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台湾传出教育改革大动静 未来5年将裁并1/3高校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2-28 10:46:39 | 文章来源: 东南网-海峡导报

东南网-海峡导报12月28日讯(记者 燕子林静娴)近日台湾传出教育改革大动静。台“教育部长”吴清基表示,整并大学是趋势,未来5年会裁并1/3大专院校。目前,台“大学法”第7条修正案已通过“立法院”一读程序,只待“三读”通过,“教育部”就有“法源依据”可以强制执行公立大学合并计划。

裁并1/3高校对台湾高等教育生态的影响,堪称“翻天覆地”。厦大台研院专门从事台湾高等教育研究的张宝蓉副教授告诉导报记者,推进高校整并的最直接结果,就是高等教育资源将会得到重新分配。“这是迟早会发生的事,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而且调整幅度会这么大”。原因:避免招生不足出现 “蚊子大学 ”

提出“大学法”修订案的“立委”杨琼璎认为,根据岛内目前的出生率,到2016年台湾估计只剩19万人升大学,避免产生“蚊子大学”的唯一办法,就是立刻推动大学整并。本月20日,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董事长”刘维琪接受媒体访问时也说,台湾“教育部”对大学系所数量根本没有限制,科系越多,学生的选择性会增加,这种办学绩效直接反映为招生人数。但是上一轮虎年新生儿人数少了6万名,2016年时这批学生将是大学主要招生来源,因此台当局必须预先因应,不能放任高校系所随意开闭,必须予以整并。

张宝蓉认为,台湾高校大一新生的总人数将大幅下降,到时高校资源闲置及被迫退场的情况一定会出现。生源不足是促使台当局教育主管部门推出这一举措的直接推动力。不过张宝蓉也指出,高校整并是一件牵涉社会各界的事情,需要审慎慢行。方式:公立大学有责任接受“强制合并”?

台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何卓飞认为,过去台湾公立大学整并案需要经过校务会议通过。因此高校裁并案往往需要学校自行提出并兼顾两校意愿,因此经常发生有学校待价而沽狮子大开口,要三四十亿元新台币的补助经费才肯合并的事情。对此,何卓飞强调,“大学法”修订后,“教育部”有依据可强制执行公立大学合并计划,而公立大学本来就附有社会责任,应该配合政策、善尽责任。

“强制整并”听上去有点“可怕”,不过台湾各大高校倒是 “稳坐钓鱼台”,认为若非 “郎有情妾有意”,“教育部”应该不会“逼婚”。台湾大学副校长陈泰然认为,整并公立大学的方向是好的,但若要整并还需要一段准备期和融合期,“教育部”应该会尊重学校意愿。

张宝蓉认为,在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始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高校整并是一件非常敏感又复杂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在综合评估高校自身发展现状及潜力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的办学意愿来完成这一过程”。前景:向大陆取经,实现高等教育“产业化”

事实上,台“教育部”曾推动多所大学合并,但大多未成功,只有嘉义技术学院及嘉义师范学院合并成嘉义大学、花莲教大并入东华大学等少数个案成功。不过,何卓飞表示,等“立院”三读通过“大学法”修正案后,会提出包括招生状况、学校地缘位置、教学资源分配、教育发展指标等整并相关办法。未来包括台大和公立台北教育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和台湾科技大学等多校整并案,都有望在几年内进行整并作业。

张宝蓉告诉导报记者,就台湾高校整并这一问题而言,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问题。高校合并除了系所整合、人事调整外,更有着不同高校文化间的融合与碰撞。可以预想,高校整并必然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张宝蓉说,“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过同样的经验,大陆也是如此。在十几年前,大陆就曾经推动过大规模的大学合并,因而,台湾高校整并过程中将会出现哪些问题,大可以向这些有经验的国家和地区学习”。

对台湾高校裁并的方向,刘维琪则认为,应向“产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一条活路。台湾高等教育素质稳定,当局可以把教育当做产业来经营。而张宝蓉认为,台湾高校结构有其特殊性,高校以私立为大部分,高校类型的多样化也会导致整并更加困难,“台湾教育部门目前正在研拟私立高校转型退场机制,比如改办其他教育、文化或社会福利事业,可算是高校裁并的重要辅助环节”。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