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颠覆——意大利当代艺术的洞见:古老艺术王国的新生

时间:2016-07-17 15:24:15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艺讯>

 

2016年7月16日,展览“美的颠覆——意大利当代艺术的洞见”在侨福芳草地美术馆举行开幕仪式,此次展览展出了黄建华先生(George Wong)的意大利当代艺术收藏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展览由国际著名的策展人、艺术史学家罗兰·艾格先生(Lorand Hegyi)策划,集中展现了重量级意大利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体现20世纪60至90年代艺术思维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对当代众多年轻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展览缘由:资深藏家和艺术史学家的友谊

此次展览中的展品均为黄建华先生的个人收藏,黄建华先生收集了大量意大利当代艺术家的重要作品,而这些作品整整跨越了几代艺术家。在过去的几年里,他对意大利产生了强烈的个人情结,不仅热衷于结交当地艺术家,深入了解意大利的文化特性,还参观了不少艺术工作室和美术馆。之后,他逐步建立了涵盖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的规模宏大、综合多样,脉络清晰的意大利当代艺术的收藏体系,最终形成了这次规模浩大,内容充实的展览。

 

开幕式上,意大利驻华大使谢国谊(左一)、罗兰·艾格(中)、黄建华进行交谈
 

在采访中策展人罗兰·艾格说道,他和黄先生早在三年前就开始了合作,黄先生在收藏之初,就有一种使命感,希望能够将藏品奉献给公众,为此他的收藏也有很鲜明的个人特点,他通常会选择叙述性很强,能够给人极大视觉冲击的作品,而非一些当代艺术中流行的极简主义画作。

 

罗伯特·巴尼尔 热恋 铜 246x380x57.5cm 2002(中部花园 )

罗兰·艾格还表示,由于自己与黄先生在历史、哲学及当代艺术方面有着许多共同话题,所以两人很谈得来,是关系很好的朋友,除了担当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他也是黄先生购买当代艺术品的“智多星”,同时会为展品的画册等撰写批评文章。

 

何为“贫穷艺术”?

“贫穷艺术”为观念艺术的一个流派。由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切兰(Germano Celant)于1967年提出这个概念。以捡拾废旧品和日常材料作为表现媒介,用最廉价、最朴素的废弃材料——树枝、金属、玻璃、织布、石头等进行艺术创作。这类艺术家被称为“贫穷艺术家”。他们的观念旨在摆脱和冲破传统的“高雅”艺术的束缚,并重新界定艺术的语言和观念。

 

雅尼斯·库奈斯 无题 钢板上粗布、玻璃、铁铅 200 x 180 cm 1989

 

展览现场,罗兰·艾格为观众讲解了贫穷主义大师吉塞普·佩诺内的作品《林之绿 》。这件作品的材料是植物染料,即利用自然界之花、草、树木、茎、叶、果实、种子、皮、根提取色素作为染料。画家将画布覆盖在树枝上,然后再用植物燃料在画布上摩擦,重现树枝上的纹路。然而,艺术家的智慧就在于他并没有摒弃掉这根用作工具的树枝,而是将它和画布放置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吉赛普·佩诺内 林之绿 树干、植物颜料 370 x 258cm 1977-78
 

这件作品的另一个绝妙之处还在于它有着非常强烈的象征意义,“树枝”代表了自然界中真实的存在,而“画布”则意味着画家创作的空间,“树枝”根植于大地,然后跟画布有一些重合的部分,最后又突破了画面,升上了天空,画家通过这个作品想告诉世人,创作的空间是有限的,而真实却具有一种无限性,一种绝对的力量。正如罗兰·艾格所说,一件好的艺术品,永远不只停留于作品的表面,它还需要传达的更深层的寓意之美。

《林之绿》同时也是绘画和雕塑的结合,是艺术家对两种语言的研究。通常,雕塑侧重体积,并且生长在空间里,而绘画则侧重于二维性。

 

“超前卫主义”想要超越什么?

