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演出

《奥涅金》大剧院唱响 年轻演员碰出更多火花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3-17 10:26:12 | 文章来源: 京华时报

国家大剧院版歌剧《奥涅金》

国家大剧院版歌剧《奥涅金》

3月14日,国家大剧院与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联合制作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首演。中俄两组年轻演员轮番登场,呈现出独特的活力,音乐视觉化的呈现效果也引起热议。导演阿列克谢·斯捷潘纽克昨天接受采访时表示,用年轻演员演《奥涅金》更合乎作曲家的初衷。

□观众反响

谈舞美现代设计还原普希金时代

《奥涅金》是国家大剧院首度尝试做俄语歌剧。当《奥涅金》的幕布拉开,观众看到的是一个铺满苹果的舞台,仔细观察又可以看到各种俄罗斯元素,比如秋千、水壶、茅草垛等。舞台色调和服装从明亮鲜艳到昏暗萧条,时刻提醒着观众这注定是一场悲剧。另外,舞台上部和两侧分别装有一块黑色的幕布,保证了幕布可以在舞台任何位置逐渐打开。不仅大大增加了舞美呈现的灵活度,更为观众营造出强烈的镜头感。而在黑色幕布之外,月光从一扇窗照向舞台,使塔吉亚娜的“私人空间”展现在观众眼前。斯捷潘纽克解释说,选择这样的舞美设计方案是希望还原普希金创作时原本的样子,“但并不意味着按过去老的方式去创作歌剧,我们有很多很现代的设计在里面。”

斯捷潘纽克表示,这一版《奥涅金》的特点在于通过设计从视觉上再现了剧中人物所处的环境,那些极为复杂具有内在冲突的世界,“我们既展示普希金时代人们的举止、礼仪和行为上与当今的不同之处,又避免将这部作品变成历史入门的东西,里面的每个人物从最初的奥涅金到最后的查列茨基以及连长都有血有肉,有足够的说服力。”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吕继宏看完演出后表示:“我觉得这个版本舞美比较写意,很有韵味。我觉得在捷杰耶夫的指挥下,大剧院管弦乐团整体感觉也非常棒,合唱团的表现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整个音色非常柔软,并且声部之间的配合非常和谐。”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表示:“我更关注这部戏的导演如何去解读普希金诗词中的文学内涵、人物复杂细腻的内心情感与音乐的结合。我觉得他(斯捷潘纽克)成功地把音乐视觉形象化了,尤其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呈现,并与音乐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而且,这部戏的舞美也不太同于通常俄罗斯作品的实景展现,而是通过部分写实和更多精神世界的视觉呈现,让观众入戏。”

谈演员

年轻人表现原作更纯真

此次担纲《奥涅金》的中俄两组演员都非常年轻,表演谈情说爱也显得更可信。小提琴家吕思清在看完俄罗斯组演员的表演后评价说:“我觉得男女主角都非常出色,女主角的咏叹调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长的咏叹调了,很难很难,她的高音、低音声部连接得非常自然,声音也非常好。我还是很喜欢女主角塔吉亚娜的书信场景那段咏叹调,完全可以体现出女主角内心对于爱情和自由的渴望,一种青春的火焰,非常有感染力。”而中国组奥涅金由男中音袁晨野扮演,他帅气的外表与原著中奥涅金的形象十分契合,演唱更是展现出这位柴可夫斯基声乐大赛冠军的实力。中国组塔吉亚娜饰演者柯绿娃,其细致的表演以及出色的唱功也赢得观众认可。

两组主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年轻。导演斯捷潘纽克透露,年轻正是他选《奥涅金》演员最看重的元素,“柴可夫斯基写这部歌剧时,就是为年轻人创作的,包括《奥涅金》的首演,也是由莫斯科音乐学院的学生担纲。柴可夫斯基害怕由非常出名、非常成熟的演员来演,失去了最纯真的东西。”斯捷潘纽克认为,让有经验的人演,表演难免会有模式化,“柴可夫斯基不要求演员演唱是完美的、一点没错的,他倒希望出一点错。出错了,代表是鲜活的人物。这次中俄两组演员都非常年轻,我觉得跟年轻演员合作挺好”。

□指挥访谈

捷杰耶夫

中国观众专业知识多

捷杰耶夫大师的指挥是《奥涅金》首轮演出的一大亮点,导演李六乙评价大师的指挥非常细腻、准确,不急不躁。指挥家张国勇也表示:“捷杰耶夫对《奥涅金》的驾驭能力是无与伦比的,他对音乐的把控、对细节的处理都炉火纯青。”

对这次与国家大剧院的合作,捷杰耶夫也很兴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元素,他们都很年轻,我觉得每一场都有进步。随着我们更熟悉彼此,后面也有即兴的元素出来”。捷杰耶夫坦言,在《奥涅金》选角之初,他就希望年轻化,“不只是找好的,还要找年轻的,他们在一块能碰出更多的火花。比如这次在北京演出,两组年轻演员就互相在观摩和学习”。

对中俄联合制作歌剧,捷杰耶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他透露今后有意把中国歌剧也带到马林斯基剧院演出。捷杰耶夫惊叹于国家大剧院6年27部歌剧的产量,“中国歌剧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发展得快。而且这几年我也明显感觉到中国观众的变化,他们对于音乐的注意非常集中,专业知识也很多。我相信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听古典音乐,观众群会越来越宽广。”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