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文物在战乱中哭泣 失窃瑰宝何时回家

文物在战乱中哭泣 失窃瑰宝何时回家

时间: 2011-02-16 16:17:13 |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收藏 >

楔形文字

世界文化遗产柏威夏寺成为柬埔寨与泰国的战场,埃及国家博物馆包括“镇馆之宝”法老雕像在内的18件天价文物不翼而飞,伊拉克战争以来已经流失了多达1.4万件文物……像瘟疫一样的战乱,给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极高价值的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带来一场浩劫。

文物的价值,在于从不同侧面反映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但现在,战乱正残忍地抹去整个人类最初的记忆。

上万件伊拉克文物不知去向

数百件伊拉克文物历尽磨难之后终于回归故土,其中包括亚述女王的金耳坠、拥有4000多年历史的神圣雕像、楔形文字石碑等。然而,这些不过是劫后余生的少数幸运儿,大部分文物不是毁于战火,便是不翼而飞,因其太过珍贵、太过出名,甚至在黑市上也难觅踪影。

文物追索曙光初现

《博物馆新闻周刊》曾形容“唯一能够与战后的伊拉克博物馆相比的只有月球表面了”,美军的炮弹在人类文明的摇篮上炸出了“深达16英尺的火山坑”,无数珍贵的“楔形文字书简、古代卷轴、法老雕像”——这些有望揭开文明起源之谜的钥匙成了文物贩子敛财的工具,流离失所,不知去向。

在各国政府及私人收藏家的协助下,伊拉克当局的不懈追讨终于初见成效:542件文物最近得以回归故土。其中包括一对亚述女王生前佩戴的金耳坠,该耳坠22年前出土于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尼姆鲁德皇陵,迄今为止仅公开展出过两次,去年十二月曾出现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后因伊拉克政府下达最后通牒方才逃过一劫。另一件国宝级文物则是亚述国王Entemena的玄武岩无头像,Entemena在公元前2400年前后执掌大权,该雕像被认为是侵略者从首府拉喀什夺取的战利品。

文物追索长路漫漫

542这个数字与伊拉克战争以来流失的1.4万件文物相比,只能说是沧海一粟。那么,剩下的1万多件文物究竟流落在何方?

在美国学者拟定的“40件顶尖流失文物”名单中,伊拉克六成国宝级文物——包括苏美尔人雕像、象牙嵌黄金狮子像、胜利女神铜质头像——依然不知去向,即使在黑市上亦难觅踪影,只因其太过出名,价值难以估量。至于那些暂归西班牙博物馆所有的楔形文字石碑,伊拉克政府只有全力搜集更多证据,才有希望将它们迎回故土。

由美国寄回伊拉克总理办公室的632件文物失踪之谜,更像是一个离奇的侦探小说故事。这些文物多是经过密封的小型工艺品,如可兼作印章的古代石刻、楔形文字石碑等。然而,没有人知道它们是如何逃离守卫森严的总理府的。

如果连总理府都成是非之地,那么,人潮涌动的博物馆大厅简直如同埋藏着无数定时炸弹的火药库。更何况,时至今日,伊拉克仍未能摆脱自杀性袭击等各类流血事件的阴影。因此,完璧归赵的金耳坠依然静静地躺在银行的保险柜中,而不是陈列于博物馆大厅,也就不足为奇了。

世界文化遗产成战场

继2008年7月晋级世界文化遗产之后,位于柬埔寨与泰国边境的千年古刹柏威夏寺再度成为全球舆论焦点:自2月4日起,柬泰两国陈兵于柏威夏寺南北两侧,双方数度交火,迄今为止共造成11人死亡,15000余人流离失所,绵延数十年的古寺之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古刹里的炮火

在海拔525米的摩艾丹崖顶,全副武装的士兵潜伏在加强型碉堡内,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与血腥味,不远处是拥有近千年历史的柏威夏寺,黑灰色的外墙在泰军炮火的轰击下,已开始小块剥落。墙后精心布置的沙袋掩体与峡谷中的泰军碉堡遥遥相对。延伸至寺庙入口处的160级石阶上,荷枪实弹的柬埔寨士兵严阵以待,却难掩疲惫之色,脚下散落着火箭残骸。一道长长的石堤通往正殿,两侧的炮台虎视眈眈,附近焦黑的山坡、残破的枝丫无一不显示出连日激战的残酷。走近砂岩拱门,溅落在地板上的干涸的血迹更是触目惊心,一位被炮弹炸成重伤的士兵曾在这里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究竟是什么让一座千年古刹变成了令人心悸的战场?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历史悠久、地势险要的柏威夏寺一直都是柬埔寨与泰国边境争端的焦点所在。

柏威夏寺始建于公元九世纪的孔科王国,供奉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毁灭之神湿婆。公元十世纪,随着孔科王国的消亡,柏威夏寺并入高棉帝国的版图,在多年扩建之后形成了今日的规模。十三世纪后,柏威夏寺开始融合佛教元素,成为高棉帝国最负盛名的石宫建筑。这座千年古刹位于海拔525米的马夸山摩艾丹崖顶,建筑风格与吴哥窟相似,遗址分布在长800米,宽400米范围的峭壁上,内有风格独特的精美石雕、错落有致的走道和阶梯。柏威夏寺“将自然景观与宗教功能融为一体”,具有无与伦比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因而于2008年7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谓实至名归。

然而,这一好消息却遭到泰国总理阿披实的抗议。来自泰国官方的消息称,泰国曾与柬埔寨达成协议共同申遗,后者却在最后关头“背信弃义”、单独行动,令泰国政府大为光火。要知道,当初泰国将柏威夏寺“拱手让人”,从某方面来看亦是法国人出尔反尔的结果。1907年,暹罗(泰国)当局与统治柬埔寨的法国殖民者划分边界时,双方约定将柏威夏寺划入暹罗境内。然而,1年后法国人绘制完成的边界地图却将柏威夏寺标在柬埔寨一侧,暹罗当局对此保持了令人费解的沉默,这一模棱两可的态度令泰国在1962年的国际领土诉讼中败北。此后四十年中,两国一直维持着表面上的平静,尽管柏威夏寺已归柬埔寨所有,游客却只能从泰国一侧的四色菊府入寺参观。“单边申遗”无疑引爆了一颗埋藏多年的定时炸弹,领土争端不断升级,千年古刹或将成为这场战争最大的祭品。

1  2  3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