走到下一个展厅,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植物颜料”“丝网印刷”“标本”“铁铅”这些另人大开眼界的材料不再频频出现,作品大多以单一的材质呈现,回到具象、回到造型。这是因为,超前卫艺术作为前卫艺术物极必反的产物,它反对的目标恰恰就是注重材料却摒弃题材、认为“一切皆为艺术”的前卫主义。

 

乌戈·吉莱塔 面孔 布面水彩 100×70cm 2008

 

这类绘画通过回归传统媒介和形式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因为前卫主义艺术将情感的表达、生与死的探寻和灵与肉的追问排除在艺术之外。它将理性主义推到了极端,以致将艺术创作变成了纯粹的科学实验和智力竞赛。

所以,在这个展厅中,许多作品都从作品的内容和题材出发,具有强烈的叙事性以及戏剧冲击力,艺术家将自己置于作品之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作品《我是上帝》中,正如标题所示,艺术家普索乐将自己等同于上帝,并试图以人造的方式重新创造自然的视觉再现形式,对自然本身发起挑战。

 


尔路易吉·普索乐 我是上帝 板上丙烯 150×225×5cm 2007
 

“我绘画的时候,并非处于自然之中而是假定自己在室外,因此我重新创造自然,仿佛我的绘画是不完全的基因工程实验。” 正如这幅画呈现的那样,普索乐的风景不是模仿的艺术而是启发的艺术:它呈现了一个没有地理特征的空间,这里充满抒情与魔力,以原始植物、森林和湖泊环境为主导,这一空间弥漫着神秘的力量,将观者带入超越现世的精神世界。 

 

为什么会有“新罗马派”?

新罗马派具有一种全新的、兼收并蓄的思维。他们继承了“贫穷艺术”中的一些元素,重视艺术实践中对材料的探讨。与此同时,他们还深入挖掘“空间观念”,即物体的大小、形状、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等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印象。

 

吉塞普·戛洛 哲学家与公牛 板上蜡画、水彩 、丙烯 90×157 cm 2015
 

另一方面,他们以“微观叙事”作为出发点,所谓“微观叙事”,是利用极其生活化的情节点与细节“埋伏”在画面叙事中,试图以细节的堆积将感情冲动达到巅峰。

此次展览海报上的作品 ,贾尼·德西的《为你献上,三个》便是“新罗马派”的代表作品,《为你献上,三个》由不同颜色的三尊艺术家本人的头像组成。红色头像的眼睛被一层网格阻挡,意味着带有偏见的眼光。黑色头像的嘴巴被一个乒乓球阻挡着,乒乓球如此轻盈,却能阻挡嘴巴发出发自内心的声音。黄色头像的脸部中央有一面黑色块,这个色块引起的错觉使三维头像陷入二维世界。既具有讽刺意味又令人感到不安的表现手法引起了观者的注意,这是一场艺术家的自我省察。

 

贾尼·德西 为你献上,三个铸铜 30x45x65(h)cm 2015

 

美的颠覆,美的追寻

“贫穷主义”“超先锋主义”“新罗马派”以及尚未分类的最新当地艺术构成了此次展览的脉络,为我们展示了近四十年来意大利当代艺术家大胆而丰富的艺术实践,它们的作品主要创作于二战后意大利经济发展黄金时期以及“红色旅”恐怖主义时期,是对个体以及艺术在社会中所处地位的诘问。

 

嘉宾在展览开幕式结束后合影
 

这种诘问一直持续到当今,延展到全世界的艺术领域,正如罗兰·艾格先生所言,目前我们处于一个复杂而充满不确定因素的不稳定的世界,很容易产生方向缺失感,所以我们需要艺术、需要听艺术家的声音,因为只有揭露人性和揭露社会的声音,才能真正唤醒我们的灵魂。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15日,展览安排了免费的导览与针对青少年儿童的艺术教育活动。黄建华先生表示,展览还将在香港、上海等地开展,使更多的中国公众能够接触、了解意大利当代艺术。

 

展览现场

 

罗兰·艾格先生进行导览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