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艺术——赵盼超艺术作品展在北京开幕

时间:2018-12-25 20:32:49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赵盼超

2018年12月22号,赵盼超艺术作品展在北京车库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由独立策展人、青年藏家谢尚晋策划,开幕式由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老师林自栋主持。展览共展出赵盼超中国画作品二十幅。内容上既有赵盼超对身处其中的现实社会场景的攫取,也有其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主观描绘,总体上突出了其作为青年艺术家对人生、对社会的反思和关照。

展览海报

参加此次开幕的嘉宾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池瑜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曹宝泉教授;甄明舒博士;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何忠教授、陈红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韩朝副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白波教授;北京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王乐耕副教授,同时还有来自北京各高校的师生及社会各界艺术爱好者。

赵盼超《景—人:都市物语》,水墨,180×97cm

赵盼超《景—人:饮醉翡翠轩》,水墨,122×244cm

此次参展作品,在题材上和表现形式上,既能看到赵盼超对传统的追溯,又能看到他对西方艺术的深刻理解,多年来,赵盼超通过对艺术的不懈探索,在创作上形成了以复杂的空间和多重形式语言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画面风格,在题材的选择上,也是尽量契合自己艺术表现和内在情感诉求的需要,因此他的作品可以称得上是“精耕细作”。

赵盼超《景—物:木马奇遇》,水墨,69×69cm

赵盼超《景—物:形色物语》,水墨,69×69cm

“精”在对艺术思维和艺术理念上的把握,专业的美术史研究背景,使他可以用独到的眼光在传统和当代、中国和西方之间架构一座桥梁,使之一统于笔墨色彩之中。“细”则细在对心性的表达。他能在抒发自我时,保有一份当代人对当下社会认知的理性在当中。不迷失在历史中,也不迷失在权威之下。实乃大涤子之:“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当代践行者。

赵盼超《景—人:城市系列三》,水墨, 138×69cm

赵盼超《景—人:梦幻记忆》,水墨,138×78cm(局部)

展览现场采访:

独立策展人、青年藏家 谢尚晋

谢尚晋(独立策展人、青年藏家):我和赵盼超认识已经十多年了,他本人特别有才华又能沉得住气,一心做学问,我很佩服他。今天他做这次展览,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他这么多的画,说实话很吃惊,面貌风格很独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水墨艺术有了很大发展。我从从事艺术创作,到现在的对艺术品收藏和经营,我对水墨也有自己的理解,现在做车库美术馆这个展览馆,对盼超一直有关注。我一直在想,他在当代水墨圈里,他能站到一个什么位置,看到今天这次作品,我想他是不输于其他人的。他的这些作品表现的,全部都是他的意识、生活和本真的内心。可能我自己涉及到的,更多是艺术与商业有关的事情,但是我和盼超一样,都是在用自身的力量推动着中国文化自信这一潮流的前进。

清华美院教授、博导、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所长陈池瑜

陈池瑜(清华美院教授、博导、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在赵盼超的水墨画里,我们能看到新的收获、新的形式。这也是我第一次系统的来看他的作品。我觉得他的作品最大的优点,就是在视觉形式上的新的创造。盼超在清华读书期间主要是对美术史和美术理论进行研究,他是理论家,现在也进行绘画创作,可以说这些作品是将他的理论和创作进行结合的结果,并且盼超作为理论家,对美术史和美术理论都有宏观把握,他作为年轻的学者,对笔墨材料的把握能力比较突出,通过观看周围城市,观看人们的生存状态,并把这些视觉形象转换到他的画面里,使得他的作品形式构图比较满,形式感强,很新颖,具有明显的个人特征,而且和这次展览的标题也吻合,他的作品是和他心里的艺术形象结合起来,虽然用笔墨表现,但和传统的又不一样,色彩很丰富。这种视觉形式,在传统的绘画历史中,比较少见,现代绘画领域也很少见。这也可见我们的水墨画,有很大的表现空间和潜力,希望他以后能继续完善自己的绘画形式。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国画系系主任曹宝泉

曹宝泉(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国画系系主任):我和盼超是工作上的同事,平时也经常在一起聊天,对盼超的艺术理论功底还是比较佩服的。他本人十分有涵养,今天看他的画,也可以感受到。他的绘画,个性语言比较明确,观念、绘画视觉样式独特。近三十年,我国绘画艺术发展比较快,观念变化大,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存,受到了很大挑战。在“85思潮“以后,西方艺术对中国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中国的传统艺术如何发展、生存,并且保持住自身的文化优势,这是一个大的命题,对此探索的艺术家也有很多,也为当代水墨画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同时这在当代社会也行成了比较新颖的绘画样式潮流。我们这次观看盼超的作品,能够很清晰的感受到他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以及对艺术的付出。盼超的绘画在这个方面的探索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希望他以后能继续坚持的走下去。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画家、理论家韩朝

