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开幕式现场
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主办的“大道成器——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展”于2018年4月22日上午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邀请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陶艺家69人,展示中外陶艺精品83件。展览以“融合延伸”、“见微知著”、“象外之韵”、“聚集拓展”四个单元,将不同形态、不同观念和不同制作技术的作品并置,展现东西方艺术家对陶艺的不同理解和体验,让观众在观赏和思考中获得差异性或共同性的认识,展现陶瓷这一与人类文明发生发展密切关联的技艺,在当代文化格局中放射的特有光华。
《再造系列之圆锥》,寄神宗美,日本,2015年,陶,32cm×46cm×17cm
展览现场
《青瓷》,韩美林,中国,2012年,青瓷
左:《容器》,于洋,中国,2017年,陶,30cm×30cm×50cm;右:《龙石岛》,约兰·范·德·维尔,荷兰,2016年,磁力黏土,高40cm,该作品已被河南博物院收藏
“器物”是一个具有温度的概念。《易经·系辞上传》中提及“上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其对“器”和“道”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使“器物”在具有普遍物质意义的基础上又有了温润人心的精神意义。
展览现场
陶瓷是水、火、土共同创造的艺术语言,在千万年的历史演化中,承载和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是陶瓷大国,历代精品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中国的陶瓷艺术有哪些新的表现?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国家的陶艺家们在面对这一古老的艺术语言时又有哪些新的探索?这是本次展览力图回答和呈现的两个问题。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学术主持白明告诉记者,“本次展览虽然只有69位艺术家和83件作品,但它们基本涵盖了当今世界当代陶艺领域所涉及的各个风格、流派、烧制、材料、工艺手法以及陶艺家们的深刻思考。陶瓷艺术的原料只有一团泥,它非常古老。作为陶艺家,我们对手中的这捧泥土充满了无限深情,在长期受传统陶瓷美学教育的过程中,养成了丰富、美妙的触觉体验和珍惜泥土材料的美德。一件器物从泥土到烧成要经历漫长时间,人们在变化中改变泥土的形状,与此同时,泥土也在改变着人的内心。今天,全世界的艺术家都在重新看待手中的这捧泥,重新看待塑造这捧泥的火。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全部源自于传统,深深表达了所有陶艺人对我们所受教育的敬仰。我们在挑选参展作品时看重作品精湛的技艺和人对待物质从容、缓慢的推进和设想。这些作品有容器,有装置、观念、表达,有完全从泥土中来,也有在火的淬炼中重新焕发生命的崭新形态。这场展览将提示我们,如何对待物?如何对待古老的艺术形式?怎样让最古老的艺术在今天重新焕发生命。此外,泥土是柔软的,而遇到火变为陶瓷后却变得无比坚硬,同时又很脆弱,这是材料带给我们最大的精神和美的启示。”
《大学生》,刘巨德,中国,2016年,陶瓷,50cm×25cn×28cm
《人民广场》,罗小平,中国,2016-2017年,40×60cm×14
陶瓷艺术成就于材料、技法、烧造的相得益彰。作为手造之物,如何摆脱匠气甜俗的格局,免于燥气与火气的痕迹,把握色彩晕染的层次,早已不是当代陶瓷艺术家的用心之处了。以小见大,在陶瓷艺术作品中呈现对自然的认识,对世界的感悟,创造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境界,则是更多当代陶瓷艺术家的诉求。或许陶瓷艺术的意境就在其本身,无需高贵的条件,一团泥,一炉火,就是一个自在圆足的精神世界,足以诉说自身与世界的深层关系。
《紧密相连》,艾伦·范·德·伍德,荷兰,2017,瓷,直径42cm,高25cm
本次展览展出的当代陶艺作品,鲜少有传统的陶瓷形式,作品摆脱了传统的制作方式和审美趣味,代之以艺术家自由的表达和不同国家的陶艺家对不同材料寓意、精神的理解、挖掘和重新组合。西方现当代陶艺的发展与现当代艺术相关,深受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超现实主义等艺术运动的影响。中国现当代陶艺则是在本土传统和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双重影响下发展而来的,既有明显的本土中国风,又蕴含了一些流行的国际陶艺语言。
《积累心景》,岸 映子,日本,2017年,陶瓷,高59cm×长83cm×宽20cm
《积累心景》局部,岸 映子,日本,2017年,陶瓷,高59cm×长83cm×宽20cm
《积累心景》局部,岸 映子,日本,2017年,陶瓷,高59cm×长83cm×宽20cm
“我们需要的是技艺与观念并举的当代陶艺作品。情感被技法带走,或者仅仅有观念没有技艺都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选择的作品不仅要形式新颖,有观念思考,还要有技艺,而基本的材料就是艺术家脚下的泥土。”白明说道。
《后昆虫时代——二元蜘蛛》,冯漱,中国,2015年,瓷、不锈钢,55cm×60cm×45cm
