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眠艺术展德国包豪斯大学开幕 建校百年首向华人艺术家敞开大门

时间:2018-08-04 22:51:45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赵无眠艺术展主楼天光厅开幕式现场

2018年8月3日,包豪斯大学百年校庆邀请展——赵无眠艺术展在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开幕。这是该大学建立近百年来第一次邀请华人艺术家举办展览。当天下午五点,“隐深的表象”——赵无眠艺术展在包豪斯大学主楼、大学图书馆和魏玛Profil画廊三处场馆同时启动,开幕式在大学主楼天光厅举行。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包豪斯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欧洲大学院长委员会主席本德·鲁道夫先生主持了开幕式。

本德·鲁道夫先生致辞

鲁道夫先生回顾了自己在中国与艺术家赵无眠先生相识和自己被艺术家作品中隐含的哲学命题深深感召的经历,介绍了赵无眠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过程。“大约十年来,赵无眠先生一直在致力于发展现代水墨绘画,并在其中尝试新的绘画技巧。诸多著名艺术家同行、策展人和收藏家均强调了他的艺术笔迹对于水墨画发展的重要性。西班牙艺术大师胡安·里波列斯赞扬他的作品有中国之魂,同时也是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对于意大利文化艺术中心主席温琴佐·桑弗来说,赵无眠的作品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最大的发展潜力;而日本著名收藏家、文化推广人海上雅臣甚至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绘画语言的未来。”

嘉宾在观看赵无眠参展作品

“但这些还不是艺术家的全部。”鲁道夫先生表示,“近年来,艺术家一直在参与旧工业工厂的转换,在中国华东地区的济南主持一座老工厂的改造,并在这种转换中担任了负责人的职务。虽然这限制了他的艺术创作,但同时也为他开辟了新的灵感来源。现代工业文化的遗物和人工制品激发了他对当代艺术表现形式的反思,并激发了他对适当的联想意向的追求。”鲁道夫先生认为,这种文化与老工业景观也形成了德国魏玛的城市内涵,这是赵无眠的艺术创作打动包豪斯的原因所在。

赵无眠展出的装置作品图像

作为现代建筑和设计的发源地,包豪斯创办于1919年,尽管最初的包豪斯学院只存在了14个年头,但它声名远播,以“全球设计之母”的名义深刻影响了欧洲、美国、日本、中国等世界各地的艺术理念和设计思想。它的众多学术主张及其背后的人物故事,在设计与建造的教科书上赫然在案,几成传奇。包豪斯创建了现代设计教育理念,取得了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包豪斯的历程就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历程,也是在艺术和建筑、机械技术这些不同门类间搭建桥梁的历程。无论是在建筑学、美术学还是工业设计领域,包豪斯都占有主导地位。

展厅所在地之一——包豪斯大学主楼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曾在《包豪斯的道路、历史、遗泽、世界与中国》一书序言中说,“包豪斯是一个神秘的包裹,一个普世的思想的工具箱。”中国老一代艺术家,如庞薰琹、雷圭元、郑可、张光宇等,他们或海外留学,或从事艺术设计,均曾接受包豪斯思想的影响,从而开启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之路。许江认为,“三十年前,中国设计艺术教育流行巴塞尔设计学校的素描教学,而这个教学系统的源头,正是当年包豪斯学院伊顿教授的教学方案。这个悠长的基础教学变革之链一再让我们溯流而上,感受当年包豪斯的广阔视野和灵修内涵。为我们带来某种根源性的变革思想,带来基础性的美学思考,也将带来变革性的教育思考。”

包豪斯大学图书馆展览现场

魏玛Profil画廊展览现场

此次包豪斯大学在迎来百年校庆之际,开辟大学主楼、图书馆和画廊三处场馆为中国当代艺术家赵无眠举办个人艺术作品展,这在中国和德国包豪斯的交流过程中,堪称是一次惊喜。

因为工作的原因,赵无眠先生未能亲自参加本次展览的开幕式,他的妻子朱宁女士(左)代表他在开幕式上致辞

赵无眠先生最初以水墨、宣纸为媒介进行创作,在传统绘画材料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超越具象与抽象的二元对立领域进行了可贵探索,形成了以“人天合一”、“阴阳和合”的古老宇宙观为核心理念的创作之路,展示了以气为笔、以水为墨和计黑当白、气象氤氲的东方艺术新面貌。“现代水墨之父”刘国松先生认为,“赵无眠水墨画中的动感是表现意境最好的一种方式,真正可以代表现代中国绘画的一个主要方向,主要的潮流。”

展览作品 天阙逼纬象 水墨  97cmX62cm

随着工作和生活的变动,赵无眠先生受工作单位山东影视传媒集团的委派,开始主持中国重汽技术中心老厂区的改造,从而深入接触工业文化和建筑设计、工程建造。这一工程虽然大大挤占了赵无眠先生的创作时间,但他的创作材料也因此实现了新的突破,在水墨绘画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形成了装置、综合材料和雕塑多种形式的变化,作品面貌也从大地之象进入天空之境,高度契合了“以无为有”、“有无相生”的太初空无之道。

展览作品地面装置图像

赵无眠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艺术家来说,每个人都要面临“画什么?”、“怎么画?”以及“为什么这么画?”这三个终极命题。而要解答这一命题,必须推翻前人的答案。“自我开始绘画以来,我的创作一直在变化,而变化的源泉就来自于我对我们生存的宇宙、天地自然的认识。我相信人这一个体与宇宙这一宏观之间存在着隐秘的联系,我找到了这种联系,因此天地自然在我的作品中若隐若现,而东方“人天合一”的哲学也在作品中深深扎根。这就是我对艺术的回答,我以生命修行的方式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画法,也找到了让自己的生命和浩瀚宇宙相连接的方式。”

展览作品 流波将月带星来 综合材料 158cmX96cm

据悉,本次展览自2018年8月3日开幕后,将持续到9月22日闭幕。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