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新平:一切破碎、一切成灰

时间:2019-04-29 09:02:19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展览现场

荒原5号 Wasteland No.5 168×3528cm(56×56cm×189) 纸上铅笔 Pencil on Paper 2018

2015年开始,“磨铅笔”成为苏新平每天都要进行的“功课”——用各种软硬度的铅笔描绘线条,填满一张张20厘米见方的素描纸。落笔的轨迹,依旧沿袭他“仅凭感觉和意念作画,第二笔是根据第一笔的笔触形状生成而来,依此类推下去”的惯例,有如张怀瓘《书断序》中所言:“发迹多端,触变成态”;而其视觉样态正是“有类云霞聚散,触遇成形”。

2018年,三余年日记式创作所积累的大量素材碎片,最终被乱序组合,拼接成一幅三十余米的恢弘长卷——有着地平线的“荒原”。草原、远山、枯树、白云……这些带有艺术家强烈蒙古记忆的符号元素,在画面中流淌铺展,成为一片向内回望的“心象风景”。

艺术家苏新平在作品《荒原5号》前进行讲解

2019年4月27日下午,艺术家苏新平同名个展“苏新平”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作为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艺术家个案研究系列”的最新成果,此次展览以《荒原》系列为代表,集中梳理苏新平近三年创作的素描、油画、版画和影像艺术作品,呈现他在视觉语言上的最新探索。

策展人冯博一为媒体和观众导览

“一切破碎、一切成灰”

展览前言

策展人冯博一在展览前言中写道:“喧嚣的世界让我们彼此看见,一切破碎,一切成灰!”

“碎片”是本次展览的重要关键词。

无论《荒原》,还是《红》与《蓝》等系列作品,都是由同一规格的素材碎片拼接而成,这是苏新平近年来艺术创作的最新尝试。

《荒原5号》作品细节

《荒原5号》作品细节

探索的起点,来源于他对当代人“碎片化”生存状态的警惕和思考:生活中,太多行政事务和教学工作把他的时间切割成碎片,因此,他选择相对灵活的方式,每天完成一张小尺幅画作。

自身的境遇让他敏锐地察觉到,知识爆炸、技术迭代、快节奏的生活、日新月异的现实,让身处其中的人们不可避免地陷入碎片化的生活之中。而这些碎片,不仅消解着生活意义系统本身,还让身处其中的大部分人,逐渐麻木而失去了重构系统的智慧与勇气。

展览现场

蓝之四 Blue No.4 112×252cm(28×28cm×36) 铜版画  Etching

画面中,来自现实的元素被苏新平加工成抽象的风景,这种将熟悉元素陌生化所产生的迷离场景,被策展人冯博一感知为:“就像你置身于望京社区之中的混乱与嘈杂。”

而《红》与《蓝》系列,更因其铜板复制的便利性,让大量而重复的素材被随机拼装组合,使整个画面处在一种多极、饱和的时空张力场中,具有强烈的抽象意味,也令画面中的“混乱与嘈杂”更具视觉冲击力。

红之九 Red No.9 56×224cn(28×28cm×16) 铜版画  Etching

 蓝之八 Blue No.8 252×140cm(28×28cm×45) 铜版画  Etching

展厅之中,作品《红与蓝》是艺术家用铜板复制的素材沿展墙随机拼接而成,它如一个金字塔状向上延伸。苏新平介绍道,他用向上的动作在混乱中形成一种秩序,以向上拔起的力量为这个系列做结尾的升华。

红与蓝 Red and Blue 588×588cm, 532×532cm(28×28cm×400) 铜版画 Etching-1

荒诞现实的山水气韵

靳尚谊先生在展览现场评价苏新平的《荒原》系列作品富有宋元山水的意趣。

艺术家苏新平为靳尚谊等参展嘉宾进行作品解读

《荒原5号》作品细节

荒原3 号 Wasteland No.3 300×200cm  铜版画 Etching 2017副本

画面中,细致的手工素描产生了细腻的灰度渐变,产生了仿若笔墨晕染的层次感,以此笔法描绘远山、枯树、云烟等意向,构成了一幅幅层峦叠嶂、森森万象、萧瑟混茫的水墨山水图。

在苏新平的艺术生涯中,2006年的《风景》系列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里,画中坚实的轮廓、强烈的明暗对比缓缓退场,在被他自己称为“心象风景”的系列作品中,氤氲梦幻的笔法引导着他将关注点从人和社会重新回归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风格在随后的《灰色》等系列中逐步成熟,并一直延续至《荒原》系列之中。

灰色25号 150×360cm 布面油画 2018

虚构的真实 7分53秒 影像 2017 Fictional Reality 7'53'' Video 2017

但这种笔法并非为了营造传统的山水气韵,而是传递着现代的审美观。展览现场,苏新平将其形容为画面的“流动性”,具象的物在笔下流动变形,现实在变换之中成为荒诞。本次展览唯一的影像作品《虚构的真实》便是利用3D技术,让苏新平作品中的素描线条在画面中扭曲、拉长、变幻,呈现出奇特怪诞的景观。通过素描的方式和三维影像相结合,在拓展了朴素绘画语言的表现力同时,也在错位的现代时间感受中为自然时间展开了一个不断断裂的世界。

展览现场

“现实墟、视觉误”

策展人冯博一将苏新平近年的创作概括为“现实墟、视觉误”,即苏新平更多地通过绘画方式,寻求一种间离的视觉修辞,他的有些视觉图式看似有着写实的外表,其实是虚构的视觉效果。

同志2号 Comrades No.2 130×100cm  布面油画

同志3号 Comrades No.3 130×100cm 布面油画

本次展出的很多人物肖像作品,都直接来源于苏新平的现实生活经验,如《同志3号》是描绘开会的场景,《同志2号》是老师们在评阅作品,《高地》系列是艺术家自画像,《对话7号》和《对话8号》则来自于艺术家与丢勒和伦勃朗作品的合照。

对话7号 Dialogue No.7 190×160cm 布面油画

对话8号 Dialogue No.8 200×150cm 布面油画

但在展览中,苏新平特意强调他对现实人物的处理方式是“超现实”的。画面中,苏新平早期作品里被隐去物质空间,人物背后的巨大的阴影和寓言般的仪式感依稀可见,油画笔触的晕染流动更让画面中的阴影幻化出梦魇般的神秘感——一种压抑、焦虑的情绪开始弥散。

高地2号 Highland No.2 240×180cm 布面油画

据策展人冯博一介绍,在本次展览作品的选择上,他有意剔除了苏新平比较唯美、和谐的作品,而着重在其近三年的创作中,梳理出一条表达压抑、困境、沉重、扭曲的主线,这也是他对苏新平创作主题的认同。

展览现场

在他看来,近些年苏新平一直在绘画这个语系内部进行探索。无论是人物肖像,亦或素描和影像作品,苏新平始终背负着19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在其成长中经历的沉重,并以直面人生与社会现实的人文主义理想,从内心出发,关照当代社会的众生相。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 6月9日。

观众在拍摄作品《读报者》

远方6号 Far Away No.6 200×150cm 布面油画

 远方7号 Far Away No.7 250×500cm 布面油画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