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自给自足 莫迪老家信奉甘地苦修精神

时间:2017-08-08 09:23:18 | 来源:

资讯>

艾哈迈达巴德老城区城门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宇同】艾哈迈达巴德是印度第六大城市,上周该市历史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印度第一个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称号的城市。印度媒体自豪地称:艾哈迈达巴德得以与巴黎、维也纳等文化名城比肩……其当选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样一个只有600年历史的城市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还是很年轻的,它居然可以超越德里和孟买,作为印度的代表步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殿堂,可谓出人意料。但当我们仔细去阅读这个城市,去追寻它的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历史发展的脉络,却不难发现它的当选也确有其道理。

大街小巷很难找到肉吃

在电影《甘地传》中,甘地纺线织布、养羊挤奶的那个小村子就在艾哈迈达巴德。那种自给自足、苦修式的简朴生活正是圣雄甘地心目中理想社会的样子。自1915年至1930年,甘地在艾哈迈达巴德生活了15年,正是在这段时间里爱好和平的甘地走上了抗争的道路,用非暴力的方式开始为印度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今天的艾哈迈达巴德不仅有甘地的纪念馆和博物馆,在这片土地上,甘地的精神在一直传承、在闪耀。

甘地是素食主义者,在艾哈迈达巴德的大街小巷就很难找到肉吃。不论大饭店还是小吃摊,一律只供应素食。我们一般的分类方式是把食物分为肉食和素食,但印度不是这样的,他们把食物分为“素食”和“非素食”,分明有一种把肉食作为非主流的意味。

甘地大半生践行禁欲主义,印度现任总理莫迪也是这样。当总理前莫迪一直生活工作在艾哈迈达巴德,除了早年的一段形式婚姻,莫迪多年来一直过着独身生活。甘地推崇各宗教共同发展、和谐共处,在艾哈迈达巴德不论是印度教、耆那教还是伊斯兰教,它们的寺庙都得到很好的保护。甘地提倡自给自足,在艾哈迈达巴德老城区的每一个基本社区单位,它们都是相对封闭而独立的,大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况味,每个社区都犹如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防御性社区传承600载

艾哈迈达巴德老城区由苏丹艾哈迈德·沙阿于15世纪沿萨巴尔马提河东岸建立。这里拥有26处印度考古局保护建筑,展现了苏丹时代的丰富建筑遗产,特别是巴达尔城堡、带有防御工事的城墙与城门、大量的清真寺和墓地以及后期的印度教和耆那教重要寺庙。很多民居的窗棂、阳台都有繁复的雕花装饰得美轮美奂。

艾哈迈达巴德老城的基本社区单元叫做堡,整个城市有182个堡,每个堡大小规模不一,大的可能有五六十户人家,小的只有五六户人家。堡意为“封闭空间的入口”。艾哈迈达巴德的每个堡有一至两个出入口,夜间关门而且有守夜者巡逻,有很强的防御性。每个堡都有一条主街,主街旁许多小巷如支流一样蔓延开来。最大的堡叫“曼德威”,占地50英亩,人口数千。

艾哈迈达巴德的堡并不是以家庭或宗族为社区单元,这里自古以来堡的划分主要的依据是种姓和职业。堡内一般自成一体,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比如,堡内的房屋不得随意对外人出售,如一定要对外出售则须交纳2%房价款作为罚款。堡内不管谁家有婚丧嫁娶事宜各家都要积极参与,如有违反就要接受惩罚,比如交罚金、晚上不许点灯、不准摆宴席等。

每个堡内基本都有一座高高的柱状塔,很多人以为是敬神的,其实这是给鸟儿建的栖身地,名为“鸽子塔”。许多鸽子塔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艾哈迈达巴德建城时,人们想不能为了建设人类的家园就把树砍了夺去鸟儿们的家,所以就建了鸽子塔,还经常拿些食物喂鸟。当地人盖房子时也会故意留些缝隙给鸟儿做窝用。很难想象几百年前的古人就有这样的自然保护意识。

主要宗教都有各自名胜

艾哈迈达巴德历史虽不算太长,但有相当多的名胜古迹撑起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而且当地各主要宗教都有各自的名胜。印度教的阿克沙达姆神庙雄伟壮观,每年吸引超过200万朝圣者和游客。就连首都新德里亚穆纳河东岸的同款神庙也是艾哈迈达巴德这座神庙的“仿制品”呢。耆那教建于18世纪的哈提辛格神庙,采用了大量白色大理石作为建筑和雕像材料,其精美和雅致程度不亚于泰姬陵。

阶梯井并不仅是能够顺着阶梯下去的水井,它是印度西北部干旱地区特有的建筑形式,不仅具有储水的功能,更有地下神庙和地下宫殿的功能。最著名的当属艾哈迈达巴德附近的帕坦王后井,这个阶梯井占地达到1000多平方米,本身就是世界文化遗产。在艾哈迈达巴德城区,也有一些规模略小的阶梯井。

参观过上海世博会印度馆的人想必对入口处及主体建筑上的生命之树雕像还有印象。这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的生命之树的原型就在艾哈迈达巴德的希迪赛义德清真寺。当《环球时报》记者来到这里,看到在这个普通的路口拐角毫不起眼的清真寺,感觉它真的好小,不用进清真寺就能看到那几扇窗户上的透雕的生命之树。记者想,也许就是这份不起眼才带来更顽强的生命力吧。一如外表普通的圣雄甘地,他那瘦小的躯体内能爆发出多么强大的能量啊,这能量直到今天还在艾哈迈达巴德闪耀。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