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伟:用“像素”铺排触及“观看的极限”

时间:2018-08-13 12:22:08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开幕式现场

2018年8月11日下午,由筑中美术馆主办、徐冰担任学术主持的“观看的极限·杨宏伟作品展”在筑中美术馆新馆拉开帷幕。展览展出了杨宏伟近六年来的艺术创作,呈现出艺术家对版画艺术语言延伸可能性的思考和探索。

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艺术家徐冰;国际学者、哥伦比亚大学终身人文讲席教授刘禾;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舒可文;阿尔弗雷德大学教授、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副主席约瑟夫·舍尔;艺术家杨宏伟;筑中美术馆创始人林犇参加开幕式并致辞。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艺评家王端廷;著名艺术家肖鲁;艺评家、策展人杨卫等共同出席。

艺术家、中央美院教授、展览学术主持徐冰致辞

国际学者、哥伦比亚大学终身人文讲席教授、比较文学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刘禾致辞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舒可文致辞

艺术家、阿尔弗雷德大学教授、国际学院版画联盟副主席约瑟夫•舍尔致辞

艺术家杨宏伟致辞

筑中美术馆创始人林犇致辞

嘉宾合影

近年来,杨宏伟在创作中始终关注对媒介的探索,并在艺术实践中探索出一整套模件图像制作系统的复数原则。他从中国传统的活字印刷术中汲取思路,采用西方木口木刻版画技术语言形式,结合当代数字矩阵的核心理念,制作出一个类似计算机后台一样的庞大数据库。他把木材制成大小相同的木块,再用木口木刻刀在木块上刻出99%到1%不同的灰度,然后用木块拼版,再印制图像。杨宏伟将带有不同灰度的木块命名为“像素模块”,并以此为基础创作出《像素分析》系列作品。

像素模块库

像素模块库(局部)

杨宏伟说道:“作品叫《像素分析》或者叫《矩阵》。矩阵就是电脑后台的数据库的排列方式,不同的组合能产生多种变化。这个作品最早受到‘变形金刚’这个词的启发,就是它可以变来变去。”同样的像素模块,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拼出不同的图像,此外,像素模块的铺排拼版不是一次性的,可以重复使用,“我在做的过程中就发现我实际上是做了一个工具,而不是做了一张画或者一个版子”。

《像素分析八号》

展览现场

对此,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杨宏伟的老师徐冰认为,像素间多样的组合变化“等于做了一个可以不断使用的基因库”,它们复制、裂变、繁殖,制造的不是一件艺术品,更像是一个系统和一种方法。“他把印刷的再生与繁殖的性质提出来了,他找到了印刷‘源语言’的东西,基因的东西”,这也大大推进了版画艺术语言延伸的可能性。 

展览现场

制作过程

在刘禾看来,“杨宏伟传统的木口木刻作品已做的非常精致,但他始终没有停止探索木刻艺术在技术性、复制性和序列组合的可能性”,他将数码媒体与古老的木刻结合起来,获得了穿越不同的媒介界限的自由,打破了模拟媒介与数字媒介的分野,“他的艺术实验本身也探讨了‘观看的极限’,即我们到底在看什么,我们在黑、白、灰的对比中看到的‘幻像’本身与媒介的关系是什么。”

何为“观看的极限”,杨宏伟谈到:“在视觉艺术中,我们只能用眼睛‘观看’,因此我追求的‘极限’是指从形式上挑战人们能不能通过极简几个像素,对这个图像有一个辨识度。”而刘禾则将其理解为“艺术家是在像素的复数阴影之间,不同的媒介之间,发掘图像的多种可能性。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看到的不过是复制本身的幻象,而非对任何原件的复制?或许,像素的光和影在不同的媒介之间游走不定,它多少能让人们对当代艺术的本质窥知一二,检验观看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像素分析六号》上图为中国宋代画家郭熙的《窠石平远图》,下图为西方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大浴女》,两幅图都是由同样的2264个像素组成,只是像素之间的排列组合不同。

王端廷将杨宏伟的艺术创作命名为“像素组合艺术”,他说道:“杨宏伟的主要策略是对形象的‘解构’,他把形象还原到构成形象的基本要素,然后又利用这些元素重新建构了形象,这种‘解构’-‘重构’的过程,可以看做当代观念主义形象化的一种产物。”在杨宏伟的“像素”作品中,往往都能追溯某个“源头”的作品,既有西方人物绘画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雷诺阿的《大浴女》、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女》,也有东方山水画,如郭熙的《窠石平远图》夏圭的《临流抚琴图》范宽的《雪景寒林图》,“我处理这些像素的精细度,试图找到一种暧昧关系,不能让它被辨识出来,但是又不能完全辨识不出来”,杨宏宇谈到:“看到这些作品,反映到观众脑子里的是最初的‘原作’。我是用几个像素来提示、唤醒我们原有记忆。”这种双重的呼应,带给我们“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解读的更多可能性,以及思考作品与现在社会发生关系的可能性”。

《像素分析1号》左边是中国宋代画家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右边是西方古典绘画大师安格尔的《勃罗日里公爵夫人像》

展览现场

为了充实他的“像素数据库”,杨宏伟目前已手工雕刻了两万多个“像素模块”。在杨宏伟十余年的老友肖鲁看来:“杨宏宇这么多年乐此不疲地去大量进行重复的工作,非常理性地把色块进行分析组合,这种庞大繁琐的工作量,艺术家如果找不到内心的愉悦是无法完成的。杨宏宇天性中有对这种大量重复的‘劲儿’,这是支撑他进行创作的心理密码。”对此,舒可文认为“这种辛劳是艺术作品中特别珍贵的东西,是呈现艺术家智慧的必要的部分”。

除了木制的“像素模块”,杨宏伟也在艺术创作中进一步拓展了“像素”的媒介内涵。他铸模多个亚克力或不锈钢方块,通过亚克力板叠层造成光学透视上的不同灰度或不锈钢片不同反射角度形成的不同灰度,形成与木质“像素模块”类似美学风格的装置作品,“把像素的概念延伸了”。

《不确定的像素》

《水晶佛像》

《水晶佛像》局部

《水晶像》

《水晶像》作品细节

在这一系列的艺术探索当中,杨宏伟通过挖掘版画艺术本身携带的当代基因,探索出各种各样的观看方式,其对有限和无限之间关系的思考,触碰到了复数性艺术领域中过去没有人曾触碰过的核心部分,推进了版画艺术语言延伸的可能性。他的《像素分析》系列作品,在探索“图像活字”的复数性和模件性过程中,获得了穿越不同媒介界线的自由,不仅跨越了传统与现代性的边界,也打破了模拟媒介与数字媒介的分野。

展览将持续至9月9日。

《不确定的像素》互动装置

《不确定的像素》互动装置局部 观众可以两人一组共同参与完成,一个人按照图片上的每一个像素灰度,指挥另一个人调整不锈钢金属片的角度,反射环境中的色度,实现完整的图像。

展览现场

《像素分析》

《像素山水》

《天一生水》

《湖水2》

展览现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