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霸成为艺术家 “2019清华美院研究生毕业展”开始啦!

时间:2019-05-13 02:40:14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展览海报

2019年5月10日到5月30日期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19届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2层4号展厅、4层7、8、14号展厅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B区展厅联合展出。共有176名硕士毕业生(其中含深圳研究生院艺术硕士27人)参加本次展览,展出作品约1000件(套)。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主持开幕式

吴蔚代表参展毕业生发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国家奖学金和特等奖学金获得者、雕塑系研究生、毕业生代表吴蔚感恩在清华美院的收获,认为这是一个与自己对话,不断寻找、发现、表达自我的过程。吴蔚介绍了自己布展的经历,表示同学们都很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作品,传承了清华的校风“行胜于言”,力图展现美院毕业生的自信、青春和正能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教授肖文陵代表指导教师发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教授、教师代表肖文陵认为,大学的根本,就是追求真理,而同学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接近事物的本质。他鼓励同学们寻找生命的意义,要学习在生活中觉醒,尊重生命,尊重他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代表学院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

马赛教授表示,2019年是建国70周年,也是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的第20周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秉承优良传统,致力于探索综合大学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并一直致力于探索出一条结合社会问题、服务大众需求、探索未来生活的美术教育实践之路。此次展出的毕业作品,展示了美院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也体现了清华美院深厚的人文内涵,是教师循循善诱的结果。他为即将毕业的同学们送上祝福,并感谢老师们的辛苦付出。

开幕式现场

▇ 雕塑系 

吴蔚 《云·奔》导师:胥建国

吴蔚《轻浪拂沙》导师:胥建国

吴蔚 《听》 导师:胥建国

吴蔚 《我认为·我认为》小稿 导师:胥建国

吴蔚此次毕业展共创作了9件作品,尝试了多种材质,木雕、石雕、铸铜、3D打印等等,其中“云系列”中《云·奔》和《轻浪拂沙》等作品探索雕塑中的负空间。“人物”系列《听》和《我认为·我认为》从中国传统造像获得灵感,找寻形体之间的气韵的延续。

吴蔚《我是,你是?我是?你是。》(局部) 导师:胥建国

吴蔚《我是,你是?我是?你是。》导师:胥建国


吴蔚在作品《我是,你是?我是?你是。》将手机加厚,把人放在其中,后面贴上一个手机屏幕,屏幕上有微信、微博、QQ、淘宝、抖音等app,影射出人与人沟通的隔阂。

王娜 《上帝关门 网络开窗》导师:许正龙

王娜 《上帝关门 网络开窗》导师:许正龙

王娜 《上帝关门 网络开窗》导师:许正龙

王娜从女性视角的审美出发,以透明树脂创作了一个个留着齐耳短发符号化的少女头像,这些头像有着清新的颜色,并在头像上加入山水、《簪花仕女图》、吴冠中的点与线、八大山人的画等中国传统绘画元素。通过从生活中对女性的观察,她发现有很多以男性视角来表现女性的雕塑题材,而很少从女性视角出发。王娜指出在当下的社会中,整容越来越变得稀松平常,“女为悦己者容”,她很反对这样的现象,认为新时代女性越来越觉得“女为己悦而容”。

陈丰勇《此岸》导师:胥建国

陈丰勇《归来》导师:胥建国

陈丰勇的四件作品试图在安静的意境中加入动的成分,在动的状态中融入静的意味。这种神态不是物质世界中的客观存在对象,而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的美感,是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喜怒哀乐,并在超验的境界中,获得深层的生命安慰。

 ▼

展览现场

李兴兴 《灰·忆》 导师:马文甲

 李兴兴 《灰·忆》 导师:马文甲

李兴兴以混凝土创作出了一组雕塑,以切割混凝土的工艺,想要使得内在和外在产生对比。外表粗糙空无一物的混凝土,切开来会发现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想不到的美。李兴兴将太湖石、瓷器、砖块等凝固在混凝土中,再用机器切割开。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常用的材质,看似平常,上面刻着一些字迹等,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但正是在这种工业化和生活化的表面之下,一层层打磨和剖析开来,会发现其中隐含着的中国传统元素、构图、审美,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和根脉。

 

孔繁迪 《碎裂·共生》 导师:董书兵

 

于国光 《老者》 导师:曾成钢

 

梁路非 《月情》 导师:魏小明 

 

毛禹 《封锢》 导师:董书兵

 

