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影戏华彩——中国美术馆藏皮影珍品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7-06-01 13:40:59 | 文章来源: 中国美术馆

展览名称:影戏华彩——中国美术馆藏皮影珍品展

展览时间:2007.06.01 至 2007.06.13 12:00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展览场地:4号展厅

展览介绍: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影戏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成为中国民间艺术天宇中极为璀璨的一颗明星,千百年间,影戏曾经华彩勃发,领尽风骚。20世纪以来,随着影视艺术与各种现代娱乐形式的兴盛,影戏之光日趋黯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到来之际,我们精选一批馆藏皮影珍品,让大家再度领略影戏艺术之熠熠华彩。

关于影戏的起源,学界至今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可上溯至周代,也有记载说汉武帝时期,宫娥们曾剪桐叶影以娱乐,此时的影人是为皮影之萌芽。唐代曾用影人演讲佛事,弘扬佛法。宋人笔记记载有很多影戏的内容,可见当时影戏已很普遍。影戏初为素纸雕簇,后改为刻皮设色,至皮影鼎盛时期的明、清两代,演出剧目十分丰富,雕簇技艺极为精巧,用皮以牛皮和羊皮为主。全国出现了陕西华阴、华县的西部皮影、河北滦州的北方皮影以及临安“绘革社”的南方皮影三大皮影中心和南北两大皮影造型体系。自南宋起,中国的皮影作为友好的使者远渡重洋,经元、明、清三代陆续传播到南亚诸岛、埃及、波斯、土耳其、法国、德国等国,曾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并被电影史家认为是“电影的先驱”。

此次展出的皮影作品,以陕西东路风格为主,兼及陕西西路、山西、北京、唐山以及辽宁等地的皮影作品。创作年代上起明代,下至当代,其中以清代作品为主。共计展出作品19件套。在展览的同时,我们还特意邀请了河北唐山的皮影艺人来馆演出地道的滦州影戏,让观众们在美术馆领略这一古老艺术的神韵。

融镂刻、绘画、音乐、戏曲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影戏,是中国古老的剧种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影人既是演出的道具,又是可以独立展示的艺术品,凝聚着世代民间艺人的智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关注的今天,保护与弘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相信绚丽多姿的影戏艺术必将带给大家强烈的视觉震撼和审美愉悦。

中国美术馆8月17日讯 中国美术馆皮影戏6月1日至6月10日连续演出十天,具体时间表如下:

6月1日
        第一场 11:00——11:30
        第二场 14:00——14:30
        第三场 15:00——15:30

6月2日——6月7日
        第一场 10:00——10:30
        第二场 11:00——11:30
        第三场  14:00——14:30
        第四场  15:00——15:30

6月8日——10日
        第一场  9:30——9:45   
        第二场  10:15——10:30 
        第三场  11:00——11:15
        第四场  14:30——14:45   
        第五场  15:15——15:30  
        第六场  16:00——16:15  

6月9日展览参观延时至晚上22:00

皮影戏晚场   20:30——21:00

 

混元盒
作者:佚名
创作年代:(景)明代、(人物)清代 
规格:130×180cm

北京皮影历史悠久,由于传入的源头不同,形成东、西两派。相传明永乐年间,甘肃兰州和华亭的皮影戏传入河北涿州,唱“老虎调”,影人高达50多厘米,人称“涿州大影”。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北京举行“百戏大汇演”,其进京参加演出,后与北京早期的“梆子佛”皮影融合。班社多集中于西城的新街口到宣武门一带,故称“西城派”皮影。大约明末清初 ,流行于冀东一带的“乐亭影”传入北京,因班社多集中在东城的东四牌楼到崇文门一带,称其“东城派”皮影。西派皮影雕工精细,刻画入微,色彩典雅;东派皮影,造型夸张,色彩强烈,线条流畅;两派各有所长,然而均古朴凝重,生动艳丽,京味儿浓郁。其影人较小,一般只有25-30厘米。

