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匠作艺术展 新春太庙唱响“工匠精神”古韵今声

时间:2017-01-22 21:16:59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展览开幕式现场

2017年1月22日,“文明的回响”系列展览第二部“中华匠作”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幕。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与北京市总工会联合主办,由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太庙艺术馆承办。

展览汇集来自全国各地各种工艺品种,涵盖金属工艺、石雕、玉雕、纺织、印染、造纸、陶瓷、木器、竹器、漆艺、剪纸、泥塑、皮影等多领域,既有堪称稀世之宝的古代器物,也有当代艺术家妙用传统工艺的新作。丰富的展陈内容,时空交汇的展览布局,在新春之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具匠心的视觉盛宴,在多角度欣赏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与当代艺术作品的同时,感受工艺之美、匠人之美、劳动之美。

展览展出黄春茂作品《G20夫人宴会用瓷》

展览共分为“格物致知”、“器宇不凡”、“技近乎道”、“匠心独运”四大板块。四大板块的作品在空间上相互穿插,古代珍宝与当代艺术作品对偶陈列,各板块间并不做明显的划分,更显示出中华匠作的一脉相承。“格物致知”强调中国工匠对于材料的物尽其用与改造的恰到好处;“器宇不凡”探讨中华文化中对于器物的制造与使用的独特情感;“技近乎道”诠释匠人在劳作中产生的纯熟手艺背后对于道义的领悟;“匠心独运”则思考中国匠作过程中独特的思考与创造力。

展览作品《龙纹印锦赏盘》、《布脱金地山水人物漆盒、粉盒》

《龙纹印锦赏盘》以及《布脱金地山水人物漆盒、粉盒》等展品借展自福建沈绍安漆艺馆。创作者采用传统天然大漆工艺,在世代相传传统手艺的同时不断提高,掺入金、银泥等颜料,同时辅以“擦金”等创新工艺,将龙纹与山水人物图案赋予柔和的华贵之彩,彰显了福建沈家传统漆器制造黄金时代的极高水准。

邱志杰作品《穹顶下的声音》

邱志杰的装置作品《穹顶下的声音》,采用传统竹编与声音装置相结合的方式,极具各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穹顶造型为传统竹编工艺制成,穹顶中放置有向下发声的声音传导装置。当观众走入悬挂着的穹顶之下,各具地域特色的音乐就会响起。在极为精巧的传统竹编造型之下,观者通过与作品间的互动,在不同民族的穹顶与乐曲相互交叠间,感受到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的交响式体验。

孙昀作品《三年半》

孙昀作品《三年半》局部

孙昀的作品《三年半》在现场得到了众多观众的驻足。作品呈现了碎石与草地交接处的景象,充满大地质感的作品实为羊毛编织梳理与染色而成。创作者通过极为细致的编织与造型,将羊毛这种柔软的材质造就成如岩石一般的造型,同时保留部分羊毛纤维的机理感,营造出草地侵蚀下的碎石路,在作品中对纤维材料的领悟与表现形式的创造力得到了完美结合。

展览展出鄂尔多斯出土汉代前北方游牧民族青铜器

鄂尔多斯出土具有动物图案的配饰

位于享殿的展览空间中,还展示了不久前出土的汉代前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各种青铜器。近两千年前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青铜器具包括饰品、餐具、冷冰器等。适逢中国农历鸡年到来之际,展品中还特别展示了包括公鸡造型的动物饰件,质朴的造型中却能将动物的神韵巧妙捕捉,以当时的制造条件,如此精巧的各类青铜制品代表了中国匠作精神的源远流长。

太庙享殿外景

太庙建筑局部

除去展厅内的近200件(组)各类展品,作为中华匠作典范的太庙本身则是本次展览最重量级的展品。这座明清两代皇室祭奠祖先的宗庙,在不断修建与修葺间汇集能工巧匠极致创造的智慧结晶。始建于1420年的这座建筑群落在绵延600年间仍不断诠释着工匠精神的内涵,雕栏画壁、金砖红墙皆是中华匠作的最好展示,与所有200件展品共同诉说着中华匠作在今天仍具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方力钧陶瓷作品《2014》用陶瓷材料实现了作品力量与质感的平衡

白明作品《器——形式与过程》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本次展览策展团队成员邱志杰在发布会上表示“在太庙举办这样一个展览意义非凡,展览既是追溯中华民族传承的高水准工艺的荣光,同时也展现了传统工艺在当代如何滋养创新。在太庙这个本身就是伟大匠作的空间中,我们希望将古今工匠艺术家的成果交错展示,将绵延不息的匠作精神呈献给广大观众”。

在过去的2016年,“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在人们口中被反复提及。“工匠精神”的流行并不是偶然的结果,而是时代的产物。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往往听到对于这个世界太过浮躁的抱怨。而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则成为了社会平稳建设与人类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拥有着中华工匠结晶太庙建筑群的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此次展览的举办恰逢其时、适逢其地。

施慧作品《本草纲目2》将多种材料与传统屏风造型结合,强调质感与意蕴的统一

展览现场观众欣赏作品

本次展览将举办至2017年3月20日,展厅位于太庙享殿、寝殿以及享殿东西配殿。北京市总工会还将面向全市持“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工会会员免费赠送48000张观展门票,为北京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增添浓重的一笔。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