韩朝(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画家、理论家):大家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对盼超其人其画进行了解读,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全面的人。起先他从事艺术创作,后来又转入到艺术理论研究。他用叙事性的手法和画面结合起来,有时候这两者会打架,但是在他的画里,被很好的结合起来,这很难得。这些年来他也很坚持,按照自己的思路,在不停地进步,不停地探索。在水墨画领域,我们有时很容易被影响,但他有个性,有勇气,不断开拓,我们很佩服,也很欣慰。

滨州博融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

李林(滨州博融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我们相识很久了,三十年这一路,他做到了“不忘初心”这四个字,也是这四个字,让他选择了读硕士读博士,并且遇到了陈老师。在我的认知当中,他是很有内容的人,我想用两个字形容他,一个是“感恩”,他从山东老家过来北京,遇到了陈老师,这么多年,没有周围的这些好老师,这些好朋友,他也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但是他并没有浮躁,对老师朋友的帮助,他一直记在心上。第二个词是“感动”,三十年来,他一直在画画,我作为一个门外汉,看到盼超一路走来不断精进,对艺术不断的追求,还找到自己的表现语言,让我真感动。他的工作室和住所我都去过,他这些年来在艺术圈里算是艰苦的,他能坚持不动摇的走到今天这一步,让我很感动。

甄明舒

甄明舒博士:今天在座的大都是艺术圈里的人,大家应该比较清楚,通常办展览都会邀请一些官面上有头有脸的人来撑场子,久而久之已经成了一个规则,似乎请来的人级别越高,画展的规格就越高。我觉得这背离了艺术最初的本质,对于艺术的本质大家或许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最基本的一点应该是真实。今天的开幕式让我感觉到了这种真实,盼超他没有刻意去邀请所谓官面上的人来给自己站台,而是请了最熟悉他的人,他的导师,他的同学,他的同事。这些人都是最能读懂他的作品的人,从画里也能读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赵盼超《景—人:城市系列二》,水墨,138×69cm

熟悉盼超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定力很强的人,这个时代很浮躁,但是盼超他能沉得住气,坐的住,不受外界干扰,安心做自己的事情。他有很强的研究能力,理论功底很深厚。在我们的印象中,他其实是一个学者型的人,是以学术研究为主业的,平时我们也知道他画画,但是今天突然看到有这么多作品,还是挺吃惊的,这也反映出他平时的勤奋。

赵盼超《景—人:城市系列一》,水墨,138×69cm

从他的画里,我们可以看到他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画突破了传统的框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样式。他对传统其实是有很深入的研究的,传统的理论功底也是很深厚的,但他摆脱了传统样式的束缚,选择了突破和革新,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把传统的包袱都扔掉了,重开一路,这是一种很大的挑战,需要很大的勇气。我国自85新潮以来,经历了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冲击和碰撞,我们从张仃、吴冠中二人的笔墨之争也能看出这种碰撞。经历过这个过程以后,大家开始不约而同的回归到本土文化里来,重建文化自信,寻找自己的文化属性和身份认同。但似乎又走到另一个极端,就是大家过分在意传承有序,在意脉络和出身。从文脉上看,盼超是可以归到中央工艺美院这一支的,但他没有固守这个文脉,而是从这只文脉里又开拓出自己的一条路来,这是很难的。可能这也反映出他作为山东人骨子里的倔强气质吧,也可能和他的家庭生活有关。

从盼超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现实社会有一种人文关照,以自己独有的情怀关照当今人们面临的困境和焦虑。他的画,和他的人一样,很诚实,也很有勇气,没有讨好,也没有迎合。这让人很感动。

赵盼超《景—人:风月二》,水墨,138×69cm

赵盼超《景—人:梦幻记忆》,水墨,138×78cm(局部)

赵盼超:我的作品虽然在题材和表现形式上都似乎和传统没有什么关系,但传统的精神一直是我坚持的东西,它不是停留的表面的学习和模仿,而是要继承传统的笔墨精神和古人在创作中所具有的“表意”状态。现在社会的人在生活环境和对外在世界的感受上与古代不同,当然在表现方式上也会呈现出不同。在画面语言方面,我对复杂的空间表现很感兴趣,希望在意向表现的空间方面有自己的探索。同时,我认为如果说20世纪我们对于西方艺术的关照太多,太过追随,那么21世纪的当代中国画在表现上应该更加的自信,这种自信不是排斥西方,而是即使在表现上呈现出西方化的视觉特征,也不认为这是对西方的追随,而是体现了当代人在情感与表现方面东西方呈现出某些共性。正如石涛多说“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天然授之也”。我希望用自己的思考和画笔,去表现一个“想象”的世界,而不是“看见”的世界。

展览现场:

展览研讨会现场

艺术家赵盼超在栅栏现场给导师陈池瑜先生鲜花,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展览现场嘉宾合影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赵盼超先生给导师讲解作品

开幕式现场

陈池瑜教授(中)在展览现场发言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艺术家赵盼超和嘉宾以及学生合影

展览现场嘉宾合影

艺术现场

艺术现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