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舞剧《牡丹亭》亮相后现代风格有惊喜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11-15 14:58:56 | 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11月14日晚,作为第十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项目,中央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牡丹亭》首度亮相上海文化广场。自2008年首演至今,该剧前后共改了三稿,在北京人艺导演李六乙的把控下,该剧在剧作结构、戏剧走向、人物变化、场景安排上都做了微调,但二幕六场的基本框架没变。该剧由郭文景作曲、费波编舞。

昨晚演出现场,该剧借助一段德彪西的印象交响诗《牧神午后》开启了杜丽娘百无聊赖的慵懒思春情绪,舞台上斜插一根大树枝代表了杜丽娘梦中的后花园。《牧神午后》淡去之后,昆曲《惊梦》中的一段“山羊坡”顺势咿呀唱起来。郭文景以西方古典音乐与中国传统昆曲结合的创作手法,观众完全没有突兀的违和感,反倒是有一种时空穿越的惊喜。

舞剧以杜丽娘与柳梦梅在冥间的大红色婚礼做结,大片红色梅花飘落在贯穿全剧的红色座椅上,白衣杜丽娘在剧中的舞蹈也大部分围绕这部座椅展开,它以象征手法代表了杜丽娘的闺阁以及潜在的封建社会。该剧的配乐也成为备受好评的亮点。

和昆曲中的杜丽娘独自一人演唱不同,芭蕾舞剧《牡丹亭》将杜丽娘这一纤巧瘦弱的思春女子变成了三个。中芭首席演员朱妍和张剑,分别扮演了徜徉于后花园的怀春少女白衣杜丽娘,以及展现原始自我和真实欲望的红衣杜丽娘。整个剧作的旁观叙述者蓝衣杜丽娘,则由中芭专门邀请的一位昆曲演员扮演。中芭青年男演员邢亮,扮演了剧中的柳梦梅一角。据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介绍,每次巡演,“我们都会请北京昆曲剧团的乐团来伴奏中国乐曲,蓝衣杜丽娘也是在现场演唱昆曲。”

该剧在舞台和舞美设计上,走的是后现代和象征主义风格,舞美和道具的线条设计都简约明快,以大写意手法贯穿全剧创作。比如,一团吊在半空中的红色火焰象征了杜丽娘被压制于内心的欲望,一方躺在舞台中央的四方形道具,代表了杜丽娘与柳梦梅在梦中交合的床。

冯英昨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说,《牡丹亭》由日本服装设计师和田惠美、德国舞美设计师米歇尔·西蒙以及国内作曲家郭文景、灯光设计师韩江加盟,是一次国际团队合作,这也是中央芭蕾舞团第二次参演国际艺术节。此外,中芭一线演员现有67名,这次都到了上海,参与11月16日至17日《红色娘子军》的两场演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