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柯布西耶时代——柯布西耶与中国现代建筑”学术会议:当代建筑设计能够从柯布西耶身上学到什么?

时间:2019-03-08 11:05:00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会议现场 © UED

2019年3月2日上午,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学会共同主办的“后柯布西耶时代——柯布西耶与中国现代建筑”学术会议于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会议楼第七会议室召开。会议首先深入探讨了柯布西耶与中国现代建筑的密切联系,并围绕着“多元视角下的柯布与建筑教育”和“遇见柯布:柯布西耶与建筑设计”将话题延展开来。

会议开幕式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孔宇航主持。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仲继寿和柯布西耶基金会代表、原法国巴黎一大副校长Christine MENGIN分别致辞。

孔宇航 © UED

仲继寿 © UED

Christine MENGIN(右) © UED

宋昆 © UED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仲继寿对建筑设计未来走向的充满信心。他说:“柯布西耶在他的那个时代所建造的建筑是关心‘人’的——比如马赛公寓中,他用一种简洁的方法处理社会问题。”仲继寿希望中国建筑设计师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能从柯布西耶的建筑中得到启发并做出积极尝试。

柯布西耶基金会代表、原法国巴黎一大副校长Christine MENGIN表示柯布西耶的展览筹办了近18个月,今天能在这里感受到这么多建筑师及学者对21世纪伟大的建筑师的热情非常开心。她也好奇中国是怎么研究柯布西耶的,或许是从白纸黑字的文章开始的,而这次的展览是从色彩方面呈现给大家的。

黄居正 © UED

随后,建筑评论家、《建筑学报》杂志社执行主编黄居正发表会议导言。在他看来,虽然柯布西耶在中国现代建筑领域缺席了很多年,但是任何经典建筑在任何时候都有研究的必要。我们在研究和学习柯布西耶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他认为应该把柯布西耶当做一种建筑师的类型来学习,学习他的建筑过程(包括古典精神、建造技术、包含的风土人情)。

研讨环节(从左至右:刘东洋、王昀、庄慎、李虎、李兴钢) © UED

学术会议上午场研讨由自由撰稿人刘东洋主持,他用提问的方式将研讨过程串联起来。首先,他向在场的嘉宾——巴黎一大博士生院博士牛燕芳和中法营造学社中国分会会长刘磊提问了解到柯布西耶在法国的影响力以及他在法国师生心目中的位置。随后又向ADA研究中心主任、方体空间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王昀,OPEN建筑事务所合伙人、主持建筑师李虎,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兴钢,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庄慎提出包括:“结合这么多年对柯布西耶的了解,最初的看法是否存在变化?”、“从柯布学习民居及对待历史古迹的态度中,我们能剖析出什么?”、“现在学习柯布西耶还有怎样的意义?”等问题,呈现出学术研讨的思想性内核。

赵辰 © UED

研讨结束后,南京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知名学者赵辰进行题为“作为柯布西耶的继承者还是现代性的成功者——后柯布时代的中国观点”的主旨发言。他从柯布西耶对现代建筑的重大影响和偶像崇拜现象谈起,同时阐释了他对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作品中的“建构意义”、“城市意义”以及“‘东方之旅’的意义”的分析。

肖松山(左)、Jean-Maurice Ripert(右) © UED

法国驻华大使馆大使Jean-Maurice Ripert和天津大学校长助理肖松山进行上午半场研讨会的总结性致辞。致辞中,Jean-Maurice Ripert表示,很荣幸能出席此次学术会议的开幕式,也非常感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组织和接待,看到中法双方在建筑领域如此活跃和深入的探讨交流感到非常兴奋。

肖松山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大使先生一行来访的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历史和发展现状,以及国际合作交流情况。他也强调此次会议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与中国建筑学会共同主办的关于国宝级建筑师柯布西耶的一次学术盛会。

会议现场 © UED

2019年3月2日下午,“多元视角下的柯布与建筑教育”和“遇见柯布:柯布西耶与建筑设计”议题分别于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会议楼第七会议室和第八会议室举行。

“多元视角下的柯布与建筑教育”

杨菁 © UED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杨菁作为会议主持,简要地介绍了两场议题的内容——由对建筑史比较了解的老师们吐露心得或邀请建筑设计、建筑评论、建筑教育等研究领域的学者进行讨论。

