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巍创意图文沙龙展:那些梦呓般的心绪片段

时间:2017-07-12 23:42:00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梦呓录——甄巍创意图文沙龙展现场

2017年7月12日下午,梦呓录——甄巍创意图文沙龙展在北京师范大学坚净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甄巍教授创作的20余件水墨图像作品。

为写论文发愁的X教授 50cm×50cm

历史长河中从此多了我留下的这痕迹 33cm×68cm

在一个急速发展的社会,片段式的生活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常态。此次展览展出的20余件作品系甄巍近五六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的心绪图文,在难得的闲暇时间,他“喜欢就着夜色,抓起毛笔墨汁随手涂抹,自说自画,喜不自胜,不辨美丑”,将个人的真实感受以水墨的方式记录下来。观看这些充满了幽默与纯真感的作品,很难想象它们出自一位日常工作繁重的院领导之手,这些图像笔法自由随性,构思生动幽默,充满生活的趣味和真情实感。 

猴子穿着人的衣服的时候更显得它是兽类 50cm×50cm

展览现场

甄巍本是学油画的,提笔、着墨这种方式要回溯到他早年去希腊访学时,临行前偶然带走了一些毛笔和宣纸,在国外的时候开始使用中国的材料。看着博物馆里那些穿越千年的伟大作品,甄巍开始思考自己的文化和与周围环境的不同,感慨即使是一代大师,也只是历史中的一个片段,我们都是很小的微尘。他问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在国外,拿毛笔写字画画让他感觉很舒服,就这么写了。“不觉得是多重的东西压着你,不再会因为要传承什么、固守什么而不敢提笔,让真实和美好的感受逝去。我开始在意每天真实的感受,用我认为有趣、有修养、有意味的方式记录我的人生。作为一粒粒灰尘,看起来很渺小、甚至是虚无,但恰恰因为我们生活的这段时间它的渺小、短暂、碎片化,反而有可能因为我们的选择而散发光芒。只要真的想画、真的想写,我们便可能在画画时认识自己,建立和自己的对话。”


捉摸不定的是海还是人 50×50cm

惠特曼自己之歌 50×50cm

水手们似乎听见歌声 33cm×68cm

甄巍无意于将这次展览看作一次有严肃艺术理念的学术展览,他更希望通过画面本身与观众进行对话,并分享和传播一种可供选择的艺术生活方式。“它们就像我的一个视觉日记,想到什么就画什么。做这个展览不是纯粹为了绘画本身,我觉得是分享一种状态。现当代的艺术分很多种类,除了那些宏大的叙事,或者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诉诸于更大的全球视野和社会意义之外,还存在多元的艺术形态,可以有不同的艺术生活方式的选择。图像、文字是我目前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地铁里的上班族 50×50cm

外太空上的竹林七贤 33cm×68cm

甄巍笔下的画面题材源于自己身边的人事物以及不经意间浮现在头脑中的画面和文字,“今天见的一位朋友,和家人吃了顿晚餐,路边偶然看到的快递小哥,有感而发时我都会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他用手机备忘录将自己头脑中时不时浮现出的文字写下来,多年积淀构成了一本“梦呓录”。“这种方式其实很中国,很像古代艺术家的生活方式,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家日常的提笔是其自我意识的一部分,他们或许并没有特别意识到自己在创作。画的是过程中的思绪,古人的创作就是面对一种生活境遇或者一次生活片段的有感而发。”

甄巍主动选择了这样一种很中国,很富有传统文人意味与古典情怀的艺术表达,他认为中国传统艺术中“诗意的表达”非常值得深究,也是当代日常生活中已经缺失的一席,他希望将其保留和延续下来。

展览现场

甄巍(右)与陈光巨副校长(左)、胡智锋院长

展览现场

甄巍邀请观众走进他的画面和意识空间

甄巍邀请观众在留白处题记

展览的另一侧是甄巍特别为观众设计的几面“长卷”,他将不同的图像喷绘在几米长的宣纸长卷上,图像散落在画面中,共同构成了甄巍的意识空间。在这里,他邀请观众走进画面“澄怀卧游”,留白处邀请观众从“梦呓录”中挑选喜欢的语句抄写下来。“我并不是刻意作长卷,我更在意图像和文字构成的意识空间,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会进入我的思维,跟随我的感受走,就像传统中国画的观看方式一样,走进我的画面里,进入一个由图像和虚幻的文学、想象空间构成的世界,这里有无穷无尽的空间可以供观众畅游,充满隐喻和彼此联系,我想探讨图像、文字、视觉、思维、心理、想象和意识的关系。”

冷冰冰的手也曾是婴儿粉嫩柔软的呢 

托尔斯泰复活

观众在留白处抄写下的“梦呓录”中的词句

美术与设计系主任古棕在留白处留言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系主任古棕评价甄巍此次个展时说:“甄巍选择了这样的创作方式我认为与他从事的艺术创作方向、思想和他的整个生活工作环境很契合。在日常工作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与家庭的关系,作为父亲、儿子、领导、老师、艺术家,每种身份都为他带来自己对人生的反思,对自己生活的环境的理解、困惑。他是一个特别乐观的人,在各种环境中都能找到应对和度过的方法,他的作品就是他生活过的一种记录,思想和心灵的痕迹,看画时能感觉到当时他经历某件事情时的体会和心情,他的理解和在内心中的反馈,展览的作品很多都是反馈的痕迹。”

张清华教授留言题记

观众参与留言

“愿君莫任韶光逝,我以我手写我心”,或许是每个人内心最朴素的追求。甄巍的“梦呓录” 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片段,他在展览中邀请观众与他对话,由此打破了艺术与观众的隔阂,并通过这些图像和文字唤起了每个人心中似曾相识的回应。这些微小的叙事和碎片化的情绪和视觉记忆,也许再过10年、20年就不再是碎片,而是凝聚了普通人日常经历和情感的时间节点。

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展览将持续至7月24日。(台馨遥)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