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大剧院管弦乐团试水乐季演出 用激情征服观众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7-22 11:42:38 | 文章来源: 京华时报

大剧院管弦乐团试水乐季演出 用激情征服观众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成立三年半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将首次以“乐季”的形式“试水”,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乐团成员将为北京的观众上演近百场歌剧以及交响乐作品。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首席李喆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与众多国外老牌的交响乐团相比,管弦乐团征服观众的法宝就是“年轻与激情”,会让观众在演出中感受到“魔音”带来的意外惊喜。

年轻乐团带来魔音

乐团首席李喆介绍,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成员之前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今年新招的几个优秀的成员都是90后,这样乐团的平均年龄就更小了,可能只有23岁到24岁之间。

李喆说:“对于这样一个年轻的乐团,很多观众会有质疑,比如说缺乏成熟性、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方面,这样年轻的乐团能否胜任,都是观众所关心的。但实际上,这个年轻的乐团经常会带给观众很多的惊喜,比如说今年的‘青年贝多芬’系列音乐会的作品演奏,很多作品都是贝多芬在20多岁写成的,在演奏这样的作品时,观众就会发现,经常在某个片段、某个章节,会出现我们常常说的‘魔音’,这是我们听一场音乐会非常重要的。这个全部由年轻人组成的乐团之所以会常常出现这样的‘魔音’就是因为他们年轻、精力旺盛,所以往往一场音乐会的高潮的片段或是柔情的片段,作为年轻人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李喆提到,尽管乐团的成员都很年轻,但是大多数都有国外留学的背景,并且是百里挑一的优秀人才,有着全新的音乐视角和理念,这也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其他乐团的一大区别。

乐季将有百场演出

据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经理任小珑介绍,从明年开始,国家的剧院管弦乐团将在指挥吕嘉的带领下,以乐季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通常从三月到次年四月为一个乐季,而今年下半年的乐季则是乐团的首次“试水”。任小珑表示:“一个乐团乐季的演出,会有很多的坚守,同时也会有很多的创新,并不是简单地把曲目挖出来演奏,而作为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一直是一个演奏歌剧和交响乐音乐会的两栖乐团,因此,在每年的乐季中也将突出这两方面的特点。”

任小珑介绍:“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乐季演出计划每年100场左右,其中有60多场为歌剧演出,在三四十场的交响乐演出中,会有12套至15套的完整交响乐的演出曲目。同时会兼顾到古典曲目和现代曲目的平衡以及国外交响乐曲目、国内音乐家作品的平衡。任小珑说:“一个乐团的成长就像是一个漫长的旅程,这个旅程中不光有指挥、有音乐家、有作品,同时还要有沿途呐喊的乐迷、观众,因此国家管弦乐团除了每年在大剧院举行的演出外,还会进社区、学校进行古典音乐的公益演出,培养自己的忠实观众。

挑战更多歌剧剧目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经理任小珑介绍,今年7月一直到2014年3月,是乐团首次以“乐季”的形式试水,乐团将挑战更加丰富的歌剧剧目,继续发挥两栖乐团的优势:在歌剧方面,乐团将复排《塞维利亚理发师》《假面舞会》《洪湖赤卫队》《图兰朵》等中外歌剧;而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多尼采蒂的《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以及叶小纲的《牡丹亭》将是乐团首次演出。

除此之外,音乐会将是乐团极力打造的品牌项目,在2013年下半年,乐团将推出12场交响乐以及两场室内乐的演出,这其中包括与列宾、陈佐湟、张国勇、吕嘉、谭盾、陈萨和徐洪等著名音乐家合作。国家大剧院此次推出的“系列音乐会”较之以往更注重音乐会的内容、思想性和逻辑性,“系列音乐会”的每场演出也都有鲜明的主题,包括法国印象派到南美风情的“音乐旅行”、“布里顿诞辰100年”“威尔第Gala”等。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