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设计基础教育现状堪忧亟待走出“美术”误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2-20 16:54:47 | 文章来源: 北方网

 

另外,作为设计基础教学的重要一环,对学生训练作品的评价标准制定和完善也是当务之急。设计构成状态的好与坏,应该与其它学科一样,具有一定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获得良好评价的设计作品是与教育目的相符合、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如果评价标准仅仅以评价者的个人嗜好作为判断标准,这种暧昧的教育方法,将使设计基础教学内容无法成立。可事实上,在我国的设计基础教学中,大多采取美术教育的方法,其评价标准和价值观含糊不清,因此也就难以提出明确的正、误、合、否的判断。设计与美术存在着根本区别,对于注重自我表现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者来说,大多远离社会中的商业价值观,对产品的商业价值标准带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作为教育者对以商品设计为目的的设计师进行培养,显然不太适合。

纵观设计教育的形成过程,对其价值观和评价标准的形成也可略见一斑。当时,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的诞生,是为了提升德国产品在欧洲市场处于劣势地位的商业价值。包豪斯既是教育机构也是设计公司,包豪斯将其教学实验和研究成果,运用到自己的产品开发和制造销售中。其设计教育模式所形成的设计基础教育体系,毫无疑问可以称之为“产业技术”的产物。其必然形成的价值标准也是现代设计教育的价值标准。为了促进大机器生产的商业产品的顺利销售,各种宣传媒体的介入,运用宣传和广告对消费者施行心理上的影响。设计不是为了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设计的价值观不能与美术的价值观相混同,然而,我国设计基础教育在这方面仍没有厘清。

探索中国特色的设计基础教育

我国的设计基础教育,除了上述引进后产生的“水土不服”和被曲解的种种问题之外,还存在着急于求成的现象,没有认识到设计基础教育不能期待立竿见影的效果,我国的产业界对设计基础教育的支持本就甚少,加之专门的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的稀缺,因此,现今的中国设计基础教育非常缺乏实质性的学科内容。

包豪斯多彩的设计教育实验,或好或坏都对后来的设计教育产生了浓重的影响,但是,其形成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闪光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被逐渐埋没,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即设计基础教育,现存的仅仅是表面而肤浅的教学内容,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使其在并未完成的状态而失去其重要学术价值。

21世纪中国的设计基础教育,应该超越设计专门领域,跨学科的进行研究和探索,应该包含更多的思考方法和价值观,包含更加丰富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发展包豪斯实验性的探索精神,确定对于中国现实社会更加有效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模式。

设计基础教育作为实践性的教育形式,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改善的问题,今后,我们应以包豪斯的探索精神为核心,对其学科内容的完善做出进一步的探索。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