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大美天地,青海省国画作品展在国家画院开幕

时间:2017-07-22 11:14:19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现场嘉宾与艺术家合影

7月21日,由中国国家画院、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共同主办的“新中国美术家系列——青海省国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展览展出的作品,打破了人们对青海绘画的刻板印象,以紧跟时代的表现力和具有地域特点的感染力展示出青海新中国美术家的面貌。

危耸的皑皑雪峰,辽阔的高原牧地,多彩的民族文化,造就了青海鲜明的地域特色。青海虽然地处偏远,但是它孕育出沉静与深沉的气质。此次7位来自青海的美术家李忠盛、张海鸿、张权、袁宗福、郭子源、徐子清、刘晨曦,不仅带来表现西部和青藏高原神奇博大、高原人豪迈粗犷的精神风貌,同时,呈现出新颖独特的艺术语言。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在开幕式上致辞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王海红致辞

如今,在价值观、审美观日趋单一、贫乏的文化语境下,能否保持具有时代精神、不断创新,同时又坚守自己的地域特色和个性创造的艺术道路,成为艺术家们共同的课题。从展出作品可以看出,青海的美术家们致力于诠释“大美青海,大美天地”的艺术理念,力求贴近生活与自然,多层次、多方位描绘青藏高原,作品尺幅大、数量多,但杨晓阳在与艺术家们交流时指出:“认真对待固然是好,但过分制作会使画面丧失偶然的生动效果,创作时要发挥宣纸能创造意料之外效果的特性。而且艺术家要从美术战略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避免让这个问题形成风气。”

杨晓阳为青海美术家颁发参展证书

“新中国美术家”系列活动作为当代中国美术档案梳理系列的一部分,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美术界的一项重大工程。从实践来看,无论对于艺术家的推出,还是对艺术家个人专业水平和思想建设的促进,以及对各省的美术人才培养及后续人才激励都起到了一流的作用。实施过程中,不仅为新中国美术家提供平台,而且在一次次的展览和学术交流中,能够发现美术创作中的弊端,并且及时做出调整,起到把握美术发展方向的作用。

现场嘉宾为开幕式剪彩

随着青海画家对高原生活情感积淀的增厚,加之受到当地民族文化潜移默化的滋养,他们越来越注重开掘绘画题材的审美价值,继而追求地域文化深久的底蕴。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纪连彬认为,虽然人们认为地处西部的青海在美术发展上可能会滞后,但从此次展出的作品来看,青海艺术家们在艺术语言的创造上与美术发达地区是同步的,是走在前沿的。

面对日新月异的艺术思潮,新中国美术家们理应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坚守自己的地域特色,这才是艺术家们所应具备的文化自信!就像艺术家代表张海宏所说:“我们高原的艺术家们将站在更高的起点,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家乡的优秀作品!”

当日,参加开幕式的嘉宾还有,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王海红;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赵卫,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兵;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艺术处处长焦瑜;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秘书长刘建,创研部主任何加林,办公室主任乔宜男,美术馆馆长陈风新,外事办主任张楠,创研部副主任赵培智,教学培训部副主任邱雷;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院长李海林;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专职画家吴建科;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邢少臣、李晓柱、张桐瑀。

展览作品:


高原的礼物(179X98cm)

名称:辩经  规格:69x138cm材质:纸本工笔重彩

暮鼓祥天

圣域吉祥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