赵峰 《原·掘》 导师:曾成钢

▇ 绘画系 

周凯斌 模式》 导师:李睦

周凯斌 《模式》 导师:李睦

周凯斌 《模式》 导师:李睦


周凯斌的作品从远处看像是用水墨画出了一个个格子,其中有丰富的内容;而走近看,发现他用版画技法将生产用的箱包配件拓印在了宣纸上,细心得在每一个拓印的部分加上了编号。传统的技法与工业化的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周凯斌在作品中影射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人们在模式化的生活中规规矩矩,似乎缺少了一些个性和自由。

 ▼

观众拍摄作品

张凡 《三十一(05)》导师:文中言

张凡画了她从救助站领养的小猫,她笔下的小猫憨态可掬。她先在版面上用油性颜料作画,然后转印成了版画。值得注意的是,她的作品虽然是版画,但是没有复数,每一件都只有一幅。(图文/孟媛)

黄正敏 游戏力场-黑洞》导师:石冲

杜木 圣山之一》导师:蒋智南

黄天成 白月光》导师:文中言

王琦春雷》导师:李天元

杨子文《太行的微笑》导师:宋克

何晓军《故园组画》导师:韩敬伟

高海滨《百家味》导师:王巍

▇ 工艺系与设计系 ▇

张灿 《融》导师:张宝华

张灿 《融》导师:张宝华

张灿 《融》导师:张宝华

张灿以羊毛毡、刺绣创作了壁挂作品。羊毛毡给人柔软、厚重和温暖的感觉,而在张灿的作品中,她改变了羊毛毡的特性,以擀毡的方式做出了轻薄、莹润剔透的感觉。她作品中以羊毛毡线球一层一层的制作出了渐变的颜色,色彩清新又淡雅。张灿在作品中加入了擀毡这样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却快要失传的工艺,一遍一遍用手去抚摸羊毛毡,让厚重的材料变得轻薄,带上她耐心度过的时间,双手抚上的温度和对工艺虔诚的信仰。

 ▼

吴慧怡《婚-由感而起》导师:唐绪祥

吴慧怡《婚-由感而起》导师:唐绪祥

工艺美术系金属艺术的吴慧怡的作品名为《婚-由感而起》以在研究生三年中反复接触的题材婚嫁为灵感,将这一项非常具有仪式性的人类活动融入到了她的首饰中。她认为婚嫁的灵魂在于仪式感,通过五感,礼与仪的意义被阐释、传达、烘托,以期情感上的共鸣。她的作品通过视、听、嗅、触和味来表达婚饰,从设计全局的角度出发,将首饰包装也纳入了设计,完整的使用过程成就婚饰本身的仪式感。

 ▼

展览现场

邢安妮 《四季豆喵》导师:张宝华

邢安妮 《四季豆喵》导师:张宝华

杨绛先生曾说过:“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设计的主题向来离不开自然的浸润,生命的陶染。邢安妮 的作品以猫为主人公,猫是可以给这个嘈杂社会一个安静空间的动物,猫的生活空间跟人的生活空间产生交集,猫更可以映射人的生活态度,以猫作为一个最小的用户单位进行降维设计,来诠释染织对于未来家居的赋能。

邢安妮给作品和品牌取名“豆喵domeo”,是因为“豆”为名词时,给人自然原生之感,“豆喵”意为自然中的猫;“豆”为动词也可译为“逗”,“逗喵”意为逗趣猫类,增添了生动及趣味的意味。豆喵的两层含义均符合我所希望营造的特定宠物家居氛围,能够带来一份自然而温暖,现代又摩登的宠物家居布置灵感。 

丁嘉伟《白色的联想》 导师:邱

许钰涵 永恒的漂浮》 导师:郑宁

李佳音 《“墨甲”机器人艺术表演》导师:米海鹏

杨子 《年岁》 导师:贾京生

丁嘉伟 光的重叠》 导师:邱耿钰

王国栋 不能忘记的》 导师:白明

郭策 华为未来体验店》 导师:杜异

杨旭 TEN DESIGN自驾游电动越野车设计 导师:张雷

邹坤达 VR小世界森林 导师:鲁晓波

张宗惠 精灵湖面 导师: 王之纲

朱思维 《整体老年卫浴》 导师:刘新

李宁静 永州老街》 导师:陈磊

刘骏 消防侦察机器人二代机》 导师:杨霖

娄彪 设计谷校园总场地鸟瞰效果图 导师:苏丹

展览现场 ▇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