卢永毅 © UED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卢永毅随后进行主旨发言。作为柯布西耶的研究者,卢永毅老师从书籍的引进说起,探讨了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如何进入中国,又是以怎样的“面孔”进入中国。建筑的学习可以从“矢量”的图纸拓展开来的,而建筑的教育也应该考虑到时代的变化,从柯布西耶的建筑应对时代的方法得到启发。

丁垚 © UED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丁垚从自身的学习经历出发,溯源到梁思成先生拜访过柯布西耶后梁师在建筑中表现出的想法之新,这段被追忆的经历非常有意思。而在建筑学习中,他还幽默地将“向柯布西耶学习建筑”、“向乾隆皇帝学习建筑”以及“向天大的老师们学习建筑”进行了类比。

研讨环节(从左至右:丁垚、冯江、卢永毅、王其亨、王贵祥、刘松茯、贾珺、汪晓茜) © UED

主旨演讲过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历史与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王贵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学科带头人、国家级教学名师王其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松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贾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冯江,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历史理论与遗产研究所副教授汪晓茜紧接着进行了学术研讨。在他们的对话中,我们能够了解到——柯布西耶作为划时代的建筑师,在面对时代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以回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对话;但这也意味着柯布西耶所留下的建筑遗产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在建筑设计的背后有它自身的逻辑,而我们在进行建筑教育时也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即如何从柯布西耶的设计中找到处理当代中国建筑问题的方法。

研讨环节(张昕楠、胡莲、李晓峰、李世宏、周榕) © UED

在主会场的最后一场研讨中,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李晓峰,建筑评论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榕,基准方中成都创意中心执行总建筑师李世宏从柯布西耶到建筑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谈到我们是否可以从“泛读柯布”进行到“精读柯布”、从柯布西耶在时代中学习到“破坏”中得到启发。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系系主任张昕楠与天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副所长胡莲最后以提问的方式作为研讨的结尾——为什么在当下,有这么多的专家学者愿意聚集到这里探索和了解柯布西耶?引发了每个人对于这场会议更深层次的思考。

最终,孔宇航副院长在主会场会议的结尾对“后柯布西耶时代”进行了解读:有一则古希腊神话叫做“酒神的面具”,在出席不同的场所时酒神以不同的面具出现。这就出现一个疑问——酒神的真正面目是什么?然而答案是不确定的。“后柯布西耶时代”的含义也是如此,答案具有多重性。在这个名称面前,每一位专家学者能够以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反而能给今天到场的嘉宾预留出更多思考的空间。

“遇见柯布:柯布西耶与建筑设计”

王辉 © UED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王辉进行分会场的第一个主旨发言。他以“解读柯布思想的三位一体线索”为题,通过柯布的文学作品《直角之诗》解析柯布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并在环境、心灵、融合等层面展开,从剑、云、星三个神秘主义意象出发,展示了柯布西耶一生的创作路径与最终回归自我生命的过程。

汪原 © UED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汪原随后进行主旨发言。他以“知觉的危机与勒·柯布西耶”为题,从马奈绘画中的观看方式出发,通过探讨人类知觉中专注与分神的综合和分裂,从建筑现象学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柯布西耶作品中柯布式的“看”的方向、方法和目的。

牛燕芳 © UED

研讨环节(从左至右:张斌、金秋野、刘磊、阮昕) © UED

随后,进行了由巴黎一大博士生院博士牛燕芳主持的,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讲席教授阮昕,中法营造学社中国分会会长刘磊,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金秋野,致正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张斌参加的学术研讨。嘉宾们对之前的发言进行了总结,重点探讨了以柯布为代表的的现代主义对中国目前的建筑环境的影响和意义。

王骏阳 © UED

南京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王骏阳最后进行了主旨发言:他以“两个柯布与现代中国”为题,探讨了作为建筑师和柯布和作为城市规划者的柯布,对现代中国的建筑和城市理论思潮不同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当下中国建筑界究竟应该向柯布学习什么”的问题,即应该学习的是对建筑的热情和潜心探寻的创造精神。

张春彦(右一) © UED

分会场的研讨和主旨演讲环节结束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春彦进行最后的致谢,并宣布“后柯布西耶时代——柯布西耶与中国现代建筑”学术会议圆满落下帷幕。

(文章来源:《UED城市·环境·设计》,编辑:Peri,沈晨思)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