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及普林斯顿大学共同缅怀方闻教授

时间:2019-05-14 10:18:35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方闻(1930–2018)

方闻(1930–2018)是中国古代艺术史领域的杰出学者。他于2018年10月3日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去世,享年88岁。2019年4月13日,普林斯顿艺术与考古系在普林斯顿大学教堂为方闻举办了纪念仪式。 

2019年4月13日,普林斯顿大学教堂举办的方闻教授逝世纪念活动

方闻,字闻之,1930年12月9日出生于上海。方闻从5岁开始研习书法,曾有“书法神童”之称,于十二岁在上海举办了公开的书法展览。1948年,方闻负笈美国,开始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最开始他的专业是物理,后来他很快转为欧洲历史专业,并于1951年获得本科学位。他随后在普林斯顿艺术与考古系攻读艺术史博士学位,于1958年毕业。从1954年到1999年,方闻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退休后,方闻从2004年到2007年在清华大学任教,于2009年到2012年在浙江大学任教。 

2019年4月13日,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方闻教授逝世纪念活动

在1950年代,方闻与牟复礼(Frederick W. Mote,1922—2005)在普林斯顿大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中国艺术和考古学博士学位项目。在1970年代担任系主任期间,他将摄影史和前哥伦布时期的美洲艺术囊括到艺术与考古系的教学和研究中。在方闻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首任亚洲艺术策展人期间,他扩展了美术馆在许多领域的收藏,包括来自McAlpin家族的摄影收藏和约翰·B·艾略特(John B. Elliott)的中国书法藏品,后者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亚洲以外最好的古代书法收藏之一。

从左至右:方闻夫妇、徐邦达、苏立文夫妇、萧平

方闻对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部馆藏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1971年到2000年,方闻担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特别顾问和亚洲部主任。在七十年代之前,大都会的亚洲部仅有一间展室、一个全职岗位和两位专职研究者,主要收藏有玉器、陶瓷、佛像和日本版画。在美中建交前夕,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邀请方闻来推动亚洲部(当时名为“远东部”)馆藏的扩大。三十年后,在方闻的带领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亚洲部已经拥有五十多间常设展厅和十三位专职研究者,是美国最为庞大和重要的亚洲艺术收藏。在方闻任期间,大都会完成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收购和捐赠。这包括:从画家和收藏家王己千手中买到的二十五件中国古代绘画精品,从哈里·C·帕卡德(Harry C. Packard)处获得的421件日本艺术品,从顾洛阜(John M. Crawford Jr.)处获得的中国书画作品,从安思远(Robert H. Ellsworth)处收藏到的十九和二十世纪的中国画作品,从唐炳源唐温金美(P. Y. and Kinmay W. Tang)家族收藏获得的绘画,从唐骝千(Oscar L. Tang)家族收藏获得的中国绘画等。

 

狄龙和方闻,1980年代

狄龙是华尔街街金融家、大都会博物馆长期信托者和捐赠者,他还曾担任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总统的财政部长。方闻在任期间,大都会的许多收购由狄龙基金会资助。

2019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推出“溪山无尽——中国山水画传统”第四期,谨以此展览纪念方闻在亚洲艺术作出的贡献。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正在进行的“溪山无尽——中国山水画传统”展览

展览入口处的“溪山无尽”四个字由方闻书写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正在进行的“溪山无尽——中国山水画传统”展览入口处,最左边的画是方闻夫妇1976年捐赠的石涛所作的《归棹》册页的最末一页,右边是有关方闻的纪念文字。

为纪念逝者,大都会博物馆在正在进行的“溪山无尽——中国山水画传统”展览入口处展示了方闻夫妇1976年捐赠的石涛所作的《归棹》册页的最末一页。墙上文字提到:“在方闻在大都会任职的近三十年中,方博士推动了岗位任命、展厅设立、馆藏购买、展览、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这让大都会博物馆成为国际上的亚洲艺术研究重地。大都会和亚洲艺术研究要感谢方闻所作出的贡献。”

在学术领域,方闻推动了中国古代艺术史在西方艺术史系统中的发展。他注重中国古代艺术语言的独特表达方式,关注笔墨和思想史;同时,他也通过形式分析、风格分析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与西方艺术史之间建立起方法论意义上的桥梁。他经常说:“我一生的经验,就是拿艺术品作为焦点来研究艺术史。”他对艺术品视觉语言的重视在他的教学中可见一斑。他曾经的学生,现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的何慕文(Maxwell K. Hearn)说,方闻经常在课程开始时将一幅中国书法或绘画打开放在桌子上,他随后会让学生描述作品的视觉语言,并让他们用审慎的眼光观看作品和思考。在2016年出版的方闻作品中译本自序中,他的一句话扼要的表明了这位杰出学者的治学理念:“中国绘画有其自身的视觉语言,对它们进行形式分析便是破译这种视觉语言的关键,从而得以揭示其形成的系统,拼凑出其发展历史,将中国艺术品的证据和思想史相关联,最终让我们在综合理解中国文化时将之纳入一个整体的叙事框架。”(作者:郭欣然  提供:秋萌画廊)

普林斯顿大学印刷的有关方闻的资料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