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舞剧诠释80年代淳朴梦想 舞剧《匆匆那年》开放媒体探班会

时间:2018-03-29 13:56:16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

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于大雪导演创排的当代舞剧《匆匆那年》于近日在北京进行了媒体探班会。这是一部表现“追求舞蹈梦想”的舞剧,表现了普通人在生活中坚强不屈的性格。据悉该剧2018年将先后在北京市进行10场演出。


近日,当代舞剧《匆匆那年》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了媒体探班活动,多家媒体前往排练现场与主创人员近距离接触、交流,并抢先目睹了精彩片段,感受了整个创作团队高水平的艺术水准。

该舞剧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于大雪舞蹈教育工作室承办并共同出演。当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足;导演称这部作品将带着我们回到那个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更显示出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舞剧《匆匆那年》的主人公出身于工人家庭,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走进学校附近的舞蹈班,被舞蹈的优雅深深打动并决定学习舞蹈,但主人公的舞蹈梦受到家人的阻拦,甚至影响了家庭的和睦。在主人公不懈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下,最终主人公说服了父母接受她继续学习舞蹈,并且完成了自己舞蹈梦想。

《匆匆那年》是一部关于“追求舞蹈梦想”的舞剧,将普通人在艰辛生活中追求幸福、重拾信心的过程中把坚强、热情、不屈的性格表现出来。整个故事没有一味地表现完美无缺的的高大形象,而是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一个追求舞蹈理想的草根女孩身上,放置到微小的社会人物及所处的社会背景之下,让观众的心情随着主人公的命运而变化起伏。


导演表示,希望作品能对青少年观众形成榜样的作用,并对青少年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有所启示。作品中的主人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付出的辛苦感动了所有人,连曾经并不支持她的父亲也被她的不懈努力彻底征服。导演用这部讲述追梦故事的作品很好地诠释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的梦想”这一深刻内涵,呈现了平凡的个体在为实现个人价值的道路上付出的艰苦努力。


据悉,当代舞剧《匆匆那年》在创意、舞蹈、多媒体、舞美设计以及空间运用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在艺术呈现上导演表示这部作品在创作上具有“四个结合”:

在舞蹈风格方面《匆匆那年》是首次运用“当代舞contemporary”为青少年创作的一部舞台作品。作品主体以当代舞风格为依托,在创排过程中逐步摸索形成以中国青少年当代舞蹈为底色的独特艺术语言,并与装置、音乐等其他艺术种类相互合作,构成一种特定的艺术风格。


在故事创作方面《匆匆那年》表达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与现实之间只隔了一层薄膜的距离。此剧通过艺术的处理,将现实世界的痛苦和理想世界的愉悦突出出来,产生了虚实结合的独特艺术效果。情节中反复出现的是主人公面对现实艰难生活,用梦想中的完美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替,营造出了生活的平淡与梦想之间的冲突和融合。


在舞台呈现方面《匆匆那年》巧妙的、具有游戏性的结构设计,能够极大程度上保持观众的新鲜感与注意力。看似简单的舞台,实际机关重重。舞台“玩儿”出各种可能性。巧妙地借各种角度、各种图形来呈现现代而独特的舞台效果。

在演员选择方面《匆匆那年》采用“职业舞者与天才舞童的结合”的方式进行演员的挑选。这是全世界非常普遍的艺术创作手法,从中国戏曲、芭蕾舞、歌剧、音乐剧都有高水平的儿童演员身影。一方面职业舞者代表了作品的艺术水准,而另一方面天才儿童演员的表演又能无障碍的吸引同龄的观众。


《匆匆那年》这部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舞台作品预计将于2018年先后在北京市进行10场演出。该剧从2016年12月构思创作至2018年3月基本成型,历时一年有余。于大雪老师对该剧创新性的编排和细心雕琢一定会使得《匆匆那年》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带大家一同重温那段80年代的峥嵘岁月。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