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中国大学生体育治标未治本 教育价值认识不够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1-31 08:59:07 |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

第25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已在土耳其的埃尔祖鲁姆揭幕,3000多名参赛选手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大冬会体育代表团中,大学生业余运动员正逐步成为主力,但与很多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大学生运动员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选手的竞技水平上,也体现在选手所在大学对体育的认识上。正像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教育部前副部长章新胜近日在埃尔祖鲁姆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中国的很多大学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体育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在培育一所大学文化底蕴等方面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对体育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不能把大学生参赛等同于身体对抗

中国大冬会代表团有50多名参赛选手,“多交一个外国朋友”是代表团对选手的期望。“每一名参赛选手都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体育比赛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相互交流的机会。多交一个外国运动员朋友,就有可能多了解一种文化。多参加一次大赛,就会多了解一些大赛举办地的人文与历史。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对培养一个人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十分必要。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大学生参赛等同于身体对抗。”章新胜表示。

中国的大学对体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价值正在加深认识,但总体来说,体育在整个中国教育体系中仍处在从属地位。章新胜说:“在国外很多大学,体育所承载的教育价值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认识。”

牛津与剑桥的赛艇对抗、哈佛与耶鲁的美式橄榄球比赛,这些对抗不是为舆论炒作提供素材,而是这几所知名大学培养学生自信心、凝聚力的手段。前些年,中国部分高校之间各种比赛盛行,但很多对抗赛都虎头蛇尾,这是因为一些高校过于看重炒作的效果,忽视了这种大学生体育赛事所赖以存在的文化建设。章新胜表示,实际上,这些赛事应当是大学体育文化积淀的一部分,它对于学生来说,绝不仅是在一项竞赛中取得胜负这么简单。

体育运动锻炼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参加本次大冬会男子冰球比赛的美国队,集合了美国各大学冰球队的顶尖选手。他们不仅要为美国队争得荣誉,更要为各自的母校赢得声誉。所以,美国队队员对比赛十分重视。来自丹佛大学的艾文恩说:“我们一定不辱使命,身为丹佛大学冰球队的一员,是我此生的骄傲。”

在大学参加校队的经历,是很多美国人对大学最宝贵的记忆。章新胜表示,这种大学体育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在中国大学里还极其少见。

很多美国人在工作多年之后仍在关心自己母校运动队的发展状况,很多美国大学也以学校运动队的比赛和活动为载体,建立起牢固的校友关系网。可以看出,体育往往成为一所大学文化内涵的核心元素之一,因为体育运动最能够全面体现一个优秀大学生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因而在高校的学科价值体系中占据绝对的重要地位,而不可能是从属位置。

体育运动鼓励每一个学生重在参与,培养他们机会平等的意识和勇于实践、探索的品质,同时,体育运动又有着明显的竞争特征。章新胜表示:“在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日益加剧,体育运动正是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大学生应对竞争的适应能力。”

国外很多高校都尽可能为学生参与各项体育运动创造条件,章新胜说:“现在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如果不参加体育运动,他又怎么去应对全球竞争的挑战?”不过,在面对竞争的同时,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怎样与队友合作,怎样在冲撞和对抗中理解而不是报复另一方,这都是体育运动给学生带来的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体验。”章新胜说。

“二战”之后,美国大学教育的整体水平很快跃升至世界前列。章新胜认为:“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美国大学引入了竞争机制。”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又直接刺激了美国大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加强,美国大学体育工作逐渐受到高度重视,正是顺应了这一教育价值理念的转变。

中国高校对体育真正价值的认识存偏差

章新胜表示,学生体育运动开展状况和发展水平,应当是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怎样让学生体育运动的开展与一所大学的文化底蕴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高校也应当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从早些年一哄而上的高校对抗赛,到现在一些高校功利性地建设高水平运动队,都忽视了竞技普及的衔接问题,这也表明,不少中国高校对体育真正价值的认识上还存在偏差。

借鉴国外高校在学生体育工作上的发展经验对于中国大学来说是一条捷径,但应该注意到,世界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开展也在受到体育职业化、商业化的侵蚀。章新胜表示,既要看到体育运动有其竞争性的一面,又要注意到大学体育运动开展的根本是重在参与的理念。

对于中国人来说,如果有朝一日,可以在大学毕业多年后以观看一场母校校队比赛的名义重返校园,并与同学、校友寻找到在运动场上共同的回忆,绝对是令人期待的场景。但这需要我们的大学摈弃功利心、以百年树人的精神去构建自身软实力,让大学体育的价值真正发掘出来。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