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不满学校补课 东莞一高中生讨假期微博直播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0-08 10:04:42 | 文章来源: 人民网-《京华时报》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一名高三学生因不满学校国庆长假补课而向校长讨说法,这一过程被该校一女学生用手机微博的方式直播,引起了网络热议。国家三令五申严厉禁止假期补课,但违规补课却屡禁不止,假期是否补课似乎已成为校方与学生间的主要矛盾。

■学生

抱怨10天假期压缩成4天

今年中秋、国庆长假相加有长达10天的假期,可东莞石碣镇中学高三学生却十分失望,因为学校决定假期补课,10天假期被压缩只剩下4天。

石碣镇中学一名高三男生叶斯(化名)按捺不住内心的郁闷,鼓起勇气走向办公楼,跟校长何满华“讲讲道理”,争取更多的假期。该校一名高三女生目睹后,通过手机登录新浪微博,全程直播了这一幕。

该女生的微博写着,随着男同学前去“讲道理”,许多看热闹的同学聚集在教室走廊上关注进展,为该男生打气。该男生表明态度后,被校长要求回教室上课。校方当时妥协表示,国庆多放一天假。

此事引起了广泛关注。

许多学生和家长纷纷投诉学校缩短假期补课的情况,甚至抱怨说,校方这种做法很“粗暴”“不够人性化”。

日前,石碣镇中学校方已取消了中秋国庆的假期补课。

东莞市教育局对此也明确表示,对违规补课的现象将给予严厉查处。东莞市教育局早在8月16日就向该市学校下发了《关于重申明确节假日不得补课的通知》,尤其提到全市中小学不得在国庆中秋假期安排集体补课,并强调将对违规补课的学校作出严厉的处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取消评优资格等处罚。对违反规定造成严重影响或重大损失的,要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校方

大家都在补我们敢不补吗

近年来,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学校假期补课,光出台的有关文件不下十几个,许多禁令还对违规行为作出严厉查处的规定。但为何屡屡禁令就是管不住违规补课呢?学校为何要冒着被严厉处罚的风险顶风补课呢?

东莞市石碣中学校长何满华接受采访时称,学校假期补课是由学生和家长共同愿望决定的。有家长提出放假时间长了,孩子回家不学习只上网打游戏;而大部分学生觉得聚在一起学习、有老师指导更有氛围,愿意补的学生比不愿意补的学生多。补课是自愿免费的,不愿来可以不来。

该校多名学生告诉记者,每逢假期,学校都会补课,尤其是初三、高三毕业班。虽然补课不用交钱,但没有学生表示愿意补课,因为补课挤占了假期时间,学习生活得太累!

该校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说:“补课比平时教学还累,内容还得比平时上课更吸引学生。假期学生补课也剥夺了我们老师的休假权利,我们也不愿补!”

据了解,当前收费补课的现象早已禁止,老师补一节课由学校从绩效奖中挤出20元进行补贴,这对于收入水平不错的东莞老师也毫无吸引力。

校长何满华的另一番话则道出了补课真实的苦衷:“大家都在补,我们敢不补吗?不补的话,学生最终都要面临统一的高考,不补课学生就会吃亏,甚至还有家长认为学校不负责。”

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任槐称,现在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以及家庭对学生的期望形成了对补课的一种需求。“补课是巨大的升学压力逼出来的!因为升学率是考查学校教学质量和校长政绩成效的主要指标。”

■教育局

谁补课就先下岗

王任槐告诉记者,二十多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有关补课禁令的文件,态度十分坚决,就是希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充分休息,腾出更多时间培养和发展各种兴趣特长,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但二十年来,这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好。“学生微博直播‘讨假’一事折射出补课问题已成为目前校方与学生的主要矛盾,应加以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彻底解决好。”

东莞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何炳基认为,动真格进行严厉处罚是保障补课禁令有效执行的关键。东莞市教育部门通过明察暗访、督导举报、违规通报等方式来查处违规补课,尤其对义务教育阶段采取“谁补课就先下岗再调查处理”取得明显成效,近一年内没有接到义务教育阶段的补课投诉。

何满华等业内人士认为,教育质量与学习时间成一定的正比关系,目前教材难度较大。有的学校通过双休日、寒暑假、节假日等补课时间几乎可再造出“第三学期”的时间来,但都要通过统一的高考独木桥,这对于遵守禁令不补课的学生不公平。

王任槐担忧地说:“违规补课现象更反映出目前我国人才观的单一片面。国家在用人制度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公务员招考、大企业招录必须要有大学本科学历,有时还必须具备重点大学的学历。在这种人才观的指导下,普通家庭的孩子唯一的上升渠道就是以优异的成绩通过高考,违规补课因而具有强劲的内在动力。”据了解,众多专家认为,要纠正违规补课风气不是教育一个部门能完成的,要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孩子成长创造优良环境的目标任重道远。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下一页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上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