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演出

新世纪戏剧发展及生态调查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5-28 15:20:24 | 文章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世纪戏剧发展及生态调查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剧照

新世纪戏剧发展及生态调查

大型音乐话剧《肖邦》排练现场(曹志钢摄)

新世纪戏剧发展及生态调查

明星版《红玫瑰与白玫瑰》剧照

新世纪为中国戏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5月27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大型音乐话剧《肖邦》正在紧张排练。

今年是肖邦诞辰200周年,音乐家一生与波兰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铸就了他的生命传奇,他与乔治·桑的感情纠葛更是文化研究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这部音乐话剧将于6月11日推出。剧中的肖邦将由三位来自中国和波兰的钢琴家和话剧演员共同出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周志强说。

除了日常工作,2010年,周志强忙着做一件事:看戏。从城南看到城北,从重庆看到广州。在他的生活中,每晚7:30到9:30这一档时间永远是留给戏剧的。“这事工作量不小,得靠热情和敬业来支撑。”他说。

话剧演员出身的周志强,对戏剧堪称挑剔,看到好戏便热血沸腾,看到烂戏便义愤填膺。“走下舞台多年,感觉没有了,感情却越来越真挚,越来越充沛。”中国戏剧这些年来的所谓“华丽转身”让他感慨万端。以话剧为例,诞辰百年之时就呈现着一片兴旺景象的中国话剧,到了2008年、2009年更是异常火爆,据北京演出家协会统计,2009年北京市演出市场票房9.33亿,远远超过北京地区电影票房。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方广场的先锋剧场见证了中国戏剧的起起伏伏,在文化市场中拼杀多年的总经理傅维伯已习惯用数字说话:“先锋剧场有300个座位,2008年全年演出334场,2009年332场。”这是两个让他深感骄傲的数字,几乎每天都有剧作在这里上演。

“进入新世纪,中国戏剧在三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谈到新世纪以来中国戏剧的发展时,剧作家罗怀臻说:“一是作为中国戏剧主体的戏曲表演艺术正理性而自觉地向传统回归,二是话剧、歌剧、舞剧在国际舞台上更多主动参与积极展示,三是以新兴小剧场为代表的民间民营剧社回归戏剧本体的探索。”据不完全统计,戏剧演出已经占据整个舞台演出市场的40%。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无疑是中国戏剧发展环境最好的时期,经济的进步给戏剧提供了充裕的物质条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季国平说,他以戏曲为例对近年来戏剧的发展状况进行剖析:“戏曲艺术表演形式不断发展,表现手法更加丰富,产生了一批优秀剧目,留下不少动人心魄之作,例如昆曲《牡丹亭》、豫剧《陈因旧故》、苏州滑稽戏《顾家姆妈》、秦腔《大树西迁》、豫剧《村官李天成》、京剧《生活秀》等优秀剧目,这些剧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保留了传统的戏剧内核,又切入时代精神的气息,切合了当代观众的审美。”

喧嚣的票房背后是精品的极度匮乏

戏剧票房一片火爆,但遗憾的是,这些年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戏剧作品仍然有限,“大多是泡沫,有些是垃圾,有些甚至是倒退。”一位叫做“生命的翅膀”的网友在博客中写道。喧嚣的票房背后,是精品的极度匮乏。

缺乏原创使得戏剧发展缺乏动力。进入2010年,相较于前两年的兴盛,戏剧市场开始萎缩,多年形成的良性循环出现蚁溃。“每推出一场演出,我们都得掐着指头计算,算时间,算周期,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在市场上寻找档期,寻找机遇。”傅维伯道。对于一部好的戏剧作品来说,为它寻找合适的演出机会甚至比创作更艰难,一不留神就会步入陷阱,一个艺术节、一场晋京演出、一部电影大片、一部电视连续剧、一场足球赛,对它来说也许都是致命的打击。中国戏剧的受众群体仍不稳定,很容易被其他新鲜刺激分流。

在戏剧艺术繁荣的征象之下,我们有必要对戏剧发展的这些误区予以警惕。罗怀臻说,近年来,为促进戏剧创新,各级政府设置了不同形式不同类别的戏剧奖项,但是评奖也带来了一个消极结果,即戏剧作品的趋同化、标准化、精致化、模式化,尽管每年都有优秀作品产生,但多注重集体诉求,忽视个体表达,这极不利于戏剧生态的健康发展。

戏剧市场上确有大浪淘沙积淀下来的真金白银,但是,不乏南郭先生的吹箫之作。一部好戏,宛如一棵大树,“枝繁叶茂的前提是优秀编剧、优秀制作、优秀导演、优秀演员、不菲的投入,就像爱迪生说过的那句话,成功等于天才乘以勤奋再乘以机遇,任何一个环节是零,结果就只能是零。”周志强说。

周志强的感慨在很多戏剧工作者那里有着激烈的回响。近年来,电影产业异军突起,为了寻找更广阔的创作空间,电影导演纷纷转向戏剧,以求灵感,这使得原本已经清寂的戏剧舞台变得更加原创缺失、底气不足。“重舞台、重外在、重形式、重投入、重技术,轻创作、轻内容、轻表演、轻思考、轻手法是中国戏曲发展的一大硬伤,”季国平说,“京剧表演艺术家裴艳玲曾站在华美绝伦的舞台说过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舞台花里胡哨,压得人喘不过气,哪里还有艺术家的表演空间?’中国戏曲的特质是轻灵、写意,与此相反,很多剧目将大量的投资花费在舞台美术、服装道具上,艺术发展的本末倒置,是对艺术的致命伤害。”戏剧制作人李东可以说是戏剧的最热情观众,对于2003年开始登陆北京的贺岁话剧“麻花”系列,他在一篇访谈中说:“观众都在笑,完全不明白他们为什么笑,笑得你都想哭。”最令人气愤的是,对于那些初入戏剧之门的年轻观众来说,大量有票房无品质的商业戏剧是个不小的误导,“难道,这就是中国戏剧吗?”周志强质问。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