冯漱的作品采用陶瓷和不锈钢两种材料结合,作品形式充满后现代主义风格,“当一般艺术家都用陶瓷时他想到用金属,两种同样带有坚硬属性的材料,如何将两者结合,在此过程中艺术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这基于艺术家对物质材料深刻认识的基础上。”
《坯粉之书》,白明,中国,2017年,综合材料,310cm×650cm
《坯粉之书》,白明,中国,2017年,综合材料,310cm×650cm
《坯粉之书》局部,白明,中国,2017年,综合材料,310cm×650cm
白明作品《坯粉之书》,呈现了一件陶瓷作品的诞生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现场每一件已经废弃的物品都见证了这件陶瓷的诞生,而当器物被收藏起来之后,这些留下来的东西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它们不再被人关注,没有人关心这样废弃的场景。白明从这些废料、铲子、匠人捏造烧制陶瓷坐过的木椅,盛放陶土的木框和入窑烧造后留下的细碎的白色泥土中得到朴素的启示,他将人们看不到的陶瓷高贵精美的外表下掩藏的另一面还原给人看,揭示了一件陶瓷的前世今生。
《情侣》,雅克·考夫曼,法国,一组4个,2009-2018年,鲁姆金砖,60cm×8cm×60cm/个
《情侣》局部,雅克·考夫曼,法国,一组4个,2009-2018年,鲁姆金砖,60cm×8cm×60cm/个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协会现任主席雅克·考夫曼的作品,受到中国苏州大青砖和传统剪纸图案的启发,艺术家重新认识了已经固化了几千年的中国砖的功能,他从中看到了时间感。
《破碎中重生》,李鸿韦,中国,2015年,瓷土、铁皮、不锈钢
李鸿韦的作品采用结晶釉与金属构件结合,将碎的、不完整的陶瓷碎片与铁皮、不锈钢重新组合,呈现了类似飞行装置和动态雕塑的形态。
当人们都竭力把陶瓷做精致、做美的时候 ,艺术家却通过把一个一个的陶瓷小方块摞在一起,发现和展示了陶瓷成型艰难和极为脆弱的品质,在没有功能和需求的前提下还原陶瓷的本性,也启发每个人直面人性,你看到的其实都是自己。
此外,据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杜鹏飞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本次展览展出的海内外当代陶艺作品还将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的瓷器精品同场展出,希望传统陶瓷与当代陶瓷的碰撞能带给观众新的思考与启示。
《流水账》,左正尧,中国,一组,1999年,陶,28cm×68cm×16cm
《流水账》,左正尧,中国,一组,1999年,陶,28cm×68cm×16cm
《湖》,周武,中国,2015年,瓷,30cm×25cm×35cm
《湖》局部,周武,中国,2015年,瓷,30cm×25cm×35cm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冰石》,菲利普·巴尔德,瑞士,2017年,瓷、石,15cm/17cm/25cm
展览现场
《三只滚动的碗》,尼古拉斯·李,英国,3件,2017年,瓷,55cm×16cm×16cm
《母与子2》,陈国辉,美国,2012年,粗陶,104.1cm×68.5cm×76cm
《凝固的时间6》,达尼埃拉·施拉根霍夫·埃思考福耶,法国,2017年,瓷,73cm×68cm×22cm
《兵生变(皇后)》,伊洛纳·洛莱姆,拉脱维亚,一组,2017年,瓷,80.5cm×44.5cm×32cm,该作品已被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收藏
展览现场
《季节》,杰米·克拉克,美国,2003年,陶,30.5cm×20.3cm
《渐变》,谢丽尔·安·托马斯,美国,2017年,瓷,高44cm×长33cm×宽36cm
《天象四神——玄武》,郅敏,中国,2017年,陶瓷、金属,400cm×60cm×350cm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冯远,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王岩,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明旨,法国巴黎赛努齐陶瓷艺术博物馆前馆长,现法国文化遗产终身总监克里斯汀·西米苏,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馆长克劳迪娅·卡萨利,日本京都帅居现代美术馆馆长藤田蘆实,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总馆长杭间等兄弟院校代表,国际陶艺学会原亚洲区理事许以祺等陶艺界人士,参展艺术家代表,清华大学师生等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杨冬江主持。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展览学术主持白明,参展艺术家代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左正尧,克里斯汀·西米苏,王岩先后致辞。
展览自2018年4月22日–2018年9月9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7号、14号展厅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