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设计基础教育现状堪忧亟待走出“美术”误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2-20 16:54:47 | 文章来源: 北方网

我国大多数的美术院校都有艺术设计学科,但由于种种误解,造成该学科的基础教育存在一些误区,导致了中国设计在国际竞争中的滞后。因此,走出误区,成为设计基础教育的当务之急。

设计基础教育存在“美术”误区

设计基础教育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基盘,但我国大多数美术院校艺术设计学科的设计基础教育体系并不成熟,存在着将美术与设计教育方法相混同的现象,致使大量连美术与设计的存在意义都无法区别的设计人才涌入社会,在各种设计领域担任设计工作,形成整个国家对于设计理解和判断的混乱,也难免会对中国设计产业产生巨大的损害,因为在消费市场上,当商品的各种机能处于同一水准,消费者将以商品的设计来取决商品时,某种设计理论的错误应用,会使产品的设计效果无法实现,这也是我国许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与别国同类商品进行市场竞争时往往处于劣势的原因。

美术范畴的“美”只是设计的重要机能之一,设计还有其他更为丰富的内涵,仅仅把设计作为应用美术来认识,仅仅把设计作为对产品和广告进行“美”的附加,这种认识上的错误和设计教育现状上的混乱急需改进,设计基础教育急需走出“美术”误区。

因此,针对世界上第一所设计专业教育机构包豪斯及其设计基础课程的考察和研究,对我们探索现代设计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包豪斯的设计基础教育

包豪斯的设计基础课程,即“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在包豪斯的主要成员汉斯·伊顿、阿道夫·迈耶、康定斯基、克利、莫霍里-纳吉等人的教育和研究成果上形成的,它奠定了现代设计基础教育的基盘。

包豪斯的设计基础课程,是其全部设计教学中最具实验性的课程。其认为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深入地理解形态、色彩、材料质感等造型要素,而进行的体验性学习。在包豪斯现存的教学档案资料中,当时学生们制作的作品有相当数量被保存下来。从其作品群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包豪斯设计教学的最初阶段,首先是通过触觉感受,对于材料质感的各种特性进行理解,其次是,在平面的领域里对色彩的使用方法进行初步的掌握,随后是将各种形态在平面和立体的空间中进行组合的学习和体验。通过这些设计基础的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现代设计表现的可能性。

这些设计基础教学内容,仅仅是包豪斯在其设计教育中作为萌芽阶段的实验性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是为了适应现代设计中造型与构成要素的统合、掌握色彩的特性、把握动势和速度,追求设计上的各种视觉满足而形成的设计基础教学内容。

包豪斯的重要价值,是在后世才被重新认识和推广,随着包豪斯的解散,对于设计基础教学的实验性探索也被迫中断。

我国设计基础教育现状堪忧

包豪斯的设计基础教学内容,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被引进中国,对中国的基础图案的教学产生了巨大冲击,催生了中国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并很快在设计教育领域流传开来。可是不久,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和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种种误解,这种设计基础教育方法在中国现代的教学现场逐渐失去了人气,被认为是一种过于简单和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而受到轻视,“三大构成”已经成为一种形式与躯壳,在许多美术院校的设计课程设置中,虽保留其名称却没有实际的教学内容,“三大构成”只是各种高考补习学校为了让考生考入艺术院校而进行的教学内容。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