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现场
4月28日,“中国公共艺术丛书”第一册《安住·HOME杨梅竹斜街改造纪实与背后的思考》新书发布会及“乡村艺术/老城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研讨沙龙活动在宋庄美术馆举行。此次沙龙邀请丛书编委、丛书主创人员及嘉宾参与。无界景观主持设计师,该书主创之一谢晓英以今年来无界景观从事的杨梅竹斜街改造更新项目和乡村建设项目,深入阐释北京老城更新和乡村建设的创作理念和实践。
沙龙现场
2012年起,无界景观创始人谢晓英及其团队经过多次挨门挨户、点对点的调研之后,提出为使用同一夹道的5户人家建立共享花草堂,通过互助种植改善邻里关系。除了前期的规划、设计以及施工外,设计团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街道改造后的社区营建、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的探索与实验中。这些近乎公益性质的探索与实验已经超出景观设计的范畴,更多涉及到了社会学、文化研究以及社会工作的领域中。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艺术史学者、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公共艺术年鉴》主编王明贤主持沙龙
2015年,无界景观工作室开始对杨梅竹斜街66-76号院夹道进行社区营造,尝试以建立“胡同花草堂”为中介,为常住或暂居于此的5户居民建立有效的邻里交往模式,使居民能够通过养花、种菜等自然中介形式相互交流,进而创造社区共享价值,让暂住的流动人口也能通过种植经验的分享找到归属感。
环境艺术家、建筑批评家包泡沙龙发言
谢晓英认为,设计师的目标,是在保存该城区原有肌理的条件下升级和改造,提升居住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居住者的生存状态。使当地居民从“不安”到“安住”,由此建立衰败街区与当代城市生活的接口。北京不应如某些城市那样将尚存的街巷仅仅作为镶嵌在现代城市中供游客玩赏的“老街”,而应在现有的胡同中保存曾经有过的丰厚的文化意蕴与生活意境,这才是对设计师的真正挑战。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无界景观工作室创始人及主创设计师之一谢晓英沙龙发言
于是,谢晓英团队开始对杨梅竹斜街环境进行改造,力图以较低的成本,为快速城市化、商业化造成的生活质量、生存境况的落差,提供补偿;在公共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整合、梳理有限的资源,使居民从优化的居住环境中收益。除保存原有地标性历史文化建筑,推动已有商业设施转型升级外,谢晓英团队着力改善居民日用设施、为居民铺设渗水透气的地砖、逐户整修老人日常休憩的门前台阶,修葺沿街花坛为街道增绿,以此增加杨梅竹的“环境友好度”。
王明贤介绍与会嘉宾贾宝兰
关于杨梅竹斜街的改造主体,谢晓英认为,对杨梅竹斜街的改造是一个多层次协作的项目,需要由政府、开发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与每一户原住民和商户的沟通,来制定方案。也就是说,斜街改造应以原住民为主体,而不是设计师。因此,在工作中,谢晓英团队更关注与在地居民的沟通和互动,通过对普通居民人伦日用的体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与居民沟通,使居民成为设计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在多次询问居民改造意见后,谢晓英团队发现,在按照自我意愿种植植物方面,居民的意见十分一致。因此,谢晓英团队鼓励居民通过养花、种菜等方式改造夹道社区,在种植的过程也促进了邻里关系的良性展。
著名文史研究者、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园沙龙致辞
杨梅竹斜街改造项目成绩斐然。以此实践项目为内容的大型综合艺术装置“安住-平民花园”参加了2016年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展览。2016-2018年,“胡同花草堂”连续三年在北京设计周期间为杨梅竹斜街的居民举办“种植展”,展现了普通居民的种植经验以及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智慧,持续提升了居民在社区营造中的主体地位,使胡同原住民重新找回了老北京胡同中遗失的文化意境。
艺术家陈文令发言
胡同是人境。无论原住户还是外来者,房主还是租户、流动不居的务工者,都有理由保有对合理生活的期待。“为安住而设计,为营造、改善人的生境而设计,为更多人共享发展成果而设计,希望这一理念被更多的景观设计从业人员和关心城市建设的人们关注,不断衍生新的公益项目与文化产品,让老北京的故事得以延续,让改善老城区居民生存状况成为吸引更多人致力从事的事业。”在谈到对北京老城更新和乡村建设的希冀时,谢晓英如此说道。
杨梅竹斜街居民的种植成果
参与种植的杨梅竹斜街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