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警惕美术教学中的“伪主体”现象 ——美术教师课堂行为、语言表达浅窥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6-02 17:34:05 | 文章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信息网

今年的市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在即,回忆起去年第八届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有些体会在此与准备参加今年比赛的老师作交流。

去年的比赛为期六天,分为美术技能、美术教育和美术基础理论、上课多个项目。想必今年应该差不多。其中赛课应该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一项,倒不仅仅是因为上课占整个比赛分数比重的百分之六十,更主要的是教师上课是对教师基本功的最全面、最直观也是最苛刻的衡量。

来自六县一市区的四十三名教师各显其能,笔者有幸充数于其中。借机会从美术教育届各前辈同仁的精彩表现中窥取一二,甚为知足。大赛给我留下的诸多思考也颇为宝贵。

大赛分设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进行比赛。笔者占初中组十八名选手中一席,自然对初中组的赛事最为关注。先后听课十一节,看到同行们娴熟的美术技能演示,生动的讲解,不禁叹服。

笔者一向关注教师的教学语言,以为教师的语言评价甚至超出书面的“红色警戒”。此外,教师的语言评价更能直观表达教师的评价理念、教学思想。所以,在所听的十一课中,总握课堂结构的同时我对教师的教学语言留心最多,也从中发现一些问题。

譬如,一位教师在教师演示教学时,常用“对不对?”“是不是?”“这样一来就更好看了,对不对?”类似这样只需学生置“可否”的问题提问。而往往这时,学生却不作言语,于是教师又再次重复上述问题,有时甚至重复数次,直至得到学生肯定答复为止。

其实,学生被“逼”出来的异口同声的肯定,并不真正代表他们内心所想,显然,教师此时将自己的审美观强加于学生在现今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是不相称的。

新课程环境下的教育价值观取向多元的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过程性、发展性、导向性、激励性、调控性等进行多元的综合评价。可见,这里作为“被评价者”的学生完全被放在了主体地位,因为只有真正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评价、关注学生,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主体。

作为新课改环境下的教师首先必须确立学生主体的正确理念,形成内化思想,再将这种内在教育理念渗透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理念外化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的载体自然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及教育语言。

笔者认为,建立多元的发展性教学语言,决不能以教师的“想当然”包办代替。再举上述例子,教师认为经过美术加工后的事物是美的,在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不要轻易认为学生的观点与自己的一致。学生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即使大多数学生认同老师的意见,必定还存在少数的异议,如果有一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教师所有的观点都持肯定的态度,将是多么的可怕。

由此可见,教师充分应用教学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推陈出新、大胆表达才是首当其冲的。

此外,在这次大赛中,一些让学生大胆尝试、展示个性的教学设计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但教师的非主体性操作却让人感到兴奋之余蕴含苦涩。

如一位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在学生进行素描写生练习之前,请一位学生到台前摆放静物,要求那位学生充分摆出个性。

教师给学生两个苹果,学生在实物展示台前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摆出了他的想法。但此时教师却说:“你认为这样摆,漂亮吗?”学生无语,抬头仰望教师。接着,老师说:“我们将苹果切开可不可以呢?”说完便用刀将其中一只苹果切开,再让那位学生摆“个性”。

学生在老师的“建议”下摆出了新的静物造型。没想到老师又有了新的“建议”:“我们再切一次好吗?如果再垫块背景布呢?”

最终,学生在台前的“个性”展示完全被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取代。

以上两个看上去类似发挥学生主体实则“包办代替”的案例,我们暂且用“伪主体”现象来表述。像这种“伪主体”现象在我们的教学中确实还在不小的范围内存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已经演化为新课程改革的幌子,表面看像是在体现学生主体,却不知暗地里这种学生主体又变成了老师“唯一”。

联系到自己的美术课堂教学,尽管平时是那么的注重对学生的评价,那么的尽力维护学生似乎已经不多的创造火花,却也时常会犯一些“伪主体”教条主义错误。而这与新课程改革,与新时期的教师素质是格格不入的。

总而言之,教师教学语言的优劣直接来自他本身对教学理念的理解。只有不断地学习,使自己不断地更新理念,深层剖析先进教育教学思想,才有可能避免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语言、教学行为的产生,也才能避免“伪主体”现象再次出现。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