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方,进入现代化的诸多事情都与上海有关。他不光是城市大和繁华,而且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体育也人才辈出。在我少不更事的童年,一个远房叔叔曾经在上海呆过几天,那会儿在我的眼里他可是个见过大世面的神仙,能听他聊上海的稀罕事,是我最幸福的时刻。于是就经常梦想,总会有一天我也到上海去看看高楼,逛逛外滩。第一次去上海是我在浙江当兵时,受上海电视台邀请我们宣传队拍录像,去之前长官再三叮嘱大家,不要光顾看高楼胡乱瞎转,不要急着看女孩子忘过马路,千万别跳到黄浦江游泳。。。我们这些当兵的大多数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土包子,生怕我们们丢部队的人,动员会上没完没了的唠叨,也无法挡住我们还照样在上海出洋相。我就是现在见了上海的人还是有一种想笑自己的感觉。自从喜欢上绘画,陈逸飞和陈丹青也是我谈论油画时提到最多的人名,中国的油画界也因“二陈”的出现而有时代的不少闪光点。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的认识和想法都在发生着变化,我现在才有斗胆尝试着从学术的浅薄认识上去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也算是为引玉而抛砖吧。
陈逸飞是商业艺术市场的幸运儿,也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油画家,为艺术时尚的市场化不停地工作,劳累过度而不幸去世,这不仅是一个人的悲剧,也是一个社会时段的遗憾。他在政治艺术的时潮中崛起继而出名,比较早的去西方发达国家生活,靠着自己的智慧和辛劳很快就进入了商业油画艺术的创作领域。在那个大家都想钱的年代,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个油画国内画家进入国际市场的标帅。现在仍然有不少人钟情于他的绘画,不断地办展和拍卖,不否认他的艺术追求方面还具有相当的水平,也证明有不少欣赏他的绘画的人群还存在。但是真正要从文化艺术的角度去讲,他绘画艺术的视觉智慧高度还不够,造型和构思是一种戏剧化的人物表演,尽管技巧不错,但还是没有语言风格的写实。显示不出来在中国文化艺术方面的内在追求。这也是我们生存的社会从政治斗争时代走向市场化;有着一切都会商业化的起初时代所无法摆脱的无奈。唯美、世俗,迎合一般人的审美趣味,甚至于有讨好之嫌疑。价格不菲、交易活跃,遗憾的是他的绘画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中可能会没有较高的地位。
同是上海人的陈丹青却与他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全国美术圈子内外二人都有着几乎等同大小的影响力,尤其是后者让青年学子更是趋之若鹜,这种热情我都感到有些可怕,过分的热情有时候接近一种酷刑。我也很喜欢他的文字趣味,文章写的有模有样,机智、幽默是天生的语言智慧,文字中有许多阅读的“彩头”;就是真正专业写作的人也不得不刮目相看。1975年我在南京军区当兵时就看过他的不少习作照片,那时我就巴望如能见到陈丹青一面,向其请教是一件美事。因慕其名,我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到北京就立马去中央美院拜访刚刚读完研究生的他。那时的他准备出国,和妻子同住一个学生宿舍,初次见面的印象给人感觉两人都很有学养,尤其他妻子具有东方纯朴的典雅与美丽,让我心里长久地暗暗称奇,他听着交响乐画着西藏题材的油画,让我们看了他在西藏画的几百张速写,话语不多没有说教,最后亲自送别我们到校门口,他待人的平易叫我现在想起来还有点感动。再次见面时已经是十多年后我在中央美院进修,他回国给研修生上课。因为长时间不动笔画画写生技法有些生疏,喜欢拿着摄像机到处拍个不停,哪怕见到一头猪也不放过。他讲座时不停地抽烟,不管是天南海北总是有些见地。唯一不舒服的是他的脏话连连叫人不堪入耳{也许是有些“行为”的企图};现在看来可能是内心烦躁,理解人的宽容度还有些不够。我读了他写的几本书,虽然文字独到,阅读起来乐趣不少,如果往深处仔细品味,感觉到在中国文化的认知上好像有些欠缺。他的博客说的比较实在也的确有些道理,言论虽然“愤青”,但性情真诚。这几年在国内名望大增,书出了一本又一本;画卖的也不错,有了钱能过上优越的日子了。他也到了一定的年龄,自己就会慢慢的调整,渐渐地对国内的现实有了一定的理解和适应。虽然近来画了有些想法的创作,但还是不尽人意。他不仅聪明而且也是个明白人,敢于承认自己的作品的由来是从苏派过渡到法国的巴比松,坦认自己没什么高招{有点坦诚和谦虚},不管绘画市场如何,他起码不想重复自己,进行多方位的继续探索。从实际上讲,在那个年代他的写实技法水平在国内是个顶峰,出国后至今没有大的突破。我发觉他和陈逸飞不同的是企图走西方油画的传统与正经,当时势的发展使自己的艺术不能达到潜意识的愿望时,便戛然而止地停住了复制以前。虽然现在画的有点无可奈何,但也不会中断个人艺术的探索。
历史的特定时段往往以表面的呈现给一些人腾起的瞬间,那时的人由于各种原因比现在单纯,只有政治的限定,没有商业的缠绕,权利和金钱的欲望比现在要弱得多。所以,陈丹青的出现对当时的画家们有相当的冲击和影响。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社会在变化、时代在发展、各个阶层都有所转化和提高、大家对事物的认知也在往高层次上接近。艺术的自由状态逐渐扩大,人们对本国文化及传承也越来越重视和正视。如果不去真正系统的了解中国文化的传统,并在外来艺术里有所恰当结合和表现,才能使自己具有独立的绘画语言。从目前我所见闻的信息来看他显然是还有一些距离,尽管画了不少书籍和画册,其实还是一种与表现无关的看法,照相式的真实复显,还没有形成绘画语言的独特风格。他已早成为媒体人物,也给他带来了利益和些许烦恼,同时也成为人们一时的谈资。
陈丹青也是个正常的人,人总会有他的局限性和片面,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中,如果还在喋喋不休地谈论他,除了幼稚的心态没有变化外就是我们对文化艺术认知有了一定的停滞不前。陈逸飞已作古,我们也还会怀念他。陈丹青还年轻,我们应该给予他希望。让人家有一些安宁的空间,才能不停的扬弃不断的去提高,况且艺术风格的形成不是一两年就能做到的事。我真诚地希望他静下心来作作学问,不再去骂人{也可能现在不骂了}、狠狠心不再抽烟、为了你美丽的老婆和家人、也为了别人和自己的健康长寿,陈丹青还是啊拉陈丹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