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艺术以其特有的活力,为中国文化艺术界营造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观的时候,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似乎更是演绎出热闹非凡、繁荣兴旺的“盛世”光景。这种“盛世”景象,有诸多值得称道的“亮点”。2008年笔者在一篇回眸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文章①中,已对艺术教育的发展状况及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大致的描述与概括。认为无论是撰写一部系统的中国当代教育史还是当代艺术史,忽略了高等艺术教育这一板块,都是一种令人遗憾的疏漏。因为,艺术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变革频率最快、变革强度最大的板块之一,也因为今天中国艺术界的中坚力量和活跃人物,多为三十年来中国艺术教育变革所造就。
的确,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近十年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太多的“亮点”,亮点之一:艺术高考热持续升温,多年来参加艺术考试的大军像滚雪球一样,一年比一年壮观,我国每年参加艺术考试的学生总人数,恐怕(应该用“一定”一词)不亚于一个洲每年报考艺术专业的学生人数之和。艺术考生规模如此之大,而且具有持续性,这在古今中外是绝无仅有的;“亮点”之二:长久以来,艺术专业在人们意识里是一个具有特殊化、贵族化的专业,人们都懂得人人都需要艺术,但是并非人人都能从事艺术,艺术家应该具有的非同常人的敏锐的感觉、特殊的形式感悟能力使得在高等教育体系里,艺术专业不可能如中文、历史专业那样被普遍开设,因而,不多的艺术院校和少数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专业,成为少数确有艺术天赋和艺术理想的学子的向往之地。而如今,高校中增长的最快最多的恐怕是艺术专业了,十多年来,老牌艺术学院的扩充与开放性与其他综合性大学以及民间资本对艺术教育的青睐,使得艺术教育出现了空前热闹的景况。以至于使人们要找出哪些学校没有艺术专业远比说出哪些学校有艺术专业要难得多。不管与艺术有没有关系的学校,纷纷都把创办艺术专业作为完善学科和专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来实施(这是从美好的愿望的角度来理解的),艺术专业成为了高等教育中名副其实的“香馍馍”了;“亮点”之三:中国艺术教育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大美术观已经基本确立,“纯”美术与设计艺术专业形成了共存互动的关系,设计艺术专业在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已经成为重要热门的专业;“亮点”之四:
高等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迅速地完善,并不断地升格。在改革开放之初或改革开放之前,一个艺术本科生几乎就是艺术的最高学历了,一个艺术中专生,也是极具才能的艺术人才了。而今,除了个别特殊的艺术门类和个别学校,艺术中专这个词汇几乎从艺术教育体系中消失了,在艺术本科大规模扩张的同时,艺术硕士、甚至于艺术博士正在(实际上是已经)成倍地批量化地被生产,近十年来,每年中国获得艺术硕士、博士的人数,很可能是其他国家每年获得同等学位人数的总和。正因为如此,怀揣本科文凭的艺术学子在求职时已经没有竞争的优势了,硕士也已人满为患,博士也不再是可以昂起头颅的被哄抢的人才了。当然,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盛世”景象还有许多值得可圈可点的“亮点”,在此,不必一一罗列赘述。
我们在观赏“亮点”,归纳成就的同时,更应该理性地审视与剖析艺术教育“盛世美景”下的阴霭与潜在的危机。因为“海市蜃楼”固然是一种美景,但是,昙花一现的美景之后,留给我们可能更多的是遗憾,是往事不堪回首的伤痛。其实,当下对于艺术教育现状进行反思反省的学者和文章已经不少,笔者对于不少高校处于现实功利目的,掺和到艺术领域来哄抢“香馍馍”,为了规模效益一而再,再而三地扩招,不尊重艺术教育的规律以集约化的规模教学取代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等诸多现象,在其他的有关艺术教育的文章中都有一定的涉及,在此不再作过多的评说,现就高等艺术教育中几个较为普遍存在而又容易忽视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欲望”的容器消解了艺术的尊严
在利益驱动下的艺术专业快速增加,招生规模急剧扩张,似乎无可非议,人们也可以为我国的艺术教育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换而拍手称快,因为这一转换,使得艺术高考万人过“独木桥”的景象已成为依稀往事。从整体上看,高等艺术教育的矜持感在庞大的招生指标的挤压下几乎已荡然无存,通向艺术境地的路已向所有愿意从艺者和未必愿意从艺的人敞开,凡想升学的人(包括家长)几乎都敢报考艺术专业,对报考普通专业畏惧的人更敢报考艺术专业。原本一个让人多少有点敬畏的领域,不仅不再被敬畏,而且成为不少对知识对学术没有敬畏感的人唯一可以任意踏涉的领地。如果高等艺术专业的增容,能将大批优秀的向往艺术的学子吸纳进来,何尚不是艺术专业的幸事,在众多的艺术求知者中,经过几年的熔铸和大浪淘沙,总会造就一批可用的艺术之才。可是,持续的艺术考试热所标示的是,许多人(包括家长)将报考艺术专业看成是唯一的升学的捷径。参加高考是很多人人生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是有的学生考虑到自己参加普通专业的考试成绩可能不理想,难以考上大学或者说自己理想的学校,于是他们就选择了参加美术考试这条捷径。