力其实尚未达到大学艺术教育的起点。学生对艺术专业学习的兴趣并不高,也并不珍惜学习机会。由于学费压力极大,就业前景渺茫,大学中旷课打游戏、兼职挣钱的情况普遍。但是在收费就学的情况下,大学很少愿意真正严格处罚不合格的应付学习者,甚至不能正常执行教务行政管理措施。

学生人数急剧暴涨,教室中人满为患,教师连记住学生的姓名都成为一种困难,一对一的个别指导少了,这对于艺术教育的伤害比别的专业更为严重。校园中众多的互相不熟识的学生,并没能成为规模更大的学术研究的共同体,反而折损了每个人自尊的存在感,形成普遍的自我贬低的校园文化,而不是积极的表达和创造,教学的民主氛围也随之难于持续,这对于艺术学院都是致命伤害。

和教学质量下降相应,社会也降低了对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值。接近半数的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就开始失业,幸运地找到朝不保夕的工作的,收入水平也长期在低位徘徊。他们只能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廉租房中艰难度日,成为绝望的蚁族。当前,蚁族现象已经引起媒体和社会研究者关注,被视为与农民、农民工、城市下岗贫困人员境遇相似的弱势群体,但各方的关注却不能转化为切实改变的方案,依旧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这就是九十年代教育产业化政策的后遗症。我尚未能展开严谨的调查,但从大量直观的接触来看,各大院校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他们在对口专业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有弹性向广告、设计、装修、策划甚至贸易等各种行业转移的能力较强。境遇稍好于其它文科、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但也不是没有蚁族化迹象。他们同样要承受家庭压力、高强度的劳动和低收入高房租,激烈竞争和不安定的生活条件。更不时要受到不安全感和绝望情绪的侵扰,以至于有时候,通过考研回到校园竟然变成一种逃避的方式。

同时近些年艺术市场发展迅猛,特别是当代艺术市场迅速崛起,提供了一些成功案例。这在唤起希望的同时也形成了巨大的比照压力。于是,蚁民化危机和成功学诱惑,成为摆在艺术学科大学毕业生面前的生死抉择,它们也成为影响在读艺术大学生心理的必然因素。

这就是当代艺术教育出现在中国的美术学院的时候所面临的现实情景,这也成为我们在学院中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以及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时的重要参照。本文要探讨的就是,学当代艺术的学生离开学院之后要什么发展,而学院要做什么。

首先,美术学院应在不得不承担起扩招压力的同时,尽力设法把扩招的代价压到最低,并渐渐修正产业化的教育思路。不应因蚁民化危机的逼迫,就把学院变成教授成功学技术的拓展训练营。近年来国内的不少美术学院,以当代艺术圈子中暴发的市场明星作为成功指标,校外影响与校内引导里应外合,在商业画廊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在学生中形成了成功学竞赛和造星运动。大量学生未加反思,互相模仿,用单一的风格作为挤进艺术市场的敲门砖。学院领导者将学院正统体制向当代艺术市场开放的善意,在这种成功学的竞赛中完全被歪曲。一批学生以尽早被商业画廊签约为荣,迅速进入风格定型和批量复制,甚至个别艺术“新锐”得意忘形地爆出价格取代价值的无耻言论。这就是蚁民化压力和成功学诱惑双重推拉之下出现的历史悲剧。

我要讲的是很老土很正统的“立志”,也就是人格教育的最基础的部分。学院可以学到技术,但不能误把技术熟练的高级艺术农奴当作精英。学院更是文化传承的核心。为什么好学院要有务虚的功课,为什么好学院要坐而论道,就是为了能够在学院中把理想和历史感交给学生。心怀理想和历史感离开学院的学生,才会有长期奋斗的驱动力,才不会采取自杀式的短期行为,不会对既有的流行风格和成功学模式进行模仿,被艺术市场迅速俘虏。这样的毕业生,即使他们暂时面临生存压力而不得不依靠别的手段来维持生计,这些真实严酷的社会经验也不会扼杀他们的感受力,而是会成为他们有朝一日开始工作时最宝贵的经验和资源。同时,学院所需要的“立志”,也绝不是对当前的艺术明星先进行模仿然后取而代之的小小野心,而是全面批判和修改当代艺术界现有成功模式,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加入社会改造的更高远更广阔的心志。这样,学院的毕业生即使暂时条件困难,即使在貌似远离艺术专业的领域里面跌爬滚打,只要怀抱通过创新行业规则来贡献社会的信念,即使永远不成功他也能感受到幸福。拥有主动改变境遇的理念的人才始终拥有希望,拥有希望的人才不会被绝望所摧毁。他就不是蚂蚁而是能够化蝶的毛虫和能够酿造幸福的蜜蜂。学生在学院中获得的志向越高,他就能走得越远。在此后的艰辛奋斗中就越从容自信,越能使用想象力来开创新局面。高远的心志和厚重的历史感,这应该是一所伟大的学院为学生进入职业生涯所准备的最重要的礼物。探险者在出发之际,除了干粮和服装,更重要的是交给他指南针和地图。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