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中学如何同大学教育对接?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5-20 09:15:04 | 文章来源: 陕西日报
  ——大学教师和中学校长的对话

  本报记者 王鸣琦 魏 伟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折

  温小郑(西安邮电学院副院长):过去精英教育时代培养的大学生和现在的大学生差别很大。那时中学生有了中专以上的录取通知书,就意味着你几年后有一个国家干部的身份,就有一个领工资的地方。学生的差别不大,吃一样的饭,上一样的课,基本消费差不多。身份相同,工薪起点相同。如果是农村孩子,草鞋就换成了皮鞋。

  现在情况变了,每个高校压力最大的是学生就业。我们学校现在的实际就业率在71%。全国的就业率符合传统的概念的就业率大概在40-50%左右。现在的大学生不再是过去精英阶层的概念,因为现在高考的录取率已经比过去翻了一番,十多年前我省的录取率不到30%,现在已经达到60%以上。我们的高等教育的时代已经从精英教育迅速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

  基础教育依然基本跟着高考指挥棒转

  每年高考结束,路过很多中学门口,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红色横幅:“热烈祝贺我校本科高考率达到80以上……”,而当你与大学的老师交谈,总是听到这样的抱怨:生源质量下降,数理化大面积不及格。

  温小郑:现在是升学率高了,学生也觉得考大学容易些了,但是大学这边最明显的感觉是生源质量下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试之外的功夫比较弱。

  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也在急剧下降,主要是嫌动手能力差。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也发生了变化。反思我们的教育,不是一个充分发挥人的潜质的教育,现在依然是一切围着高考指挥棒在转。

  还有一个心理上的问题。现在学生心理问题比较多。大学生独生子女多,心理和情感脆弱,也是学校教育和管理面对的难题。中学生到了大学之后,心理上也有很大的变化。面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学生们感到迷茫。即是高端的学生也不想读书。走入社会,在现实中碰了跟头就灰心丧气,真正进入基层一线的不多。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究竟是我们的生源质量下降,还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和评价体系有问题?

  升学压力源自就业压力

  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指导

  温小郑:人们现在对学历的认识也在变化。据悉,上海、天津,2010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低于他们录取新生的计划数,有很多人考上大学不上了,有的学生除了清华、北大之外,别的学校都不上。以国内第一生源大省山东为例,2008年,100万考生;2009年,84万,2010年,63万。现在的三本院校报到率在70%左右。大专也有一半的学生不去报到。一般的本科院校每年也有不少人不来报到。一般来说,不报到人数2-3%是正常的,超过5%,就不正常。

  一位中学校长对我们说,过去考不上二本,不算考上大学,现在是考不上一本,不算考上大学。如今家境贫寒的孩子就业压力很大,女生就业难,学习成绩不好,各方面情况差一些的就业较难。高校不再是一座象牙塔,它要面对社会,接受市场就业的检验。

  学生现在的升学竞争,某种意义上是择业竞争,是就业竞争。普通老百姓让孩子上高中,上大学最终是为了就业。现在面对现实,学院(大学)在有这种可能的前提下,在实践层面上要下大的功夫。

  赵永和(眉县中学校长):近年来,高考做了一些改革,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没有多少促进,主要还是考试。在学生的报考方向上,我们在小学、初中,职业选择的指导,几乎是空白。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学校,孩子们上学,将来干什么,大部分孩子是盲目的。学生们职业定向是模糊的,大家都只是盲目地去考试。

  校园阴盛阳衰现象给教育带来反思

  学生生存能力差来自于过度呵护

  温小郑:现在学生的适应社会的心理比较弱。一是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还有一个特点,男生比女生弱。入校的时候,男生比女生多。学校的奖励,有时站上去7个女生,只有3个男生,补考的多是男生。有人统计,现在的女状元占状元数的60%。我们学校今年经管类研究生面试,30个学生,只有5个男生。出国的学生也是这样,女生占70%以上。这些现象应当引起重视。

  史继光(宝鸡石油中学校长):大家都说现在的学生能力差,可对我们中学校长来说,学生的安全是天大的事情,因为都是独生子女。组织一个活动要层层审批,出了事情要全部承担,现在是有很多事情想去做,但不敢去做。事实上,任何一项活动都带有风险,过去,六七十年代,各种各样的活动都有,现在体育,已经不太提竞技体育了。现在我们对独生子女的呵护度太高。现在该学生做的事情,都被家长取代了。搞一次军训,我们孩子晒了,家长打电话说,紫外线照射多了,孩子在活动中间不可能不出问题。我们希望社会给学校宽松的教育锻炼环境。

  动手兴趣和能力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初建玮(西安邮电学院高教所所长):对人的培养,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该是从儿童时期就应该抓好的过程。整个过程都应该对孩子进行完整的培养。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和西方的传统教育思想不同,我们是以掌握知识考试为主。西方教育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挑战权威的能力培养。目前我们的应试教育在国际上是一流的,这是国际公认。我认为中学阶段的应试不可避免,但教育的理念要变化,应当把培养思辨、挑战权威的思维方式渗透到教育教学中。

  樊继福(西安邮电学院学生处处长):在中学阶段,要注重人文、道德品质的教育,特别要注重公民意识的培养。去年我们出现了药家鑫事件,有人批评,高校出问题了。我认为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有些偏离方向,加之家庭教育的问题,最后积累的问题在高校爆发了。

  张继荣(邮电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动手能力和兴趣的培养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从不同教育阶段的分工来说,大学注重什么,中学注重什么,中学是要培养合格的公民,当然有知识的教育,但尺度和要求是有差异的。普通高校是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能够很快地适应职业岗位。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必修课程的实验,有很多学生不认真准备,不做预期的报告,不喜欢动手。还有一种情况,我们有一些开放型的实验,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要再三地动员,学生才会报名。动手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