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别让排名挤掉大学使命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7-11 09:52:58 | 文章来源: 凤凰网教育首页

核心观点

部分学者和大学领导层极度重视参与“排名”的游戏,却忘记了大学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塑造生命、帮助年轻人发展为思想成熟、才德兼备的人

现在,有些学生报读大学或选择专业时,不是基于兴趣,而是根据大学排名;有些家长为子女选校时,不是基于教育质量,仍是排名;有些雇主招聘大学毕业生时,不是基于他们的才干和品德,还是他们所念大学的排名;有时候,大学的赞助人提供资源,不是基于他们对提升教育质量的认同,而是大学排名采用的表面化的研究指标。

不少人对这些排名采用的方法所知不多,却将之奉为无上权威。我们常常慨叹教育制度因市场价值而蒙污,可是我们(学生、家长和雇主)却也正在加剧这一问题。

为了获得更高名次,一些大学甘愿施展“策略定位”手段,招聘知名度高的研究人员,以刺激研究产量。传闻有些大学甚至付酬予外地教授为访问学人,以便将其名字列作附属教学人员,从而将其研究成果计算在内。这样一来,我们跟聘请外援的球会有什么分别?这些挂名或美其名曰短期的“星级研究员”,可会惠及学生或提供优秀教育?他们对建立一支长远持久的研究团队能有多大贡献?他们的研究对本地社群又可带来多少裨益?

一旦要参与排名这个游戏,“影响力低”的研究便会边缘化。食物安全、环境科学、人文学科和某些社会科学学科便是例子。本土相关性强而对全球影响力不大的学科,一般被视为次要。如果大学的使命是教育学生、创造知识,以改善人类生活的素质,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同时促进我们的文化和承传的话,我们便需要在“影响深广”的科技研究,与影响力相对较低的人文学科研究之间维持平衡。

今日的大学对教育、启导学生可够重视?哈佛学院前院长哈里·刘易斯指出,当今“教授是以学人和研究员的身份获聘,而非为年轻人解惑、厘清价值和观念的导师。大学不期望教授帮助学生,而是另聘辅导人员和顾问,甚至免除教师在这方面的职责,吹嘘同侪辅导制度,利用学生做教授当做的工作,且引以自豪。”排名已把大学的首要使命——教育排挤为旁支。

且让我们返璞归真。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塑造生命,帮助年轻人发展为思想成熟、才德兼备的成人。延聘教授是要让他们当学生的良师益友,循循善诱、启迪年轻人心智,与他们分享价值和哲理,同时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我们该对信赖我们的社会、提供资源的纳税人,最重要的是,对把黄金岁月交托我们手中的新生代,负起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