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评论] 再说当代艺术市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7-09-27 09:16:14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不会崩盘

  第一:中国今天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艺术市场,既然没有形成就不存在崩与不崩;第二: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是建立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的,如果中国的政治经济不发生重大的变故,例如战争、政变、经济萧条、经济危机等等一系列影响全国的变故,那么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就不会受到重大影响。

  持会崩盘或已经崩盘观点是因为心虚

  认为市场将崩盘或已崩盘观点的大多数是靠艺术暴富的人或机构。他们不能冷静正确的看待问题,在完全没有作好准备时就面临暴富,这样的感受既不真实又不牢靠,患得患失,心虚恐惧,完全无法把握未来,所以得出崩盘或将崩盘的结论。这样的情况大概相似于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暴发户,暂且把他们称之为艺术暴发户。

  中国目前的艺术家和艺术品的数量远远不够

  从目前现有的艺术家数量来看,就这些艺术家来支撑作为有13亿人口的中国艺术事业从比例上看是远远不够的。同样与艺术有关的相关行业也远远不够,例如美术馆、画廊、艺术媒体、艺术批评等等。

  艺术发展的速度太快,是在拔苗助长

  虽然中国目前的艺术数量从比例上看远远不够,但目前的中国社会还没有作好接受当代艺术和艺术家的准备,还需要一段时间。然而中国的艺术家特别是北京艺术区的发展速度又太快。艺术家和艺术社区发展的速度超过了社会的接受速度,所以近期北京出现了艺术过度膨胀的假象。这种现象让大多数受众感到不适,包括社会大众、收藏群体、艺术家、艺术机构等等。这样的不适只是一个艺术发展的速度问题,不是艺术本身存在问题。速度问题是中国社会普遍面临但又没有办法的问题。

  市场只选择符合市场标准的艺术家

  目前的艺术暴富和艺术发展的拔苗助长等等泡沫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将会冷静下来,这时市场会筛选出一些艺术家和作品。这种冷静不是崩盘而是市场在泡沫后进入正常正规的轨道运行,正常化的艺术市场将淘汰一批投机行为的艺术家和机构,选择出符合市场标准的艺术家和作品进行长期良性的商业运作。市场选择出的符合市场标准的艺术家和作品具备商业化的属性。

  市场选择的好商品不等于好艺术品

  经过市场过滤后,选择出的艺术家符合市场的标准具备商业的属性,但不一定符合艺术标准具备艺术属性。市场选择好卖的艺术家,好卖的艺术家不等于好艺术家,商业性好的艺术不等于好艺术。好的艺术品也许可以成为好的商品,但好商品不一定就是好的艺术品。尽管我们现在缺乏一套明确的衡量艺术的标准,但也不能用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来衡量艺术。那么什么才是衡量艺术的标准?这个问题需要讨论,但无论讨论的结果如何,商业标准肯定不是艺术标准。

  中国艺术的明天是美好的

  虽然目前的艺术发展速度快于社会的接受程度,这种拔苗助长会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正常发展产生影响,但社会最终广泛接受当代艺术的哪天还是会来临,中国经济发展起来后必然要导致文化上向前发展,这是必然规律,所以艺术的明天终究是光明而美好的。不过这需要大家的耐心,以及中国稳定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

  艺术家卖作品将日常化

  今天大家乐于谈论卖作品,是因为大家曾经太穷了,没想过可以靠作品发财。虽然今天的中国艺术市场形式大好,但真正好卖的还是少数。当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真正建立起来后,卖作品只是一件日常化的事件。那时大家都会对此司空见惯。当大家对卖作品司空见惯后,会把精力放在艺术问题上,而不是商业问题上。

  北京只需要一个798

  北京现在有很多艺术社区,主要的有通州宋庄、798艺术区、酒厂国际艺术园、索家村国际艺术营、费家村、草场地、艺术东区、环铁国际艺术城、东营、一号地、奶子房、长店村等等。在这么多的社区中基本上都是艺术家工作室的工作区域。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北京只需要一个。无论从交通、容量、多样性、创建时间等等各方面来看,798的优势都是所有艺术区中得天独厚的。798作为北京这座城市的当代文化名片已经被全世界认可。作为有13亿人口的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每个省都需要一个像798这样能够展示和储存城市自身当代文化的窗口和区域。

薛滔
2007年9月24日星期一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评论】拓展主流  铸就辉煌
· 【评论】中国的设计师不缺乏智慧,缺乏的是社会对他们的认同--吕敬人
· [评论] 心灵的方向——艺术家许英来
· [评论] 心灵的方向——艺术家许英来
· [评论]看《帝国》后对中国戏剧现状举手发言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