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艺术/老城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研讨沙龙即将举行

时间:2019-04-26 10:12:05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公共艺术丛书”第一册《安住•HOME杨梅竹斜街改造纪实与背后的思考》是以杨梅竹斜街改造项目为核心,以图片、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展现了无界景观设计团队在过去的6年时间中为这一长约五百米的老城街道的改造与提升所付出努力,以及这些努力的背后对老城区改造所进行的思考。

4月28日(周日)下午,宋庄美术馆将举办“乡村艺术/老城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研讨主题沙龙活动,无界景观主持设计师谢晓英女士将携新书参加,她将以近年来无界景观从事的杨梅竹斜街改造更新项目和乡村建设项目,深入阐释北京老城更新和乡村建设的创作理念和实践,并与参与活动的专业人士和朋友们进行交流。

北京杨梅竹斜街是一条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老城区街道,杨梅竹斜街环境改造和持续的社区营造,是近年来北京老城更新工作的一个具有代表性与实验性的项目。

自2012年开始的杨梅竹斜街环境改造工程是一个多层级协作项目,由政府、开发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通过与每一户原住民和商户的沟通,来制定改造方案,在不改变胡同肌理的前提下,使时尚元素、新商业业态与居民原有的生活和谐共生。

在项目实施后的调研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原住居民对于胡同改造的态度,以及居民自发种植的行为,促使我们在后续工作中角色的转变:从为居民设计到引导居民自发营造。

2015年,无界景观工作室开始对杨梅竹斜街66-76号院夹道进行社区营造,尝试以建立“胡同花草堂”为中介,为常住或暂居于此的5户居民建立有效的邻里交往模式,使居民能够通过养花、种菜等自然中介形式相互交流,进而创造社区共享价值,让暂住的流动人口也能通过种植经验的分享找到归属感。

以此实践项目为内容的大型综合艺术装置“安住-平民花园”参加了2016年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展览。2016-2018年,“胡同花草堂”连续三年在北京设计周期间为杨梅竹斜街的居民举办“种植展”,以展现普通居民的种植经验以及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智慧,持续提升居民在社区营造中的主体地位,重新找回老北京胡同中遗失的文化意境。

“胡同花草堂”的项目仍在继续中。

活动详情:

主题

“乡村艺术/老城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研讨暨中国公共艺术丛书《安住•HOME杨梅竹斜街改造纪实与背后的思考》新书分享会

时间

2019年4月28日(周日)下午2点

地点

宋庄美术馆

邀请嘉宾(按姓氏首字母排名):

陈庆庆(著名当代艺术家)

陈文令(著名当代艺术家)

陈晓峰(新浪收藏当代艺术频道主编)

黄海涛(独立艺术家、无界景观工作室艺术总监)

贾宝兰(全国政协委员、《读书》杂志前主编、《中国艺术时空》杂志主编)

冀鹏程(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执行馆长)

康坤哲(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建筑系博士)

刘国栋(青年公共艺术家、策展人)

刘建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研究所执行所长、研究员)

刘彦(著名当代艺术家)

童岩(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无界景观工作室设计顾问)

王明贤(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艺术史学者、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公共艺术年鉴》主编

王得后(北京鲁迅博物馆原研究馆员)

王瑞智(出版人、《万象》杂志前主编)

王威(城市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公共艺术文旅项目策划人)

王永刚(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中心主任)

吴士新(公共艺术学者、艺术史学者、美术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学与水墨高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谢晓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无界景观工作室创始人及主创设计师之一)

杨茂源(著名当代艺术家)

赵园(著名文史研究者、退休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赵省伟(出版人)

周欣萌(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无界景观工作室创始人及主创设计师之一)

以及宋庄美术馆及宋庄艺术家

特邀媒体

雅昌艺术网、艺术中国网站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