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巨德 《求雨》 铸铁 2018年
南沙坡
土豆被切成六瓣
跪在土里求雨
滚烫的黄沙不语
种籽想活
放血祭拜
土豆芽哭泣
老马干裂成土地
——刘巨德 《求雨》
“马昂头长啸是对英雄灵魂的呼唤”
在展厅的中央有一小堆圆形的黄沙,中间的马头被时间拉扯得碎裂开来。刘巨德将原本破碎的泥稿翻制下来,把一个永无法复原的瞬间无限的保留,成为《求雨》这一生命挣扎后的挽歌。
这一泥稿原件是一个等大的马头局部,在翻制后留下的泥稿一动就碎了,不复存在。碎裂的泥稿翻制成了《求雨》,而翻模铸铁作锈后的四匹马组成了刘巨德的最新雕塑作品《响沙》。这四匹马看起来形态各异,其实是一个模子翻制而成,只因摆放角度改变而看起来各不相同。每一个马头重达三百多斤,每个架子也有三百多斤,总重1800斤。
刘巨德 《响沙》 铸铁装置 2018年
刘巨德 《响沙》
四匹马头是从钢铁铸成的沙丘上涌出来的灵魂和力量,也是艺术家的记忆与梦。刘巨德在接受艺术中国采访时谈到:“在家乡上学的时候我爱骑马,对马的印象特别深,马昂头长啸的时候,我觉得那是一种灵魂的呼唤,在对着天呼唤英雄的归来。”曾经英雄也骑在马背上,马有着和人密切的关系,也有着人的高贵灵魂,马也是草原精神的象征。艺术家把马铸成铁,做出铁锈,就有了马的风骨。
刘巨德从平面绘画转向尝试创作三维空间雕塑,变化的只是样式材料,但他的内心没变,都是倾诉对于养育他的故乡的印象。在他看来新创作的雕塑作品是绘画的延续。“我的雕塑是用绘画的思维做的,真正的雕塑家看肯定会有很多问题,我不是雕塑家,也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但我喜欢雕塑,一直抑制不住这样的创作想法。我心里总有一些放不下的,一直想把它在有生之年创作出来。”于是在本次展览中的十几件新的雕塑装置作品就应运而生。
艺术家刘巨德接受艺术中国专访
刘巨德作品
庞薰琹曾教导刘巨德以抚摸的感觉去创作,强调手的触感。在创作中听觉视觉触觉都很重要,但触觉很少用到,“我的老师告诉我要用触觉,要用眼睛去抚摸。”刘巨德的作品中有触摸后的一种温度和生命感。所以刘巨德的雕塑马头上青筋毕露,马的空洞双目如黑洞吞噬着周围的一切,马口张开做无声的嘶吼,鼻子似乎在呼吸着空气,他的马“活”了过来。在刘巨德的很多作品中都有马的形象,他的家乡在内蒙古人,马是他儿时的记忆。马强壮内敛,勤勤恳恳,他就是这样一个谦逊的人,马也是他自己的形象。
刘巨德 《生命之光》
“在生命的历程中一直向前走”
空旷的展厅中长达27米的刘巨德作品《生命之光》与《光的儿女》两幅水墨长卷相对而立,是刘巨德对于生命轮回的不懈探索。在《生命之光》中鸽子和人一起在生命的隧道中前行,路过沿途的人生风景,穿越镜子代表的重重困难,最后都要回归到由千手观音代表的神性,然后又是一个轮回。生命之光是画面中密林洒下的斑驳阳光,是冬日满天飘起的雪花,是落花,是流光。
刘巨德 《光的儿女》
《光的儿女》局部
德国艺术家Jeff Cowen接受艺术中国采访
在《光的儿女》这件作品中,马成为了拥有神性的光之子的坐骑,他们策马奔腾,为和平而战。其中出现了三组狼和鹰撕咬争斗的画面,在刘巨德看来这是利益的争夺。这一作品是艺术家从老庄中提炼出来的故事,加上他小时候的梦境记忆编成了寓言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是这件巨幅作品第一次完整的呈现。
德国艺术家Jeff Cowen在接受艺术中国采访时特别提到了对于刘巨德这两幅长卷的印象。他认为这两幅作品一方面结合了中国的水墨笔触,另一方面也具备西方的抽象元素。尤其是他表示喜欢刘巨德的《光的儿女》,这件作品从远处看时是黑白分明的抽象作品,而走近细看会发现有着异常复杂精妙之处,并且具有了叙事性。作品的动感、气势以及流动的线条,表现出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与他的内心世界。
《光的儿女》局部
《光的儿女》局部
艺术家袁加接受艺术中国采访
艺术家袁加在接受艺术中国采访时提到,刘巨德的作品中有很多。他说小时候上学要经过沙漠走很长的路,经常有动物的遗骨,他晚上走的时候很害怕,母亲和他说“你的肩上有两盏灯,不要向左右看。要一直往前走。”他生命的历程和他绘画的历程,都是这样,一直地往前走,不去受到外界的诱惑,因此他的艺术创作纯粹又真诚。他的作品拥有中国传统塑造形体精神性的表现,不是简单的去重复形体外在的样子,而是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到创作的物体当中去,反映出他自己性格中的厚重与博大的胸怀。
刘巨德 《静安》 青铜 2018年
刘巨德 《家乡草》 纸本水墨设色 2006年
嘉宾观看刘巨德2018年白铜作品《生命的回响》
“艺术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
“艺术是长的,生命是短的,用有限的生命追寻无限的艺术,永远是难以到达彼岸的。艺术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这是我的老师庞薰琹给我上的第一节课说的第一句话。”在谈到老师庞薰琹时刘巨德有些哽咽,恩师的教诲无疑使他受益终生。庞先生第一次上课就要求刘巨德研究老庄,研究东方哲学,他一生都在做庞先生为他留下的作业。
