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博报

顾振清:美术馆不是提款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6-07 20:08:26 | 文章来源: 顾振清的博客

——顾振清访谈录

库艺术(以下简称“库”):关于美术馆这个定义,可能由于今天中国艺术生态的不健全,在概念上有一些令我们感到模糊。首先想请您比较一下画廊和艺术空间、艺术中心和美术馆之间的界限或者区别,是否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顾振清(以下简称“顾”):美术馆主要有几个重要的功能:一、展览,展示一个国家、地区或者是国际的当代文化的视觉创造;二、收藏,收藏中外艺术精品;三、教育,包括公共推广和艺术教育,向社会推广审美经验和当代艺术经验。

美术馆不应该有市场功能,美术馆还有其它辅助功能,比如研讨会、论坛、编辑出版、文献整理和检索服务、艺术商店及休闲空间。很多人逛美术馆后去咖啡厅休闲;去艺术衍生品商店购物,以装点、改善家庭布置,提高生活质量。这些功能都是辅助的。

当代美术馆又增加了一个功能,就是引领社会文化和审美的潮流、倾向。它有很多审美先觉、跨界探索与开拓的工作要做。所以,从小众创新,扩展到大众流行,美术馆往往引领了一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创造。

画廊的功能,就是展览和销售。如果有画廊做收藏的话,这就是更高级的画廊。一般的商业画廊只做展览和销售。专业画廊,则还要做艺术家代理和推广,还要做收藏。中国这种专业画廊比较少。很多收藏家转型成画廊业主之后,才有所谓画廊收藏。国外好多老牌画廊一做几十年,或一做几代人。它们不看重急功近利的操作和炒作,强调自身品牌和人脉资源的积累,着力长线的制度建设。这些画廊建立影响力以后,会做一些长线的收藏。有的长线收藏也是想销售的,而且往往获利空间可观。

所谓艺术空间和艺术中心,只是中国的叫法。艺术中心一词在国外是听不懂的,不是一种机构分类。中国大陆、台湾的艺术中心基本上都是画廊。说到空间,我们把它分为两类:一类叫非营利空间。非营利空间也是非营利机构,它们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进行展览、教育、公共推广、收藏工作的一些机构。他们唯独没有市场销售的功能。当下中国就独创了一种策展人空间,既做一些非营利的项目,引导当代艺术的实验倾向和潮流,但是为了生存又必须得卖作品。这是在中国独有的。作为营利艺术空间的策展人空间,在中国已出现多个,甚至影响了东南亚、南亚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但是这种艺术机制上属于中国的自主创新,在欧美有人接受,有人不接受。

库:像尤伦斯和伊比利亚这种呢?

顾: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我不好去说它,因为这个机构离得太近了。还是你去问它是什么吧。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是美术馆。艺术中心由此也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画廊,大部分大陆、港台的艺术中心都是画廊。另一类是尤伦斯式的美术馆。很少有美术馆叫中心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是一个特例。

库:我们现在谈一下关于收藏的问题,好像国内的美术馆藏品都很少……

顾:这是国内的一个特色。因为艺术还没有得到政府足够的重视,所以中国很多美术馆的收藏都不够、甚至匮乏。因为,中国的美术馆有一个发展中的历史渊源,1980年代前,中国的国家级、省级美术馆不能算是公共美术馆,只能算是意识形态的思想阵地;到了地市级、县级就只有“群众文化艺术馆”,担负了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功能。所以,中国以前的美术馆都属于国家意识形态的阵地,宣传功能优先,倒也兼具了展示、收藏的功能。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以1989年“现代艺术大展”进入中国美术馆为标志,中国的美术馆系统才有稍有解冻、稍有功能转型。1989年,国家级美术馆反倒成了率先吃螃蟹的人,开始间断性承担一种现代艺术、当代艺术的展示功能,但很快又被批判下去了。1990年代,中国的美术馆并没有真正承担现当代艺术的收藏和教育功能,展示上或有零星尝试,但无关大局。中国的当代艺术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国内属于地下、半地下文化的中国当代艺术,在欧美的美术馆、双年展上却获得巨大声誉。这样的艺术事实导致当时的中国当代艺术精品大量流失国外。中国的美术馆真正走向公共美术馆机制是2000年,以第三届上海国际双年展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为标志。上海双年展引进国际策展人机制,激发并有效推动了整个中国的美术馆机制向公共美术馆行形态的艰难转型。不过,几年以后,国内的美术馆发现,想转型为欧美式的美术馆又转不过去,毕竟缺乏相应的外部社会条件。于是,中国的美术馆塑造成了一种独一无二的经营性的中国模式。这种大部分展览仍然收场租费的中国模式,是美术馆在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尴尬,并不是成熟模式。这种转型期的状态跟当下的国情有关系。

库:刚才您说的尴尬,我观察到除了收藏的问题,很多美术馆都具有租用场地的性质。

顾:美术馆租用场地,这样等于放低了美术馆的学术门槛儿,使得美术馆在展览上学术性立场就没有真正的准入机制来配套。这样,美术馆就没有办法真正保持学术质量、品味和格调。一个美术馆,如果没有开宗明义的公共美术馆原则及其一系列建章立制的阳光规则,就会导致潜规则盛行。当下,中国的美术馆从国家级到省市级,从公立到私立,都是沿用老套的场地租用的方式来谋生。这其实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美术馆系统力求从内部搞活经济、作微调式体制改革的一种结果。因为,美术馆要养那么多人,国家拨的款又不够,只好各自便宜行事了。事实上,经济崛起的中国,并没有形成一个有助于艺术赞助机制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美术馆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从国家政策到整个社会配套,基本都没准备好。第一,中国并没有一个企业、或个人捐赠给美术馆资金和作品,就有可能享受免税、减税优惠的完整政策。第二,公共建设工程方面,中国大陆也没有限定有百分之几、或者是千分之几必须用来投入公共艺术项目的法规。第三,民间申请基金会还没有完全自由。第四,政府对美术馆执照审查和批准还比较谨慎。等等。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美术馆在中国发展的先天不足和营养不良。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