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激进之虞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2-03 21:02:29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文/宋生贵

动笔写作之前,我特意打开桌子上的《现代汉语词典》,查阅“激进”一词的涵义,解释甚简,只是两个字“急进”。继而再追查“急进”,解释为“急于改革和进取”。如果逆向代换,则可以说“急于改革和进取”是“激进”之要义。

“改革和进取”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但健康而有益的实践,应该是脚踏实地的,一旦“急于”开道,情况就不好说了。很少见到“急于”者的成功范例,失败教训却比比皆是,如上世纪50年代末那场曾席卷中国大地的“大跃进”热潮。

“大跃进”作为一个特殊的概念已成为历史,但仍然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激进”的做派却并未消沉。别的行业不说,就我本人所在的高等教育领域而言,即时不时会听到激进之声,看到激进之举。照理说,教育尤为重理性、讲规律,不该因“急于”而妄为。可是要知道,现实中常常有与“应然律”不对位的情形。回头看高等教育几十年的历程,确实不乏波起浪涌。远的不说,就看近20年来的表现。先是紧追“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潮,打出“教育产业化”的旗号,试图以教育“拉动内需”,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于是,原本以“教书育人”为主旨的学校,开始在许多方面效法企业。在“放于利而行”的运行中,大学校园里鼓荡起种种挥之不去的浮躁之气,学院的斯文渐趋扫地。当然,也有某些弄潮儿应运而生,如卖馅饼的“教授”、办公司的校长等等,他们一时间出尽了风头。

“教授”煎烤馅饼的油烟气味还在校园内外飘散着,又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开始回荡耳廓:“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与此呼应相随的是,风起云涌的高校“合并”潮,当然包括一些迫于行政指令下的“拉郎配”;热情高涨的圈地扩建,包括在城市外围兴建大学城,而且许多高校的建筑在攀比中攀升,仅校门之壮观即不乏超一流者(绝对胜过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的校门)。似乎“一流大学”会随着大规模、大建筑特别是大校门的出现一同到来。可实际情形如何呢?至少到目前为止,进入“世界一流”的迹象尚不明朗。

曾任哈佛大学校长长达20年之久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南特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人的质量。”由此我很自然地想到我国教育家梅贻琦说过的那段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显然,他们格外注重的是大学的内涵、实质,以及其应有的学术品格。而当下某些管大学的官员与大学掌门人似乎更看重表象和门面——这确实见效快,更容易与政绩挂钩。对于官场运作而言,无疑是“明智的选择”。不过,这些人很喜欢以“教育家”自居,站在高高的权力平台上,以为言之所及必为高论,手之所指必为正途。这到底是高等教育的幸事还是不幸,只有交给规律和时间去检验了。

与扩建互为因果的,是起始于20世纪末的“扩招”——即扩大招生计划之谓。此潮起势不凡,来势猛烈。陡然间大江南北的各类大学几乎都在成倍数地扩大招生,表现尤其出色的当数“三本”院校,以及形形色色的由中专“升格”的职业学院。大学门槛一降再降,圆了更多人的大学梦,甚至以往连做梦也不敢想上大学的人,如今都以200分左右的总分成绩(满分750分)坐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据说仅以此一举,使我国的大学“毛入学率”便一跃超过了不少发达国家。此一“跃进”不可谓不大啊!

当然,这同样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仅大学自身而言,因教育资源特别是合格师资的严重短缺,教学管理的捉襟见肘,教学运行环节的“偷工减料”等等,必然导致表面繁盛而内涵稀松的状况。再加上生源入门时的起点偏低,教育教学质量的下滑势在必然——其实已有事实为证了。随着这副多米诺骨牌的继续推进,那些在“扩招”潮涌入大学的青年人,满怀期望捧上毕业证书寻求职业时,猛然发现所到之处原来并不缺少大学生,而是缺少安置大学生的位置。胡适早在1934年批评当时的教育积弊时就指出:“粗制滥造的毕业生骤然增多了”,导致许多人“拿着文凭寻不到饭碗”。

当代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推进,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发展。但真正的发展一定是合规律的、循序渐进的。当然,若在教育之外别有所图,那就不是我辈能够看懂的了。有不少手中掌握权力的人,很爱所谓“超常规、跳跃式”之类的举措,而偏偏不看好“循序渐进”,也没有等待“水到渠成”的耐心。所以,“急进”“激进”时不时会大行其道。至于这后面的背景与推力,实在是太复杂、大微妙了,笔者无能细研。但有一点是可以断言的:凡不遵循规律者,必受规律所惩罚。其实这已是老话了。鲁迅说过:“虚悬了一个‘极境’,是要陷入‘绝境’的。”这样的境遇,如果仅涉及个人,那也问题不大,即便栽了跟头,碰得头破血流,那是自作自受;而如果牵涉一个地区、领域甚至与更多人命运相系的大事业,损失无法估量。正因如此,我常对那不乏惯性的激进思维与激进举措,有着深深的忧虑,尤其不愿在自己所供职的教育领域遭遇“激进”。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