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杰耶夫与小提琴手莎拉·张。
还是那双宽大、厚实、柔软的手掌,还是那个像展翅低飞的海鸟一样庞大的身躯,3月1日晚,指挥大师捷杰耶夫再一次站在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
“这个乐团真是听出好来了!”“第一声,就知道水平了!”诸如此类的赞美声从观众的嘴中不断飘出,就连一贯苛刻的乐评人都一个劲儿说“挑不出毛病了”。显然,捷杰耶夫与伦敦交响乐团带来的这场音乐会,令观众深深折服、久久沉醉。
作为成立于1904年的乐坛百年“老字号”,伦敦交响乐团此番是首次踏访国家大剧院,同时也是首次由乐团首席指挥捷杰耶夫“御驾亲征”。大团与大师的强势组合,不仅吸引了众多普通观众,还有诸多音乐界人士,包括老中青三代乐评人,以及像小柯这样的流行音乐制作人。
不知是不是因为捷杰耶夫来自俄罗斯的原因,伦敦交响乐团带来的两部重头曲目都是俄罗斯作曲家的不朽之作—肖斯塔科维奇的《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所以,在首先听完曲目单上的唯一一首英国作品—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的《四首海的间奏曲》之后,观众更期待检验一下乐团如何烹制俄罗斯大餐。
正如观众们褒奖的那样,俄罗斯“音乐沙皇”捷杰耶夫与英国“百年老店”伦敦交响乐团的合作珠联璧合、水乳交融。捷杰耶夫从不使用指挥棒,却能将手指无限延长,以明确、清晰的指令,指引着乐团在乐曲中“穿行”,或强或弱,或轻或重,或明或暗,或急或缓。
在捷杰耶夫与伦敦交响乐团这场醉人缠绵的“跨国恋”中,美籍韩裔小提琴家莎拉·张显然是制造甜蜜、激情与疯狂的神奇因子。它让肖斯塔科维奇的《a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如她身穿的红色礼服一样张扬、炫目。
或是独语,或是与乐队遥相呼应,莎拉·张的琴声充满个性,娴静时如凌波微步,浓烈时宛若一团跳动的火焰,在舞台上前后挪移,不时地踢出右脚,鲜红的裙裾也随之轻轻挑起。同时,她的身体会大幅度后仰,黑色的长发随之甩动,而快速敏捷的运弓甚至拉断了琴弓的几根鬃毛,待片刻停顿时,她顺手扯下断开的琴弓毛,继而接着制造音乐狂澜……劲爆、狂野的呈现之余,莎拉·张将观众带入了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复杂、纠结、纷乱的内心世界。而这,也许才是观众一遍遍对她报以热烈掌声的本初缘由。
音乐会下半场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捷杰耶夫和伦敦交响乐团精妙的配合,仿佛榨干了音乐的每一分感情,尤其是乐曲的第三乐章,积蓄已久的悲怆感剧烈爆发,让在场观众情难自已,有些人禁不住鼓起掌来,这也是整场音乐会观众唯一的一次“出格”举动,却完全是出于情感的冲动。
一次次的谢幕,观众的热情难以抵挡。曲毕,捷杰耶夫率领乐队加演了一段两分钟的《睡美人》以及影片《星球大战》主题曲。鲜为人知的是,在捷杰耶夫看来,《第六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最后一首交响曲,巅峰之作,不能再添加任何东西,所以他有个惯例,在“悲怆”之后从不加演。然而,这一次,在北京,他破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