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澳大利亚Head On 摄影节开幕 向承美影像作品“农民志”参展

时间:2019-05-11 19:50:41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展览现场

2019年5月3日, 第十届澳大利亚Head On 摄影节在悉尼开幕。Head On 摄影节是南半球最大的摄影节, 摄影节分为主题展和平行展, 主题展以邀请为主,分布在悉尼Paddington市政厅,各大美术馆、画廊和艺术中心, 总数达100个展览。

中国当代艺术家、西澳大学博士候选人向承美的系列作品受邀参加此次摄影节的主题展。本次展览集中展示艺术家历时四年筹备的社会题材系列影像作品《农民志·旷野守望》和《农民志·全家福》。作品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及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民工问题引发的家庭情感缺失为脉络,以文字与视觉影像结合的方式,从女性视角对农民问题进行“纪录片式”的剖析。除视觉艺术表达以外艺术家过去几年对这一社会现象做了调查研究并多次发表论文, 以期社会各界对这一现象的关注。在展览期间,向承美受邀分别在Paddington市政厅展览现场和西悉尼大学澳洲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做艺术讲座。

展览现场

向承美拍摄的 “留守儿童”形象是一种不干预视觉材料的微体验,这种体验使图像变成超语言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影像文本”,也可称之为反文本或超文本。从而完成对一个乡村区域内农民“心灵史”的深度扫描和“心理地图”解码。以当代艺术的语言建构出“图像文本”性质的“世界社会”前景,也可简称为“图像社会”(或“景观社会”)。“图像社会”指涉的是用数码影像对农民的日常生活进行扫描之后得到的一种“镜相”或“镜界”。

《农民志》系列作品

“镜界”是借助影像对视觉材料的“凝视”,这种如形之睹的“凝视”使得“影像文本”成为一种反语言学的“生物学文本”,“反语言学”的当然就是“反意义”的。这种对“镜界”的“凝视”涉及到“图像”与“身体的复活”之间的技术关系。这个思考有助于理解我们在“影像文本”的艺术实践中如何使用“身体的表现方式”,以及如何让身体本身变成一个文本?

《农民志》系列作品

首先,身体不是我们自己的,身体空间和图像空间总是处于互文性织成的“意义之网”之中,身体变形出多重人格,意义很复杂,甚至人称也出现了错乱混同,成为“之间体”。传统的心身二元论,甚至后现代流行的“身体观”都有待于重新思考,这也是为什么德勒兹说:“电影图像即是大脑本身。”

其次,身体是向空间是无限延展的,在“凝视”的“影像文本”里,影像变成身体器官的延伸,人不再是无器官的空壳化的身体,而是无身体的器官,对影像文本的凝视,就是人的身体器官在空间的延展。

 体验者通过对“镜界”的“凝视”而看见了“自我”,在此“镜界”终于变成了动词,完成了对肉身救赎。

《农民志》系列作品 

对留守儿童进行互动式的“微体验”拍摄行为,正是向承美独特的“农民志”或“影像农民志”艺术实践。图片和影像可以视为“农民志”最重要的文本力量,是生物学性质的超文本。她用一种俯瞰的视角完成了对留守儿童心灵的精神扫描和灵魂解码。这些图片因其直观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承载着向承美对“农民志”(自己命名)的学科描述和意义阐释,从而编织成一张所谓的“意义之网”。这种“微体验”的观察法和拍摄方法,记录了在特定时空中所发生的“镜界”,从而使图片超越了语言,成为身体的文本。

《农民志》系列作品

与那些图解式的的图片不同,向承美的单幅作品无法单独存在表达意义,也无法通过图片下面的文字注释而赋予意义,关注她的作品重点必然会落在对这个“镜界”的凝视本身,直至你在这些拍摄对象中看到你自己,然后才能赋予其意义。

在语言学的逻辑上,单幅的照片相当于文字书写中的一个“词语”或“片段”,而各个照片之间一但产生了互文性逻辑,即形成不依赖文字也能单独存在的超文本(还是文本,但是是反文本)。将图片理解成“词语”这两者显然不能类比,但若我们用一组语境关联的系列照片来描述某一行为,就可以形成影像文本。向承美将一百多张留守儿童的面孔集中堆放在地上,他们在你的脚底下露出青涩的笑容,他们一起神情各异的看着你……你会感应到这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反文本力量。在这个反文本的“意义之网”中,人称发生了错乱,就如同你在他(她)们中间看见了你自己。这个互文性的“意义之网”,以生物学的形式取代了能指与所指的对应性,成为一个反文本或超文本,通过“凝视”让文本的“意义”回归。

《农民志》系列作品

向承美没有去拍留守儿童的励志生活,而是采用俯角去拍摄留守儿童们充满活力但又显得孤单无助的面孔,他(她)们围成一团,被放在地上一起仰头看着你,这个俯看的视角不是上帝之眼,而更像是阳春三月的母鸟刚刚飞回鸟巢,还在空中扑腾……看到一团嗷嗷嗷待哺的自己的子女一样……这个物理空间尺度就是心理空间尺度,物理空间挤压了你的心理空间。他们不太白净的面孔和微微有点发旧起皱的衣服,好像被上了一层厚厚的包浆,让你感受到比正常视角更深刻、更微妙的信息。向承美试图利用生物学文本意义上的视觉潜意识,来建构她的“影像农民志”学科阐释,从而寻求解决留守儿童现象的社会文化意义和逻辑依据。

《农民志》系列作品

向承美谈到,有的地区留守儿童在物质生活上还是受到较好照料的,但是父母不能经常回家看孩子。父母监护不力,而爷爷奶奶或长辈给予他们的“隔代教育”也只能是一日三餐而已,所以留守儿童的内心是痛苦和空虚的。

火车票纵向排列成一堵墙暗示了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物理距离;而照片本身又何尝不是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距离呢?他们的父母一年甚至几年不回家一趟,孩子们游离的神情,谦卑的笑容,让人对这种苦难产生了“凝视”,静穆得让人动容,让人不得不对这些孩子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担忧。

这是一个缺少家庭成员的“镜界”图像,爸爸、妈妈在火车票的右边,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或亲戚长辈的相拥下站在火车票的左边。这样的“全家福”,暗示了留守儿童的许多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缺席的家庭成员与家的距离,其实就是一张火车票的距离。墙上编织的“全家福”照片和门上的对联和福字形成强烈冲突,这是一种对生存现状和未来前途的双重焦虑。

向承美的“影像农民志”拍摄行为,与“人类学的影像民族志”的文本类型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不同,这个实验性的文本因其置身于中国乡村的独特性,足以成为一个新的跨界边缘学科的实验性样本。

艺术家向承美

关于艺术家:

向承美,自由艺术家,西澳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候选人, 当代艺术研究学者。作品曾在澳洲、中国大陆、美国、法国和中国台湾展出, 并发表在纽约时报、法国摄影之眼、澳洲artlink等杂志。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