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岩先生现场与观众分享文物的美好
8月21日的上海书展上,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新书《看见美好——文物与人物》的作者,著名的美术史学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郑岩先生带领读者一起来看见艺术品的美好。
本书作者郑岩先生是学考古出身,之后深入在考古艺术领域,被很多人认为是这个领域数一数二的专家。
讲座围绕着书中所涉及的古代艺术品展开。作者用专业而不失幽默的语言为读者呈现了对艺术品再次发掘的过程,带领读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来发现古代艺术品内在的价值。作者笑称,他们的美好,不经过再发掘,即使看了,也未必看见。
本书名为“看见美好——文物与人物”,全书将“学术方言”转换成“大众普通话”来讲,是普通人接触文物、接触艺术史的极佳读物。然而,这绝不意味着内容的轻浅,文中材料之翔实、物证之确凿,让人不得不信服。
郑岩先生新书博得小观众的青睐
讲座现场掌声四起,不仅得到广大观众喜爱和赞扬,还受到当地媒体的强烈关注。讲座结束后,作者还进行了签售活动以回馈广大读者。
据悉,中国美术出版总社还举办了“中国经典连环画展”“《绘本西游记故事》趣味涂色、朗读活动”等系列活动。
【新书简介】
看见美好:文物与人物
作者:郑岩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内容简介
本书不论是谈物、论人,还是对创作手法的解析,都是对美的追寻——艺术之美及其背后的人性之美。书中所涉及的古代艺术品,大都是考古发掘所得。作者试图用文字对艺术品进行再次发掘,即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来发现古代艺术品内在的价值。他们的美好,不经过再发掘,即使看了,也未必看见。
自序
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朋友一再督促我把此前的杂文找一下,结个小集子。其实我在论文之外的写作并不多,这次所收勉强凑了这些长长短短的、杂七杂八的文字,共20篇,虽然不是谨严平正的论文,但大致不出我的专业范围。
我年少时沉迷于画画,读书不够,也没有做过作家梦。后来画没有学成,学了考古。考古学的训练讲求章法规矩,所以我未能在辞章上用工夫。大学毕业后,我枯坐于门庭冷落的博物馆,除应付各种杂务,也胡乱翻书,偶然写点札记,都十分零碎。后来读博士,我仍学考古。实际上,我始终没有多少机会参与田野发掘,算不上合格的考古工作者。我现在从事的专业是中国早期美术史研究,这在一定意义上,算是弥补了一下少年时代的梦。
这些文字,多多少少与我的学习、工作的经历以及兴趣有些关系。重印这些短文,对于别人来说意义不大,真可谓祸枣灾梨。但其中早期的一些,对于彼时的我(一位二十多岁寂寞无助的年轻人),还是有些意义的。除了强化自己的文字基础外,那些印成铅字的杂稿也时时鼓励我一下,给我一些希望。有些零星的想法,开始以札记形式写出,后来则发展为较正式的论文。
这些20篇短文彼此没有什么联系,有的是兴之所至,随手写成,有的是朋友的约稿,不得不写。较多的是关于中国考古学和早期艺术的札记,也有的写年画、照片,另外又从2004年出版的通俗读物《中国表情——文物所见古代中国人的风貌》中抽了两节。少数文字略加调整,但总体上保留了原来的面貌。这些短文最初发表时体例不一,少数有注释,大部分没有。这次结集,未加以统一。
书中所涉及的古代艺术品,大都是考古发掘所得。我试图用文字对艺术品进行再次发掘,即通过细致的观察、分析,来发现古代艺术品内在的价值。它们的美好,不经过再发掘,即使看了,也未必看见。
有几篇写到人物和事件,其中也谈到苦难,但我还是愿意将书名拟作“看见美好”。
感谢李零先生的题签!我喜欢李先生的书,也喜欢他的字。
感谢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朋友们!
郑岩
2016年8月10日
目录
自序
彩陶豆
飞翔的纺轮
愁眉
一笔画
河汉清且浅
摇钱树
考古发现的三国绘画
说马三题
窥窗
墓葬壁画,画给谁看
妙迹苦难寻,兹山见几层——早期山水画的考古新发现
何像最真?——漫话历代孔子像
追影——古代家祭偶像
一幅珍贵的年画
中国男人
丹尼尔“鲜汁”及玉函山造像
纽约的两个展览
杨泓先生的另一支笔
费慰梅与中国艺术史研究
父亲的半盒铅笔——他的画、他的城、他的时代
作者简介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美术史与考古学。著有《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中国表情:文物所见古代中国人的风貌》《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集》《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以及《山东佛教史迹:神通寺、龙虎塔与小龙虎塔》(合著)《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合著)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