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
适值贝聿铭百岁寿辰,香港西九文化区视觉文化博物馆──M+将分别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以及香港大学建筑学系,联合举办“重思贝聿铭︰百年诞辰研讨会”。是次研讨会分两场举行,并获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会资助。届时,一众知名学者将以全新角度探讨这位殿堂级大师的一生及其作品。两场研讨会将分别于2017年10月12至13日在美国麻省剑桥(哈佛大学),以及于2017年12月14至15日在香港(香港大学)举行。
尽管贝聿铭设计了多座经典建筑,如华盛顿国家艺廊东翼(1968–78年)、香港中银大厦(1982–89年)、巴黎罗浮宫金字塔(1989–93年),却鲜有关于他的完整学术理论研究。他对文化整合及纯几何之美始终如一的兴趣最为人熟识,亦成为其作品的标志特色。在长达六十载的建筑生涯中,他与二十世纪中叶至晚期建筑史上多个关键时刻紧密相连,并与更广阔的范畴互为关系,为外界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重思贝聿铭︰百年诞辰研讨会”海报
“重思贝聿铭︰百年诞辰研讨会”将会涵盖建筑与都市设计,横跨美国、亚洲、欧洲及中东等地,以形式、空间、社会、文化、地缘政治等角度重新审视贝聿铭的杰作。从贝聿铭有切身联系的两个国际交汇点──中国/香港及美国/波士顿──出发,两场研讨会相互紧扣,云集超过30位讲者,包括透过邀请及公开招募参与的学者、同业、贝聿铭的同事及朋友。
M+设计及建筑主策展人陈伯康先生表示:“贝聿铭是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惟外间对其举世知名的作品认识不深。我们希望为其提供全新和更深入的了解,藉此向一代建筑大师致意。除了纯几何之美以外,贝聿铭的作品其实有更多层次尚待发掘。M+一直以不同角度探讨建筑论述和视觉文化,而贝聿铭是一位源于中国、植根美国、立足全球的建筑师,这等身份让他成为M+的重心人物。”
M+行政总监华安雅女士就是次研讨会表示:“自始以来,M+致力通过与香港及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创造者、机构以及其他团体合作,发展和促进全球的博物馆文化。我们很高兴能够与两所最为国际认可的权威学术机构—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以及香港大学建筑学系—合作,一起筹办“重思贝聿铭︰百年诞辰研讨会”。”
2017年10月12至13日(麻省剑桥)
美国麻省剑桥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
Gund Hall
Piper Auditorium
讲者:
Daniel M. Abramson、André Bideau、Edward Eigen、Annette Fierro、赖德霖、Stuart Leslie、Thomas Leslie、Bill Pedersen、Leslie Robertson、罗坤、Brett Schneider、Janet Adams Strong、王蕾、Yvonne Szeto,以及Kellogg Wong
2017年12月14至15日(香港)
香港大学建筑学系
钮鲁诗楼KB419室
讲者:
Barry Bergdoll、张晋维、曾若晖、张永和、陈丙骅、Thomas Daniell、杜鹃、黄明威、关晟、林兵、Linfan Liu、Eric Mumford、Kamran Afshar Naderi、贝礼中、Sara Stevens、曹慰祖、吴光庭,以及杨敏德
更多有关详情,请浏览: www.mplus.org.hk/rethinking-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