《混元盒》为连台本戏,讲述玉帝命金花娘娘永镇鄱阳水府,统辖群妖。张道陵得知此事,念及金花与洪教有九世仇,恐其得势后,暗中报复,特亲自下凡龙虎山,赠与天师张捷登云履、缚妖锁、如意针、混元盒、五雷印等宝物,以降伏妖邪。此图表现的是张天师一路阐道除邪,最终被明嘉靖皇帝晋封为正一真人的故事。

剧情是明代监生赵国胜遇到一美女,当知道是狐狸精时,将狐女灌醉,并偷走狐女的灵丹吞服。后来赵科举得中,任御史巡视江西,青石、白石二妖为狐女报仇,潜入抚署,盗走赵的官印。二妖欲用人皮纸破张天师符印法力,被天师识破,并用掌心雷将黑、白二石精烧死。赵国胜因天师怒斥他助妖,十分恼怒,反诬天师邪术害人,上奏皇帝。皇帝召天师进京质询,途中天师又遭群妖加害,依靠混元盒将众妖制服。嘉靖皇帝得知张天师法力,遂敕封为正一真人。皇帝问罪赵国盛,赵畏罪潜逃。图为天师金殿见驾场面。

京剧名旦尚小云先生为母亲生日举办堂会,皮影班子为其演出了《混元盒》,倍受尚先生称赞。后来,尚将此剧改编成京剧台本,并亲自登台演出。

 

猴王出巡
作者:刘季霖
创作年代:当代
规格:130×180cm

猴王出巡是北京西派著名艺人刘季霖先生,仿制的陕西东路风格皮影作品。

刘季霖先生,生于1936年,北京人,满族,北京西派皮影传人。20世纪50年代,先后师从西派皮影著名艺人路景达、木偶艺人阎殿臣。后任北京皮影剧团编导、美术设计等职。他不拘一格,以西派为主,吸收东派和各地皮影之长,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数十年来创作了大量皮影作品。他同时还收藏了明清时期的皮影和大量民间影戏班皮影,如清代果亲王府、车王府、庄王府的遗物,其中礼烈亲王府的部分明代遗物,尤为珍贵。刘季霖于2003年将其收藏、创作的503件皮影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

作者幼时听祖父讲述皇帝出巡的盛况。后于20世纪80年代初,得见20年代末临摹的陕西东路皮影《猴王出巡》图稿五十余幅,遂产生了创作全套《猴王出巡》图的愿望。遂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查阅《钦定大清会典图》,又借阅临摹 图稿,依照原稿适当增加了一部分仪仗,创作出这部《猴王出巡》影戏。该套影戏是一部过场戏,表现了陕西东路皮影演出阵容宏大的特点。

过场戏,指为了交代剧情而安排在重点场子之间的零碎场子,为重点场子作为铺垫,一般角色较少, 剧情简单。   

 

神怪变化
作者:佚名
创作年代:民国
规格:130×180cm

神怪变化属于陕西西路皮影。咸阳以西的汉中地区宝鸡、岐山、乾县、礼泉、兴平、风翔、陇县一带的皮影属西路皮影。影人比东路的大,约40厘米,人物造型通天鼻梁,轮廓简洁,图案大方。唱腔以弦板、秦腔为主。

《神怪变化》取材于《山海经》、《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神话传说。题材有天地諸神、仙道神佛、奇禽怪兽、精妖水怪等。它们神通广大,变化莫测,既能翻江倒海,腾云驾雾;又能呼风唤雨,钻天入地,充满浪漫神奇色彩。此图中间是刑天神,传说其与天帝夺位被斩首,不甘屈服,乃以双乳为目,以脐为口,舞动盾斧。此外,还有伤残的飞虎、肋下生翅的飞马、推着火车的小鬼儿、火狮、野猪。那个长着独角长眉长须的神怪叫神吼,古代被作为明察秋毫,扬善抑恶的法官的代称,在影戏中遇有审查疑案的剧情时,执法官常常牵出神吼帮助断案。

 

 

1   2   3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2007年5月1日 对北京龙在天皮影俱乐部的歉意
· 现场表演皮影戏
· 奇女子庞彦:收藏皮影6000件
· 以雕塑语言表现皮影艺术的雕塑家钱步辉
· 太平鼓剪纸皮影 甘肃民俗将走进水车博览园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