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鲁先生采访手记

时间:2016-06-30 14:11:40 | 来源:艺术中国

初始马可鲁先生是在艺术中国举办的2013年黄山对话活动中,印象中马可鲁先生是一位蓄须、戴眼镜,和蔼的长者形象,后来在几次展览中都碰到马先生,他总是背着一个双肩包,梳着一个马尾辫,衣着朴素的,可亲随和的形象。但是在一个我参与报道的研讨会上,马先生的发言改变了我的印象,他没有像前边的人惯性的从民族性、国家文化那样宏观而约定成俗的角度来谈,他说我不懂这些词,他非常肯定的从艺术家的个体角度来谈创作,来谈艺术创作的自由。从他的发言以后整个研讨会的方向也转向了。从这件事上我对马先生的印象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我相信在那样一个和蔼可亲的形象背后一定隐藏着犀利的性格和思想。于是我就翻阅了一些马可鲁先生的资料,马先生是一位50后艺术家,在艺术界应该只算是中年层,但是他的阅历和见识都是一般艺术家无法比拟的。他早在文化管制严酷的70年代就和其他喜欢艺术的年轻人一起写生绘画,探讨艺术问题,是那段民间自由艺术活跃时期的一位重要参与者,也是无名画会的重要成员。后来他去了欧洲和美国,尤其在美国一呆就是几十年,是一个标准的“老纽约”,后来他又回到了北京,在艺术区租了宽大的工作室继续他的艺术创作,马先生从一个执著的业余绘画爱好者到目前的职业艺术家,这一路他走了四十多年,也见证了中国、美国、欧洲当代艺术发展的变迁。

后来,我就在他宽大的画室聊了两次。工作室摆满了很多大尺幅的抽象作品,还有一幅巨大的作品就是他铺在工作室地面上的地毯,上面有着脚印、斑驳的颜色,这算是一件“偶发”状态下形成的抽象作品。在休息室墙上挂着他早年的几张写生作品,画风粗犷、笔法概括。这些写生作品都被很好的装在镜框里,可见马先生对它们的珍爱。和马老师的聊了很长时间,马先生非常健谈,从他对艺术和生活的经历都讲了很多。在他传奇经历的叙述中可以看出马先生是一位很仗义而又有浪漫情怀的人,他谈到80年代去欧洲的经历,一位搞音乐的同伴没有钱了,他就拉着同伴一起去卖艺。在纽约康尼岛的海滨大道上,因为一个醉酒挑衅的外国人辱骂他们作画的朋友,他站起来就揪住并大声怒斥对方,吓得对方连忙倒退。他喜欢电影《美国往事》,电影发生的犹太社区正是他当年生活过的地方,他会想起那段经历。而对于德国的经历,让他想起在柏林有一天深夜没有地铁了,他一个人沿着黑暗的街道慢慢走回家的场景,这让他想起了电影《柏林天空》。那部电影成为了他德国生活中一个美好的回忆。他从80年代的中国辗转到了欧洲,又在美国长期居住,现在他又回到了现代中国,他的生活永远在漂泊,他也从不把某个地方当成自己永久的居留之地。

如果概括我现在对马先生的印象就是外表和蔼亲和,内心自由不羁,在平静的叙述中也经常能感受到他的睿智和犀利。他在原则问题上从没有含混,他的思维中没有一般中国人潜意识中各种或明或暗的束缚,少有本土艺术家莫名的焦虑,在参与的讨论会中也不会陷入到无休无止的东西方艺术这样宏大主题的争论中,他更不在乎评论家对他的归类和标签。马先生目前的生活很稳定,虽然在艺术上早已获得了业内的认可,也不断参与抽象艺术的展览,但他目前最关注的就是自己的艺术如何再向前精进,如何更大程度的摆脱各种艺术技巧的束缚而达到艺术上更自由的“真实”,马先生依然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