“什么都学不好的就来学艺术”这种说法在社会上早就流行,前不久听一美术教师说有一家长为子女的未来犯愁,想让其子拜师学艺,其初衷是:“我这儿子习惯不佳,学习成绩不好,考学无望,只有学美术,考进美院,总比进监狱强。”言者无奈,听者更是嘘唏,为艺术专业尊严的丧失深感悲哀。或许,这样的话语与认识只是个别,不能以偏概全,但是,当今的艺术考试大军中有相当比例的考生还是从一种很现实的功利角度出发把艺术考试作为进入大学的一个捷径,这却是不容争议的事实。于是我们看到的是每年递增的报考人数,是媒体不厌其烦地追捧的“艺考热”。这种热度并非是艺术专业的福音,反而给高等艺术专业带来了难以治愈的伤寒。我们看到:高考招生改革三十年来,艺术专业的文化成绩不仅没有逐年的提高,而总是在一个低分段上徘徊;一个需要特殊才能和天赋的人才能进入的专业,一个需要以特殊的专业考试来遴选生源的专业,最终收纳的多是并没有什么艺术天赋,甚至根本没有艺术兴趣的寻求便捷之路的淘金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当今艺术教育领域的“巧妇”难觅了,即便是有,也难以酿造可口的艺术之餐了。
当然,人们完全可以用“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不是艺术家”、“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已经模糊”、“艺术的特权已经从天才的手中滑落”这样的后现代理论来为今天的艺术教育开启了一条大众教育之路而大喝其彩,更可以用欧美国家高等艺术专业的门槛总是向所有向往艺术的人开放的事实,为中国艺术教育降低门槛的举动而称道。问题是,“人人都是艺术家”这个理论假设的前提是人人都愿意用艺术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于世界、人生、社会的感知与看法,艺术教育不设门槛的真正意义是艺术之门永远为向往艺术、尊重艺术的人敞开。当艺术教育领域成为大众满足现实功利欲望的容器,成为解决暂时生计问题的便捷渠道,成为众多没有求知探索欲望者的集结地的时候,其尊严与荣耀已丧失殆尽,没有尊严和荣耀感的专业,能指望培养出具有艺术使命感和责任心的艺术之才么。高等学校的现实功利追求与世俗欲望的合流,艺术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已沦落为没有尊严的欲望场所了。
二、人文精神与技术训导双向缺失的尴尬
在艺术教育生源质量“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有后天合理养料的施加,或许还可以扶持出一批艺术之才,但是,在今天的高校艺术专业的教学中,很难寻找“合理”的前提了。且不说,大规模的招生带来了艺术教育资源(软硬资源)的严重匮乏,已经使个性化教育成为空谈,也不说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还有多少艺术教师恪守“传道、授业、解惑”职业准则,全身心地投入于艺术人才的培养中,单就艺术教育教学的观念而言,数十年来并没有很好解决“传技”与“传艺(传道)”的关系问题,经验式的技术性教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与艺术教育的本质,特别是与当代艺术教育发展趋势相悖。
无论中西,艺术的发展都经历了从与一般的物质生产性的制作技术混为一体的“技艺”向作为精神性生产的视觉文化的转换。这一转换在中国和西方尽管时序上有先后,但是,都无可逆转地实现了这一转换。在中国,唐宋以降,由于众多文人士大夫介入艺术创作,使得包括绘画在内的美术创作的精神性特征得以强化,以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绘画形式,凸显了中国艺术独有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形态。在西方,自古希腊始,尽管以雕塑和建筑为代表的艺术作品受到人们喜爱,但是,艺术在整体上并未被看成是可以与诗歌、哲学、修辞学、几何学、天文学等相提并论的精神生产,最多被视为与纯精神性的“自由艺术”相对应的具有物质生产性的“平民艺术”,艺术的创作者更是未得到应有尊重。这种令艺术尴尬的状况直到文艺复兴后, 如达·芬奇等 人文学者,将艺术作为他们探寻人类未知世界和科学规律的方法与视向,传达他们对外在世界感知的媒介而参与艺术创作才得以改变。也正是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更多的从事艺术创作的“艺匠”们,接受的教育不单是技艺性的,还有人文知识,使他们实现了从归宿含混的“手艺”人向学者化的转换,从而使艺术提升到与科学媲美的精神生产的地位。
尽管,中西方的艺术史文本都出现过抑“技”扬“艺”,并将技、艺之异作为贵贱尊卑之别之依据的倾向,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避开艺术史文本“话语”主体的偏见,就从艺术本质的角度来谈探讨艺术教育的内涵问题。在此,笔者不必就艺术的本质作一番沉繁的学理探讨,相信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无可争议的共识。人类的生存方式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全部内容。因此,文化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政治、道德、哲学、科学、宗教、艺术虽各有领地,但从根本上说,它们不过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不同侧面的体现罢了。正是由于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才使人类生活显得既目标统一又丰富生动。要达到对艺术的真正了解,我们就必须懂得,艺术是人类文化的视觉呈现,一切艺术创作都是心灵物质化和物质心灵化的活动,具有强烈的精神性和积极的实践性。如果我们不否认艺术与其他文化形态的这种密切的关联性,不否认艺术的精神性特征的话,就应该将艺术放到与其他文化类型的关系中去加以审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