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人类历史,世界上曾爆发过无数次的战争冲突。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无数英勇军民身先士卒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老一辈艺术家也以他们的画笔记录下那段充满着拼搏与奋斗、苦难与激情并存的日子。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让我们共同来回顾艺术家们笔下那些峥嵘的岁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
周补田《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油画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再现了当年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机群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的事件。
周补田《1945年8月6日广岛》油画
《1945年8月6日广岛》,则反映了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于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在日本广岛投下名为“小男孩”原子弹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该幅作品在今年“全军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画展中,以高票获得优秀奖。
周补田在谈及创作感受时表示,在二战早期,当时亚洲各国人民已经深刻感知到日本侵略军的残暴,而西方真正认识日本军国主义真面目的时刻则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之后,这使得他们义无反顾的加入到对日作战的战场上,因此这是二战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而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又无疑加快了二战胜利的步伐。这两个事件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现实角度来审视,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警示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战火牵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战争分为五大战场,即欧洲战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和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卫星国为一方,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同盟国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
抗日战争
抗战木刻也随着战事发展,通过象征、再现等手法,反映前线战争和后方对抗战的支援等,直接宣传全民抗战。一些木刻作品刻画了抗日战争中的军人、游击队员、农民的形象,表达出他们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心,如陈烟桥的《保卫卢沟桥》展示出手持步枪的士兵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古元的《青纱帐里》描绘了四位游击队员准备伏击日寇的场景。这些作品不仅反映出战争的惨烈,更体现出中国战士对日寇的仇恨及战斗的英勇。
黄河颂 陈逸飞 143.5 ×297cm 油画 1972年
《黄河颂》是1972年中国画家陈逸飞早年的成名油画,长297厘米、宽143.5厘米,以宽银幕式绘画,描述一位红军站在黄河旁的山岭,眺望天际。
狼牙山五壮士 詹建俊 186×236cm 油画 1959年
詹建俊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经典之作《狼牙山五壮士》(1959年),塑造了五位八路军战士纪念碑雕塑式的英雄群像。1941年9月,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一班五位八路军战士,在河北易县狼牙山与日军血战,弹药打尽,砸毁枪支,从棋盘陀峰顶集体跳崖(三名战士壮烈牺牲)。艺术家“以群像式的处理手法达到纪念碑性的效果,通过英雄跳崖前的一刹那,从悲壮的气氛中突出表现宁死不屈、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画面上体现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同狼牙山熔铸在一起,巍峨屹立的意象”,因此他舍弃了繁琐的情节,突出了崇高悲壮的英雄气概的表现。画家塑造的英雄群像,已不是严格的纯写实造型,而是趋近意象化的造型。五壮士的身影与山峰浑然一体,又比山峰高大,呈山形稳定结构的群像的轮廓参差起伏,节奏强劲。
平型关大捷 孙浩 270×420cm 油画 2009年
平型关大捷是在抗日战争战八路军115师于1937年9月25日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第5师团21旅团辎重队,歼其1000余人的战斗,这是中日开战以来共产党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 陈坚 220×600cm 油画 2004年
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