在对老庄哲学的不断深化的证悟下,刘巨德提出艺术是“替天行道”的理念,克除小我,追求与神性相应的大我。体验到了道,则抓住了艺术的核心。刘巨德认为求变必须建立在知常的基础上,在共性之上自然而然生长出的个性,才是真正的个性。刘巨德也认为孔孟的思想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其中核心是仁爱,爱的眼光看待一切是美的是平等的,要张开心扉以慈祥的目光面对所有的生命。美在于所有的生命里都是道,爱它自然光茫辐射到心里,感觉到它的美,再把它释放出来。艺术就是一种建构,不是一个自然现象的,而是重新的建构,重新进入到道的境界。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观众在作品前伫立
刘巨德说:“我很想使我的艺术回到中国文化的源头和自然的最深处。我想回到童年的故乡,回到文化的故乡,回到宇宙的故乡,回到生命的故乡,回归能量的最原点。”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也提到刘巨德对我们的启示是艺术一定要传承和创新,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绘画的精神,艺术的语言和形式美独特的创造传承下去。“他的作品一直在变,变则通,通则灵,技法表现形式,不变的是绘画的一种经历,心灵的向往,追求传统的语境。”
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接受艺术中国专访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也认同刘巨德和钟蜀珩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她说道:“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创作印证了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社会精神的变化,也印证了我们面对传统、面对西方、面对世界各种思潮冲击下的时代精神。他们的作品非常纯粹,不欺人不炫技,用真实对待自然的情感反映他们眼中和心灵的世界。他们的作品平静而坦然,用朴素的技法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精神世界,因此强烈的触动人心。”
刘巨德 《韶华》青铜 2018年
“我的精神世界依赖自然”
刘巨德创作过一件雕塑小像《韶华》,这是他见到钟蜀珩第一眼的印象。只此一眼,便造就了艺术界的一对伉俪。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对于生活元素的丰富描摹式有共通的,但彼此也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独到的艺术理念。
作为吴冠中先生唯一的研究生,钟蜀珩的作品在温情中散发着诗意,注重生活中的细节并直抒性灵。她的心和眼倾情于画面,其魅力在于韵,其韵源自于她璞玉般的精神内核。在入微入妙的琢磨中,她深得自然之本,通过色块与线条的交相辉映让时间和空间在此停留。艺术家钟蜀珩也曾说道:“我感恩自然,我的精神世界依赖自然,我渴望自己的艺术生命在自然而然的真性中度过。”
钟蜀珩《庄稼地》布面油画 2004年
钟蜀珩《雏菊》布面油彩 2016年
2018年9月1日—9月24日,“浑沌的光亮--刘巨德艺术展”和“寻归自然--钟蜀珩绘画作品展”巡展在山东美术馆展出。这对艺术伉俪专注于艺术探索,绘画风格淳朴归真,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色,也有新时代精神的宏大气象。
刘巨德展出的作品有150余件,包括国画、油画、雕塑、装置、陶艺等作品150余件,体现出他对艺术生命精神的思考与探索,“以看不见的,画看得见的”。其中,彩墨《孔林》和雕塑、装置《响沙》、《求雨》、《生命的回响》等,均为新作。钟蜀珩展出的油画、水墨、水彩等作品有近50件,反映了她在艺术上寻归自然、尽精微、抒广大的诗性之美。
钟蜀珩《红菊》布面油彩 2000年
钟蜀珩《月光》布面丙烯、油彩 2017年
展览发布会现场
刘巨德与钟蜀珩无疑是当代中西融合之路的代表,他们都在导师的巨大光影外找到了自己的语言。刘巨德对中西艺术比较研究颇有心得,他认为中国画是“以看不见的画看得见的”,而西方绘画是“以看得见的画看不见的”。他的绘画图式语言正是打通中西的结果。钟先生则“寻归自然”,在自然中寻找和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在生活中化掉中与西的对立,剩下的只是真与善的人性光芒。
山东美术馆馆长张望接受艺术中国专访
山东美术馆馆长张望在最后表示:“山东是美术大省,有着深厚的历史对、文化底蕴。但我们研究性的展览少,创新性前沿性展览缺失,因此本次展览对于山东美术馆来说,也是一次提升的机会。希望将来我们能引进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作品,提升美术创作的品味和引导力。”(图文/孟媛)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